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以人为神的形象,百以人的精神承认为神,这是古希腊有别于其它民族发端度文化中心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知特点。……随着希腊神话的形成,形道成了最初的希腊人本主义观念它成为整个希腊文专明和灵魂,乃至整属个西方文明的精神。”
这是古希腊三大悲剧之一:
埃斯库罗斯 《被缚的普罗米修司》
分析: 《普罗米修斯》情节简单,结构也不复杂,但它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被视为古典名作,e69da5e6ba907a64338这主要是因为剧中塑造了普罗米修斯这一位爱护人类、不屈服于暴力的光辉形象。在神界新的一次权力斗争中,普罗米修斯作为提坦神之一,本来处于宙斯的对立面,但由于看到提坦神们难改横暴本性,自恃强大,不听普罗米修斯的劝告,难免失败的命运,于是便转到宙斯一边,帮助宙斯打败了以他父亲克罗诺斯为首的老一辈神,夺得了统治世界的权力。宙斯夺得权力后,很快变得专横、残暴起来。他不思报恩,见普罗米斯违背他的意愿,保护人类免遭灭亡,便严厉惩罚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面对痛苦的折磨坚强不屈,他掌握着宙斯的命运秘密,只有宙斯首先向他让步,他决不向宙斯求饶,他为人类忍受苦难的光辉、崇高的精神受到人们的敬仰和赞叹。马克思称赞普罗米修斯是“哲学的日历中最高的圣者和殉道者”。宙斯在剧中没有出现,但又无处不在,因为整部悲剧就是宙斯滥施暴力的结果。埃斯库罗斯实际上是把宙斯作为一位暴君进行描绘,反映了诗人的民主精神。剧中伊奥的命运进一步反衬了宙斯的残暴,也使普罗米修斯更加憎恨宙斯。剧中还对一些其他神进行了描写,如威力神的凶残,长河神的怯懦,神使庸俗鄙陋,匠神苦于从命等,他们犹如暴君身旁的众生相。
本剧戏剧动作不多,但激烈的观念矛盾使剧中不乏戏剧冲突。剧本气势磅礴,具有独特的风格,至今仍是古典戏剧舞台上的演出剧目之一。普罗米修斯的故事和这部剧本很早便被介绍给我国读者,这部剧本至今已有多种译本。
希腊是遥远的,但希腊所创立的奥林匹克离我们却越来越近了。希腊的神话及其对西方文学、对现代意识形态的影响,也是许多文学爱好者喜闻的话题。4月21日早8时许,不少听众就来到了文学馆。9时30分,主持人傅光明先生介绍了主讲人后说:心灵的历史是一门学科。普遍认为文学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形态的反映,而这些形态其实都涵盖在心灵史里面。今天我们请徐葆耕教授专门谈谈古希腊神话的现代性。
徐教授自带笔记本电脑,边讲边进行多媒体演示,大屏幕最先出现的是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一句名言:
"我爱回忆那毫无掩饰的时代。"
之后,徐教授指着一幅断臂维纳斯像说道:80年代我到近郊参加了一位青年农民的婚礼,当我看到在众多礼品中有一尊维纳斯的雕像,引起我的思考:这个距我们已有2500多年,来自遥远国度的希腊女神,为何进入了一位中国农民的家中?我在一些旅游点的摊位上也常看到维纳斯的雕像。
第二幅是希腊天神之父宙斯与其妻赫拉。这位宙斯相当于我国神话中的玉皇大帝,他应该是庄重威严的,而从图片中看到的宙斯与赫拉相偎相依,双目闪着情爱的热火与仇恨的厉光。这使我们联想到现实生活中丈夫与妻子又爱又恨的混合情感。
第三幅是神普罗米修斯。他驾着太阳车,从太阳边飞驰掠过,盗天火给了人类,从此人们从原始时代进化到熟食时代。这个人类生活上的飞跃,神话中完全说成是靠普罗米修斯的功劳,而他也受到了天地的惩罚。他象征着为人类的自由解放而献身的人。
马克思说:"希腊神话是人类美丽童年的诗,有不朽的魅力"。我们也有很多类似的神话,但没有那么系统、多姿多彩。
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讲,神话是人类最伟大的天赋--想象力开出的最绚丽的花朵。
