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应该是纨绔。此绔非彼裤,两者的原始义是有区别的。上古,华夏族上着衣,下着裳(就是裙子),并没有裤子,也就是说里面真空-_-P……
后来据传是赵武灵王为了军事目的,对华夏族服饰进行了改革,根据胡人的裤褶,制作了绔这种东西,史称“胡服骑射”。那时的绔,《说文》里面做过解释,说“绔,胫衣也”,意思就是绔是小腿的衣服,所以没有裤裆,只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31有裤脚管,拿一根带子,把两条裤脚管系在一起,绑在腰上……可以想象,丑得见不得人,不过绔是内衣,外面还穿了深衣,也就是袍子,本来就不想让人看见。骑马的时候,为了保护男性的重要部位,又加上一个档,样式类似于日本相扑那模样。
可能是有人觉得这样太麻烦了,于是给绔合裆,进而发展到裤(那时候叫裈,字不同)。绔,就是开裆裤,裤,就是连裆裤。
至于纨绔这个词,同样有来历。《礼记》曰:“衣不帛襦绔。”儒家认为不能用丝帛来制作襦和绔,因为这两样都是内衣,用这么好的材料,过于奢侈了。但是后来那些富贵人家的子弟违背先贤的教诲,仍然用顺滑的丝帛来做了绔,这些败家子就被称作纨绔子弟,意思是“穿着丝制开裆裤的有钱人家的孩子”。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5101957.html?si=1
纨绔 [wánkù] 纨<书>:很细的丝织品。绔同百“裤”,又可写为“袴”度,用于“纨绔”。(已被当作难检字词整理,不用纨袴) 纨绔:<书>富贵知人家子弟穿的细绢做成的道裤子,泛指有钱人家子弟的华美衣着,借指回富贵人家的子弟。出自《汉书·叙传》:“出与王、 许子弟为群,在于绮襦纨袴之间答,非其好也。”
纨绔子弟 游手好闲
放浪形骸 寻花问柳
无所事事 声色犬马
呼卢喝雉 玩物丧志
纨绔 [wánkù] 纨<书>:很细的丝织品。绔同“裤”,又可写百为“袴”,用于“纨绔”。(已被当作难检字词整理,不度用纨袴) 纨绔:<书>富贵人家子弟穿的细绢做成的裤子,泛指有钱人家子弟的华美衣着,借指富贵人家的子弟。出自《汉书·叙传》:“出与王、 许子弟为版群,在于绮襦纨袴之间,非其好也。”
同学您好,如果问题已解决,记得采纳哦~权~~您的采纳是对我的肯定~
祝您策马奔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