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关于花草的成语有:
1、奇花异草 [ qí huā yì cǎo ]
释义:奇异的花草,指稀奇少见的花草。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回:“命周贾于绛州城内;起一座花园;遍求奇花异草;种植其中。”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32
例句:初夏的黄山,到处可见鲜艳夺目、多姿多态的奇花异草。
2、花团锦簇 [ huā tuán jǐn cù ]
释义:形容花朵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十四回:“真是个花团锦簇!那一片富丽妖娆;真胜似天堂月殿;不亚于仙府瑶宫。”
例句:这些文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3、枝繁叶茂 [ zhī fán yè mào ]
释义:形容枝叶繁盛茂密。后比喻家族人丁兴旺,后代子孙多。
出处:明·孙柚《琴心记》:“愿人间天上共效绸缪;贺郎君玉润水清;祝小姐枝繁叶茂。”
例句:这棵树长得真好,枝繁叶茂的。
4、姹紫嫣红 [ chà zǐ yān hóng ]
释义:指各种颜色娇艳的花朵。
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例句:春天到了,漫步在花园里,那姹紫嫣红、五彩缤纷的春景,让人赏心悦目。
5、草木萧疏 [ cǎo mù xiāo shū ]
释义:萧疏:冷落,稀稀落落。花草树木都已枯萎凋谢。形容深秋景象。
出处:《晋祠》:“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
例句:他背后是草木萧疏的景象,他头顶的天空令人眩晕。
描写花草的成语:
1、百花争艳 [ bǎi huā zhēng yàn ]
释义:种花草树木竞相开放出艳丽的花朵。
例句:在那春光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33明媚,~的日子里,老师领着我们去春游。
2、鸟语花香 [ niǎo yǔ huā xiāng ]
释义:鸟儿叫,花儿飘香,多形容春天魅人的景象:桃红柳绿,~。
出处:清·李渔《比目鱼·肥遁》:“一路行来;山青水绿;鸟语花香;真个好风景也。”
例句:春天到公园里踏青,身处~的境界,别有一番乐趣。
3、姹紫嫣红 [ chà zǐ yān hóng ]
释义:指各种颜色娇艳的花朵。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嫣(yān):艳丽。
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例句:天到了,漫步在花园里,那~、五彩缤纷的春景,让人赏心悦目。
4、奇花异草 [ qí huā yì cǎo ]
释义:异的花草:植物园的温室里有很多~。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回:“命周贾于绛州城内;起一座花园;遍求奇花异草;种植其中。”
例句:初夏的黄山,到处可见鲜艳夺目、多姿多态的~。
5、琪花瑶草[ qí huā yáo cǎo ]
释义:琪、瑶:美玉。原为古人想象中仙境的花草。后也形容晶莹美丽的花草。
出处:仙谣》:“前程渐觉风光好,琪花片片粘瑶草。”
例句:,直靠在海外,如建康营燕子一样,玲珑剔透,文采可观,遍生~。
关于花的成语:雾里看花、落花流水、铁树开花、走马观花、眼花缭乱、花团锦簇、锦上添花、移花接木、柳暗花明、借花千佛
1、雾里看花
拼音:wù lǐ kàn huā
解释:原形容年老视力差,看东西模糊,后也比喻看事情不真切。
出处:唐·杜甫《小寒食舟中作》诗:“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译文:春来水涨,江河浩漫,所以在舟中漂荡起伏犹如坐在天上云间;身体衰迈,老眼昏蒙,看岸边的花草犹如隔着一层薄雾。
近义词:若明若暗
反义词: 真真切切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看不真切。
2、落花流水
拼音:luò huā liú shuǐ
解释:原来是形容残败的暮春景色。后常用来比喻被打得大败,也指残乱而零落的样子。
出处:唐·白居易《过元家履信宅》诗:“落花不语空辞树,流水无情自入池。”
译文:花从树上默默地落下,水依然各自无情地流淌到池中。
用法:联合式;作补语;含贬义 。
近义词:狼狈不堪、一败涂地。
反义词:得胜回朝
3、铁树开花
拼音:tiě shù kāi huā
解释: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
出处: 明·王济《君子堂日询手镜》:“吴浙间尝有俗谚云,见事难成,则云须铁树开花。”
译文:吴浙间有句谚语说,见到事情极难办成e68a847a686964616f337,就说铁树开花。
用法:作主语、宾语;形容事情根本不可能办成。
例句:大军抗日渡金沙,铁树要开花。
4、走马观花
拼音:zǒu mǎ guān huā
解释:指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粗略地观察一下。
出处: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译文:迎着浩荡春风得意地纵马奔驰,好像一日之内赏遍京城名花。