在远古时代,人的抵御能力很弱,原始人不是在"发明"神话,而是在"体验"神话。面对着洪水猛兽,他们感到神秘莫测,惊恐万状。然而人终究是有意识的,会从单纯的共在关系中直接发现因果关系。譬如一个原始人,他躺在洞里进入梦乡:他意外地一箭穿透了两头野猪。为庆祝胜利,人们围着他跳舞,一个姑娘跑过去与他野合。正高兴时他醒来了,既没有野猪,也没有狂舞和姑娘。他对梦境无法解释,这是怎么回事?比拟类推的方法使他们认为:一定是在自己体内栖息着另一个类似的东西,他乘自己睡着时出游了。这个东西就是"灵魂","灵魂"寓于肉体但又可以独立存在。意识到"灵魂"的存在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发端。
按照比拟类推的思维方法,人有"灵魂",万物都该有灵魂,但可能比人类的灵魂更强大和不可捉摸。这是"万物皆有灵"神话产生的哲学基础。在神话时代,把自己感觉到而对之惊奇的那些事物的原因都想象为神,于是自然种种现象的神产生了。而后有了开天辟地的神话,人类起源的神话,经过千百年的艺术加工,终于构成了宏大而完整的体系。
希腊的神话和传说大体可以分为神的故事与英雄传说两大部分。属于神的部分又有旧神谱系与新神谱系。旧神谱记载了天地的起源,最初的宇宙一片混沌,从混沌中最先生出了大地(地神盖娅),接着在大地底层出现了"黑暗"与"黑夜",两者结合生出"光明"与"白昼"。大地又生出了"天空"。地神盖娅与她的儿子天神乌拉诺斯结合,生下了十二提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66坦巨神……。旧神谱保存了远古社会人吃人和杂婚制的野蛮风俗,这些成为后来西方文学中绵延不断的母题。
新神谱系中,诸神都居于俄林波斯山上,一般认为有十二主神:
1. 宙斯:天神之父,地上万物的最高统治者。
2. 赫拉:宙斯的正妻。是女性的代表,掌管婚姻和生育。性格特征是嫉妒。
3. 雅典娜:起初被视为女战神,后逐渐变为智慧女神和雅典城的守护女神。
4. 阿波罗:在诗与艺术中表现为光明、青春和音乐之神,又是太阳神。
5. 阿尔忒弥斯:月神,又是狩猎之神、妇女之神,是女性纯洁的化身。
6. 狄俄倪索斯(又称巴古斯):是洒神与狂饮欢乐之神。
7. 阿佛洛狄特(又称维纳斯):爱情女神。她的忠实随从小爱神厄洛斯(又称丘比特)手持弓箭,被射中者即跌入情网。
8. 波赛东:海神。
9. 哈台斯:冥王。
10. 赫斐斯托司:火神。
11. 阿瑞司:战神。
………… 十二个主神都有鲜明的性格与七情六欲。他们具有人的性格和情绪,具有超人的特殊本领。
古希腊除了神的故事以外,还有许多由神与人交媾而生的半人半神的"英雄"。关于英雄的传说,最为有名的是阿喀琉斯的故事、赫拉克勒斯立十二大功的故事和伊阿宋率领英雄夺取金羊毛的故事等等。
阿喀琉斯:希腊民族性格的丰富性和整体性
公元前800年左右出现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西方文学史的里程碑。《伊利亚特》中的主人公阿喀琉斯就是其中的一个杰出典型。
据传阿喀琉斯是人间国王留佩斯与海洋女神忒提斯结婚生下的儿子。神谕他有两种命运:或者默默无闻而长寿;或者在战场上光荣地死亡。忒提斯爱子心切,将他乔装打扮置于女孩群中,但智者奥德修认出了他。阿喀琉斯愉快地走上了同特洛伊人作战的战场,建立了无数功勋。他的马预言他的末日正在临近,他也清楚自己将葬身于特洛伊城下,但他依然挺身参战。
在战斗中奋不顾身乃至鲁莽残暴只是阿喀琉斯的一个侧面,他的残暴是出于对朋友的热爱。如果说忘我战斗与温厚善良构成阿喀琉斯性格中两个对立侧面的话,支配这两个侧面的内核则是他对个人荣誉的理解与追求。不畏死亡是因为他把勇敢视为最高荣誉。忘我的战斗精神、温厚善良的情感和悍卫个人尊严的意识作为三个顶点,构成他的性格,其中对于荣誉的理解与追求则是这个三角形的核心。因此,荷马史诗的创造者有理由骄傲地宣布:在西方文学的史册上,我们创造了第一个"人"!
