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花晒干后入药,可活血消胀,治跌打损伤;花外搽可治鹅掌疯,又能除狐臭;种子煎膏外搽,可治麻木酸痛,活血通经,祛风除湿;活血止痛;解毒杀虫。
凤仙花的身体有根、茎、叶子、花、果实和种子六个部分。花颜色多样,有粉红,大红,紫色,粉紫等多种颜色,花瓣或者叶子捣碎,用树叶包在指甲上,能染上鲜艳的红色,非常漂亮,很受女孩子的喜爱。
扩展资料
主要价值
功能主治
主风湿肢体痿废;腰胁疼痛;妇女闭腹痛;产后瘀血未尽;跌打损伤;骨折;痈疽疮毒;毒蛇咬伤;白带;鹅掌风;灰指甲。活血通经,祛风止痛,外用解毒。用于闭经,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性关节炎,痈疖疔疮,蛇咬伤,手癣。
食用价值
凤仙花在中国南北各省均有栽培,人们煮肉、炖鱼时,放入数粒凤仙花种子,肉易烂、骨易酥,别具风味。
凤仙花嫩叶可焯水后可加油盐凉拌食用。
使用价值
染色作用
在印度、中东等地称为HENAA海娜,其本身带有天然红棕色素,中东人很早就种植这种植物,用它的汁液来染指甲和修饰自己。据记载,埃及艳后就是利用指甲花来染头发的。著名的印度身体彩绘,也是用它来染色的。
生长习性
凤仙花
凤仙花性喜阳光,怕湿,耐热不耐寒。喜向阳的地势和疏松肥沃的土壤,在较贫瘠的土壤中也可生长。
凤仙花生存力强,适应性好,一般很少有病虫害。如果气温高、湿度大,出现白粉病,可用50%基硫菌灵可湿性粉800倍液喷洒防治。如发生叶斑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500倍液防治。凤仙花主要虫害是红天蛾,其幼虫会啃食凤仙叶片。如发现有此虫害,可人工捕捉灭除。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茎粗壮,肉质,直立,不分枝或有分枝,无毛或幼时被疏柔毛,基部直径可达8毫米,具多数纤维状根,下部节常膨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65大。
叶
叶互生,最下部叶有时对生;叶片披针形、狭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长4-12厘米、宽1.5-3厘米,先端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锐锯齿,向基部常有数对无柄的黑色腺体,两面无毛或被疏柔毛,侧脉4-7对;叶柄长1-3厘米,上面有浅沟,两侧具数对具柄的腺体。
花
花单生或2-3朵簇生于叶腋,无总花梗,白色、粉红色或紫色,单瓣或重瓣;花梗长2-2.5厘米,密被柔毛。
地理分布
原产于中国、印度。中国各地庭园广泛栽培,为常见的观赏花卉。中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药材主产于江苏、浙江、河北、安徽等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凤仙花
现在正是花期,取鲜花放于保鲜袋里揉碎、出汁、包于指甲部位,一夜过后就成功染成了。干花效果不是很好
晒干的指甲草花(学名凤仙花)的用处是:
1、活血通经
本品味甘、微苦、性温,入肝经,甘温通利、和畅气血以生新,其苦能泄降导下以通经脉,常用于治疗妇女闭经腹痛,产后瘀血未尽等证。
《本草汇言》载凤仙花:“活血气、利筋脉之药也。”故可治疗因精神刺激,或生活环境改变,导致肝气郁结,冲任气血失于畅通,血瘀闭经而出现月经数月不通,小腹胀疼或拒按,胸闷胁痛,性易急怒,舌质紫黯或有瘀点。
2、祛风止痛
本品具有祛风邪而止痛消肿的作用。《本草纲目》载风仙花;“活血消积。治蛇伤、腰肋引痛。”
《本草求原》载凤仙花“治偏废”。主要治疗因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邪得以乘袭,引动痰湿,流窜经络,致气血滞塞,或气血亏虚,失于运行而致瘀血阻络而出现半身不遂、麻木不仁;或因跌打损伤,肝胁疼痛,瘀血肿胀等。肝为藏血之脏,其经行于两胁,瘀血之疾多从肝治。
3、抑菌
本品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和痢疾杆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扩展资料
凤仙花的食用禁忌:
1、孕妇忌服。
2、全草在南方地区作透骨草用。
3、凤仙花含有促癌物质,促癌物质不直接挥发但会渗入土壤,长期食用种植在该土壤里的蔬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4、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凤仙花本身就含有一定的促癌物质,这种物质并不会直接挥发,但是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64在和土地接触的时候渗入土壤中,长期服用这种土壤中所种植的食物,患有癌症的可能性也是大大增加,严重危害了生命安全。
5、关节炎、肾结石、胃酸过多、通风以及风湿症的患者都不适合将凤仙花泡水服用,避免病情加重。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凤仙花的作用有哪些 活血通经祛风止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凤仙花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凤仙花全身都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