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史记》里的。指商人低价购买滞销产品,然后待价而沽。这是古代一种朴素的商业理念,和巴菲特的那句 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 多少有点异曲同工之妙。
【释义】人家丢百弃的,我去收取,多指经商要抓住行情及时机,以获取丰厚的利润。后多指自己的兴趣、见解与他人不同。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战国时,李悝任魏国相国,他鼓励度农民积极开荒拓耕以取得丰收,并推行变法。其中的“平籴”法很得民心,即当丰年时,国家平价把粮食购进;荒年时再以平价向老百姓出售。
当时,洛阳大富商白圭,问从李悝的经济措施中受到启发,提出了一套经营致富的理论,叫做“人弃我取,人取我与”。意思是说:“别人因生产过剩而低价抛售,他就收购;别人高价索求,他就出售。”
白圭的具体做法是:在五谷答成熟的季节,粮食大量上市。粮价变得很便宜,他就大量购进粮食,囤积起来。而这时不是蚕茧出产或割漆的季节,市场上丝、漆存货极少,价格昂贵,他就乘机把自己囤积的丝、漆以高价卖出去。按照同样的道理,到了蚕茧出产的季节,蚕丝生产多了,回价钱答就很便宜,但粮食的价格却上涨了,于是就低价收进蚕丝而高价卖出粮食。这么一来,致使白圭买进的货物价钱都很低,而卖出的时候价钱却很高。如此三番两次,白圭暴富。
战国时洛阳人白圭,是继范蠡之后的又一位巨商大贾。白圭经商所遵来循的是“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八字方针。他所经营的主要是农副产品。按照这八字方针,丰年时粮食大量上市,粮价下跌时就将粮食收购入库,便是“人弃我取”。歉年,粮价上涨,就将库存的粮食出库销自售,便是“人取我与”。谷贱时也不过分压价,谷贵时也不过分抬价,这样既可以从中获利,又调剂了市场供求关系,因此白圭被誉为“诚贾良商”。白圭对于自己的经商之术颇为zhidao自豪,他强调一个高明的商人,应有智、勇、仁、强四方面的修养,这样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商战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