希腊神话,西方文学作品的母胎
1. 酒神与爱神
如果我们考察希腊神统与东方神统的区别,最引人注目的莫过酒神和爱神了。
中国的圣人讲"食色性也",但却把远古时代专司"男女野合"的女神贬为伺侯楚襄王睡觉的"神女"(妓女)。于是华夏部族的情欲失去了它的艺术象征。而古希腊则相反,据说爱神原是在神殿卖淫的"神女",后升格为女神;司植物生长的狄俄倪斯(相当于中国的神农氏)则是豪饮、狂欢的作乐者。爱神酒神在希腊神话中的重要地位,表明了他们对食与色两大情欲的崇拜。
希腊神话认为,人类的不幸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天灾;二是人祸。所谓天灾是指普罗米修斯盗火给人类后,宙斯为惩罚人类,派美女潘多拉带"礼品盒"下到人间,打开盒子从中放出各种灾祸;所谓人祸则是人类的各种情欲。潘多拉所以降灾人间也是因为人类被她的美色所惑而接纳了她,所以情欲是"万恶之源";但另一方面人活着就要追求各种情感及欲望的满足,所以它又是"万乐之源"。快乐与灾祸就是这样相伴相随,构成希腊神话中悲剧意识与喜剧精神,在"争夺金苹果"的故事中希腊美女海伦被特洛伊人帕里斯拐走,从而导致了长达十年之久、死伤无数的特洛伊战争。
情欲毁灭英雄,毁灭理智,明知毁灭仍执意追求,犹如飞蛾扑火,这就是希腊人的悲剧性的性格和命运。
2. 人和命运
希腊人庄严地把"认识你自己"这一箴言写在太阳神阿波罗神殿的大门上,同时在自己创造的神话里,展开了对于人这一世间"最奇异的事物"的思考与探索。古希腊诸神没有中国神祗那种高高在上的尊严,却极富人类的个性。由于生产力低下,远古时代的人类处处受到自然界的制约,当人类处于自在状态时并不感觉,一但进入自为状态,就会发现自己实际上处于无所不在的罗网之中。这种使他们无法解释的支配着自己的神秘力量被叫做"命运女神"。
探索人与命运的神话中,最震撼心灵的莫过于俄狄浦斯的故事。他对命运的反抗是人类试图摆脱支配自己的异已力量而走向自由王国最初的努力,他的悲剧性结局又向人们揭示了人类从必然走向自由是一个多么艰难的历程。
3. 女人与爱
天神之父宙斯有7个妻子,情人无数。荷马史诗所描写的征战英雄都有若干女奴与自己同床。好像是西方多么尊重妇女,处处"女士优先",实际上这与重视一个艺术品所差不多。著名的《美狄亚》的故事值得我们研究。在这一悲剧中,美狄亚一出场就说:
在一切有理智、有灵性的生物中间,我们女人算是最不幸的。首先我们得用重金争购一个丈夫,他反会变成我们的主人。……而最重要的后果还要看我们得到的,是一个好丈夫,还是一个坏家伙。因为离婚对我们女子是不名誉的事……。
这段话是母权制被推翻以后,对妇女的奴隶地位的控诉,是女权运动在历史上的第一篇宣言。
遇人不淑的美狄亚说:"爱情真是人间莫大的祸害"!从美狄亚开始,"痴情女子负心汉"、"爱而不能终其所爱"就成为西方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一个母题。
返回神话,现代社会的必要补充
当前,西方文化界正在兴起一股"返回神话"的潮流,神话思维重新渗入文学,原始主义盛行于绘画界。
卡夫卡的《变形记》写的是一个职员变成了甲虫,引起了一系列惊人的怪事。人变成了虫不能再变成人,只有人的倒退没有人的升华,因此显得悲哀,它惊人的荒诞框架和惊人的细节再现了人的异化主题。这在今天有很强的生命力。
最后,徐教授引用了一段马克思的精辟论述结束了他的演讲:
"一个成人不能再变成儿童,否则就变得稚气了。但是,儿童的天真不使他们感到愉快吗?他自己不该努力在一个更高的阶梯上把自己真实再现出来吗?在每一个时代,他的固有的性格不是在儿童的天性中纯真地复活着吗?为什么历史上人类的童年时代,在它发展得最完美的地方,不该作为永不复返的阶段而显出永久的魅力?"
