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鞍前马后 马前马后。指追随左右。
兵荒马乱 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兵强马壮 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
不食马肝 相传马肝有毒,食之能致人于死。比喻不应研讨的事不去研讨。
车殆马烦 殆:通“怠”,疲乏;烦:烦躁。形容旅途劳顿。
车水马龙 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车在马前 大马拖车在前,马驹系在车后,这样,可使小马慢慢地学拉车。比喻学习任何事物,只要有人指导,就容易学会。
弓调马服 比喻办任何事情,应先做好准备工作。
裹尸马革 革:皮革。用马皮包裹尸体。形容将士战死沙场的英勇无畏的气慨。
驴前马后 比喻一切受人支配。
牛溲马勃 牛溲:牛尿,一说车前草,利小便;马勃:可治疮。比喻一般人认为无用的东西,在懂得其性能的人手里可成为有...
牛头马面 迷信传说中的两个鬼卒,一个头象牛,一个头象马。比喻各种丑恶的人。
乞儿马医 乞儿:乞丐;马医:兽医中专治马病的人。旧指卑贱的人。
墙头马上 为男女爱慕之典实。
人欢马叫 人在呼喊,马在嘶鸣e68a84e8a2ade799bee5baa6333。形容一片喧闹声。
人困马乏 人马都很疲乏。形容旅途劳累。
人强马壮 形容军队的战斗力很强或军容很盛。
人仰马翻 人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被打得惨败。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士饱马腾 军粮充足,士气旺盛。
乌白马角 乌鸦变白,马头生角。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1、人欢马叫【rén huān mǎ jiào】人在呼喊,马在嘶鸣。形容一片喧闹声。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只听得外面喧嚷,似有人喊马嘶之声,渐渐近前堂来了。”
2、人困马乏【rén kùn mǎ fá】人马都很疲乏。形容旅途劳累。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七十七回:“马步三军没了气力,人困马乏。”
3、人强马壮【rén qiáng mǎ zhuàng】形容军队的战斗力很强或军容很盛。
出处 元·武汉臣《老生儿》第一折:“使不着人强马壮,端的是鬼使神差。”
4、人仰马翻【rén yǎng mǎ fān 】人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被打得惨败。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五回:“贾琏家下无人,请了王仁来在外帮着料理。那巧姐儿是日夜哭母,也是病了。所以荣府中又闹得马仰人翻。”
5、人喊马嘶【rén hǎn mǎ sī 【人喊叫,马嘶鸣。形容纷乱扰攘或热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66闹欢腾的情景。
出处 唐·卢纶《送韦判官得雨中山》:“人语马嘶听不得,更堪长路在云中。”
6、人荒马乱【 rén huāng mǎ luàn】形容局势动荡不安。
出处 鲁迅《故事新编·理水》:“现在又是这么的人荒马乱,交通不方便。”
7、人语马嘶【rén yǔ mǎ sī】人叫喊,马嘶鸣。形容纷乱扰攘或热闹欢腾的情景。
出处 元·无名氏《五马破曹》第三折:“大小三军,收拾什物,不许人语马嘶。”
人什么马什么的成语抄:
人仰马翻 人欢马叫 人困马乏 人强马壮
人荒马乱 人喊马嘶 人语马嘶
人喊马嘶
发音: rén hǎn mǎ sī。
成语解释:嘶:马叫。人人在呐喊;马在嘶叫。形容喧闹嘈杂的声音。
成语出处:明 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4卷:“只听得外面喧嚷,似有人喊马嘶之声,渐渐近前堂来。”
成语造句:魏巍《东方》第六部袭第九章:“公路上、山谷里到处是进军的洪流,人喊马嘶,一片欢腾。”
成语辨析:~和“人欢马叫”都可形容喧闹的景象zd。但“人欢马叫”强调“人欢笑”;形容人非常高兴;而~没有说明人的情绪如何。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一片喧闹的景象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近义词:人欢马叫
反义词:人困马乏
英语翻译:men shouting and horses neighing <men yelling and horses neig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