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两者理性对待,对历史应该寻求真实,zhidao实事求是。而神话只是人们的向往与流传在民间的故版事。有的历史人物一旦比较有历史意义,人们便对他存在崇拜和敬仰,随之而来的可能是神话传说,我们尊权重历史,但是也不能否认神话传说,都是文化的传承。
尧是舜的岳父,舜传位于禹,汤的始祖契曾辅佐禹治水。
尧,姓尹祁,号放勋。因封于唐,故称“唐尧”。尧到年老时,由四岳十二牧推举部落联盟军事首长继承人,大家一致推荐了舜。尧帝把自己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又对他进行了长期的考察,最后才放心的禅让。
舜,姓妫或虞姚,名重华。尧帝的女婿,因建国於虞,故称为虞舜或有虞氏。尧用之,使摄位三十年,后受禅为天子,都于蒲坂(今山西省永济市)。传位于禹,亦称为"大舜"。
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号禹,后世尊称大禹,是黄帝轩辕氏玄孙 。通过禅让制得到帝位,传说是夏后氏部落的首领,是子承父位、中国奴隶制的创始人。
汤,灭夏后称为武汤、商汤、成汤或成唐,是商王朝的建立者。河南商丘人,汤是契的第十四代孙,主癸之子,商朝开国君主。汤原是东方商族部落的首领。始祖契,曾辅佐大禹治水,封于商地,因以为族号。
扩展资料:
尧舜禹汤是我国华夏族的古代四位最英明的帝王,在《尚书》和《史记》都有关于尧舜禹汤的记载。根据目前发现的资料,中国关于尧舜禹汤的可靠的历史记载要比希腊人的神话故事的文字记载早了约1000年。
尧,大约生活在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的晚期e5a48de588b6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34,处于父系氏族制度行将崩溃的时代。他的生活非常简朴,但他对百姓却很关心,部落里有人挨饿受冻,他说这是他使他们挨饿受冻的,有人犯罪受了处罚,他说这是他平时没有管教好的缘故,自己出来承担责任。
舜,大约生活在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的晚期,处于父系氏族制度行将崩溃的时代,历来都与尧并称。《史记》说舜名重华。今天的山西运城市安邑镇还有舜帝庙、舜帝陵。传说舜严于律己,而又宽厚待人。
禹,通常尊称为大禹,与尧舜并为传说中的古圣王,又相传为夏王朝的开国君主。《史记》说他名文命。《他以天下为己任,率领百姓治理水患,发展生产,更是受到高度的赞扬。
由于尧、舜、禹治理有方,当时的华夏社会获得很大的发展,呈现一片安宁、祥和的太平景象,"天下大和,百姓无事",他们也因此被后人尊奉为圣贤人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尧舜禹汤
是的。
1、尧
尧(约公元前2188—公元前2067年),帝王,古唐国人(今山西临汾尧都区)。育于母家伊侯之国,后徙祁(今山西祁县),故姓伊祁。号放勋,中国上古时期方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
尧为帝喾之子,母为尧母庆都。十三岁封于陶(山西襄汾县陶寺乡),辅佐挚。十五岁,改封于平阳(今山西临汾),号为陶唐氏。
二十岁,尧代挚为天子,定都平阳。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后,尧老,舜代替尧执政,尧让位二十八年后死去,葬于谷林(山东省鄄城县)。
2、舜
舜(shùn,约公元前2128年— 约公元前2025年),姚姓,有虞氏,名重华,字都君,谥曰“舜”,轩辕黄帝九世孙,是中国上古时代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生于姚墟。
一说出生于诸冯 ,治都蒲阪(今山西永济市),被后世尊为帝,列入“五帝”,史称帝舜、虞舜、舜帝,故后世以舜称之。舜帝三十三世后裔妫满被周武王封在陈地建立陈国。
3、禹
禹,姓姒,名文命(也有禹便是名的说法),字(高)密。史称大禹、帝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
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但也有说法认为禹应为颛顼六世孙)。其父名鲧,被帝尧封于崇,为伯爵,世称“崇伯鲧”或“崇伯”,其母为有莘氏之女脩己。
4、汤
商汤(约公元前1670年—公元前1587年),即成汤,子姓,名履,,河南商丘人,汤是契的第十四代孙,主癸之子,商朝开国君主。
商汤为商国君主17年,作《汤誓》后自号武王,建立商朝后又在位12年。百岁而崩,庙号太祖,因其长子太丁早逝,由次子外丙继位。葬处据传有六处,说法最多的是在今河南商丘北面。
扩展资料:
人物成就:
1、尧
尧命羲和测定推求历法,制定四时成岁,为百姓颁授农耕时令。测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尧设置谏言之鼓,让天下百姓尽其言;立诽谤之木,让天下百姓攻击他的过错。帝尧为祁姓刘氏远古一世祖。
2、舜
尧死以后,舜在政治上又有一番大的兴革。原已举用的大禹、皋陶、契、弃、伯夷、夔、龙、垂、益等人,职责都不明确,此时舜命禹担任司空,治理水土;命弃担任后稷,掌管农业;
命契担任司徒,推行教化;命皋陶担任“士”,执掌刑法;命垂担任“共工”,掌管百工;命益担任“虞”,掌管山林;命伯夷担任“秩宗”,主持礼仪;
命夔为乐官,掌管音乐和教育;命龙担任“纳言”,负责发布命令,收集意见。还规定三年考察一次政绩,e68a84e8a2ad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37由考察三次的结果决定提升或罢免。通过这样的整顿,“庶绩咸熙”,各项工作都出现了新面貌。
3、禹
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后人称他为大禹。禹死后安葬于会稽山上(今浙江绍兴),仍存禹庙、禹陵、禹祠。从夏启开始历代帝王大都来禹陵祭祀他。
4、汤
商汤原是夏朝方国商国的君主,在伊尹、仲虺等人的辅助下陆续灭掉邻近的葛国(今河南宁陵)以及夏朝的方国韦(今河南滑县,即后来大彭)、顾(今河南范县)、昆吾(今河南许昌)等。
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成为当时的强国,而后作《汤誓》,与桀大战于鸣条(今河南封丘东),最终灭夏。
经过三千诸侯大会,汤被推举为天子,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镇西南),定国号为“商”,成为商朝的开国君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商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