当讲到民主思想注入宗教之中从而产生哲学思维时,我们就不得不先来谈谈希腊的宗教。因为在我看来,希腊理性思想的胚芽早已存在于宗教之中,而它的诞生,缺少的正是“民主”这种“助产剂”。
同世界上其他民族一样,希腊宗教的早期形式是与神话结合在一起的,在希腊人的宗教想象中“神话构成了世界基本的表达方式之一”[18]。希腊神话以其比较完整的体系和独特的风格(人神共性)而扎根于希腊民族之中,影响巨大。以至于在古希腊文中“只有‘神’和‘神话’,而没有‘宗教’这个词。”[19]早期的希腊人,由于对自身及外在世界认识能力有限,于是用人类天生的好奇和恐惧心理再加上自我丰富的想象力,给每个自然物,上至日月星辰,下至江河湖海,动物植物,有形无形,都赋予了“灵”,这种“灵”称为“神灵”,再加以崇拜,原始的多神教就这样产生了。值得一提的是,这种人类早期的世界观,其本身并没妨害人类发展。至于以后在人们认识提高的基础上,再加上社会复杂化后所产生的迷信思想,则是与人类原始认识完全不同的另一种世界观。迷信并不完全在于人类的愚昧无知,更在于人类统治同类的智慧。“迷信的偏见强于其他一切的偏见,迷信的理论强于其他一切理论。”[20]统治者用迷信作为武器统治他的人民,不失为一好方法。不可否认的是,如同其他方面一样,希腊的神话传说也深受东方文明特别是埃及的影响。在那些神氏中除了埃及的“原神”以外,还有来自伊朗高原和色雷斯的,来自小亚和两河流域的。这些神氏一经希腊化,他们的个性和特点就与东方完全不同了。希腊人独特的理念在这些神的身上反映出来,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后反影响于东方神学。
大约在公元前9世纪末,两个伟大的人物荷马(Homer)和赫希俄德(Hesiod),在他们的著作《荷马史诗》(《伊里亚特》(Illiad)、《奥德塞》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62(Odyssey))以及《神谱》中,确立了希腊世界以奥林波斯(Olympus)诸神为主的神教体系。在荷马的作品中,神与神、英雄与神的关系得到了第一次较为完整的阐述。而那个在诗歌比赛中“赢了神一样的荷马”的赫希俄德,在《神谱》中他系统地展现了一个神的家族体系:从最初出现的“混沌”(Chaos),表现了希腊人对人类和宇宙本源的追求。在混沌中产生了“大地之母”(Gaea)、冥俯“塔尔塔罗斯”(Tartarus)及“爱神”(Eros),从物质升华到精神,人的思想由外及内的转移、深入。神的世系最后以宙斯(Zeus)打败提坦诸神(Titans),确立奥林波斯诸神的统治而完成。秩序由此开创,历史也由此开始。 在公元前8—前6世纪的希腊世界,随着城邦制度的确立,一个以“奥林波斯神系”诸神为主要崇拜对象的神教体系(包括了许多不同宗教)成为了各邦宗教活动的内容。这种希腊式的多神教体系,就像上面所论述的,受东方传统宗教的影响,但更多的是有着其独特性。希腊诸神虽然数以百计,职能不一,但最主要的奥林波斯十二天神却有着等级差别。神话和宗教一开始就回答了这样的问题,“谁是最高的神?谁获得了世界的统治权?谁是最高的权威?”希腊人认为法律是神给予的,法律的神圣性正是神的神圣性的体现。“一切人为的法律都由唯一的神律所滋养和支持,这种神律权衡一切,完备一切。”[21]如果某些权力的贪图者企图建立独裁统治,那他必定要拥有随意篡改法律的权力,然而神圣的法律是至高无上的,一旦以个人意志改写法律就是渎神!独裁也就没了它的基础。因此,世俗的法律是民主的表现之一,于是在这一层面上宗教和民主便产生了联系。全城邦的公民都重视宗教和法律,宗教也被世俗化。 与东方神秘、威严、超世俗的宗教相比,希腊多神教最大的特点是“人神共性”。“其神性高于人性又同与人性”[22]高于人性的地方表现在神生命的无限,体形的完美,智慧的超群。同于人性的地方则表现在“诸神具有与人同样的喜、怒、哀、乐,同样之情欲、弱点与错误,如嫉妒、报复在神话中属于家常便饭,诸神包括最高神宙斯之风流韵事、不轨行为,并非罕见。”[23]把神的社会广泛性行为移植到人的社会中来,更确切说是把人的社会移植到神话中去,这是一种绝对的人本主义宗教思想。神的缺点是人缺点的幻化和扩大,人们可以从完善神的不足之处来完善人的不足。当民主制度开始普及各城邦的时候,人们自由思考“神是什么?”虽然城邦宗教的权威性不可动摇,也不可妄议。但随着民主的深化,宗教思想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在民主思想熏陶下的公民,凭着自己天马行空般的想象,以个人方式来证明和想象“神是什么?”从而“不仅使神与城邦公民有着千丝万缕的思想、精神和心理联系,而且使城邦公民视自己为神的直系后裔。”[24]在把城邦社会放于人的社会之中时,人神同性的希腊宗教同时也把自然体系放于神的体系之中,把神融于自然之中。“在对诸神的描述中,更多的表现了对外在宇宙和自然现象的想象和猜测。”[25]这种神话宗教,实际上包含了古希腊人对自然界的初步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