近义词:浅尝辄止、浮光掠影、蜻蜓点水
反义词:入木三分、鞭辟入里
用法:作谓语、状语、宾语;含贬义,指走过场。
5、眼花缭乱
拼音:yǎn huā liáo luàn
解释:形容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 : “则著人眼花缭乱口难开;魂灵儿飞在 半天。“
译文:就让人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难以开口,魂灵儿飞在半天了。
用法:中性词,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
6、花团锦簇
拼音:huā tuán jǐn cù
解释:形容花朵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十四回:“真是个花团锦簇!那一片富丽妖娆;真胜似天堂月殿;不亚于仙府瑶宫。”
译文:真是个花朵五彩缤纷的景象!那一片富丽妖娆,真胜过天堂月殿,不比仙府瑶宫差。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五彩缤纷。
例句: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7、锦上添花
拼音:jǐn shàng tiān huā
解释:意指在美丽的锦织物上再添加鲜花。比喻略加修饰使美者更美,引申比喻在原有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出处:宋·黄庭坚《了了庵颂》:“又要涪翁作颂,且图锦上添花。”
译文:涪翁给(画)做的诗或题的字,对这幅画来说有锦上添花的效果。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补语;含褒义 。
近义词:精益求精、如虎添翼、添砖加瓦
反义词:雪上加霜、火上浇油
8、移花接木
拼音: yí huā jiē mù
解释:指把一种花木的枝条或嫩芽嫁接在另一种花木上。比喻暗中用手段更换人或事物来欺骗别人。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同窗友认假作真,女秀才移花接木。”
译文:同窗好友把假的当作真的,女秀才暗中用手段来欺骗别人。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偷梁换柱、 移天换日
9、柳暗花明
拼音:liu an hua ming
解释:形容柳树成阴,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
出处:宋·陆游《游山西村》:“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译文::山重峦叠嶂,水迂回曲折,正怀疑前面没有路,突然出现了一个柳绿花红的小山村。
用法:联合式;作定语、宾语;含褒义。
例句:一次又一次看来是不可逾越的艰险,也总是豁然开朗,柳暗花明。
10、借花献佛
拼音: jiè huā xiàn fó
解释:用别人的花进献给菩萨,比喻拿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出处:元·萧德祥《杀狗劝夫》:,“既然哥哥有酒,我们借花献佛,与哥哥上寿咱。”
译文:既然哥哥有酒,我们就拿你的东西做人情,给哥哥祝寿。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用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近义词:顺水人情
反义词:真心实意
例句:我就借花献佛,先敬您一杯了。
关于花草的成语:
拈花惹草、奇花异草、迷花沾草、闲花野草、琪花瑶草、野草闲花、惹草粘花、锦花绣草、拈花摘草、花花草草。
1、拈花惹草
读音:niān huā rě cǎo
含义:指男子乱搞男女关系或狎妓。也说惹草拈花。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1回:“他父亲给他娶了个媳妇,今年才二十二岁,也有几分人材,又兼生性轻薄,最喜拈花惹草,多浑虫又不理论。”
2、奇花异草
读音:qí huā yì cǎo
含义:奇异的花草。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回:“命周贾于绛州城内;起一座花园;遍求奇花异草;种植其中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33。”
翻译:命令周贾在绛州城内,建一座花园;四处寻找奇异的花草,种植花园里。
3、迷花沾草
读音:mí huā zhān cǎo
含义:指拈花惹草。
出处:明·孟称舜《娇红记·双逝》:“休只为迷花沾草,断送了美身躯。”
翻译:不要只为迷花沾草,断送了好身体。
4、闲花野草
读音:xián huā yě cǎo
含义:野生的花草。比喻男子在妻子以外所玩弄的女子。
出处:元·无名氏《马陵道》楔子:“将军战马今何在?野草闲花满地愁。”
翻译:将军战马现在在哪里?野生花开了满地却还是闲愁。
5、琪花瑶草
读音:qí huā yáo cǎo
含义:琪、瑶,指美玉。原为古人想象中仙境的花草。后也形容晶莹美丽的花草。
出处:唐代王毂《梦仙谣》:“前程渐觉风光好,琪花片片粘瑶草。”
翻译:前程渐渐觉得风景好,美丽的鲜花片片粘晶莹的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