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是早期的“人定胜天”思想。
荀子在《天论》中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释义:天自有其演进的规律,并不会因为尧帝贤明就多待一会儿,也不会因为桀纣暴虐而突然失控)。
因此,与其“大天而思之”(释义:崇拜天而仰慕它),不如“物畜而制之”(像动物一样养起来控制它);与其“从天而颂之”(追随天而歌颂它),不如“制天命而用之”(控制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这样的思想可以说是很进步的。
在荀子看来,与其迷信天的权威,去思慕它,歌颂他,等待“天”的恩赐,不如利用自然规律以为人服务。荀况强调“敬其在己者”(释义:君子重视自身的努力),而不要“慕其在天者”(释义:不指望上天的恩赐)。
甚至以对天的态度作为君子、小人之分的标准。强调人在自然面前的主观能动性,主张“治天命”(释义:控制自然的变化规律)、“裁万物”(释义:支配自然)、“骋能而化之”(释义:发挥人的能力而促使它变化增多)的思想。荀子明确的宣称,认识天道就是为了能够支配天道而宰制自然世界。
扩展资料:
无论是孔子、孟子还是荀子,都曾论及人与天地、自然之关系。笔者将儒家从生命的角度对自然和万物以及人的认识,称之为“自然生命观”,以区别于大约同时代产生、流传的老庄道家“生命哲学”观。
孔子在《论语》中说:“天何e68a84e799bee5baa6335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释义:四季有规律地运行和更替,万物化生,是自然的基本功能和规律)。这里所说的“天”是自然之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自然。
孔子认为是自然之天生养了有生命的万物和人类,其中一个“生”字暗含只有有生命的自然之天,才可以生育有生命的万物和人类的意思,明确肯定了自然界的生命意义。可以看出,孔子的天之“生”与人的“生”及其意义是密切相关的,“天”和“人”的关系就像是母和子的关系。
到了孟子时代,天、地、人“三才”一体的思想盛行起来。“天”被理解为最高的存在——宇宙及其主导者,“地”则是指大地上的万物及自然生存的环境,“人”就是我们本身。
这种划分较之于孔子的春秋时代在时间、空间上的立体层次更加分明,其逻辑顺序一般理解为“天”主宰“地”和“人”,“地”则影响“人”。由此,以父母来象征天地的角色及其作用。
荀子在天人关系上更进一步,提出:“高者不旱,下者不水, 寒暑和节,而五谷以时孰,是天之事也。若夫兼而覆之,兼而爱之,兼而制之,岁虽凶败水旱,使百姓无冻餧之患,则是圣君贤相之事也”。
释义:使高地不干旱,洼地不受涝,寒暑和顺适宜,而庄稼按时成熟,这是自然界的事情。至于普遍地庇护老百姓,普遍地爱抚老百姓,全面地管理老百姓,即使遇到饥荒歉收旱涝年岁,也使老百姓没有受冻挨饿的祸患,这便是圣明的君主、贤能的宰相的事情。
这其中包含一定的“制天命而用之”的人的能动性思想,也提倡了要遵循寒暑时节、农作物生长的自然规律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老百姓安居乐业,君王将相才能称之为贤能。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先秦早期儒家从孔孟到荀子都秉持着遵循自然规律下的生命观念,这是儒家继续构建天人关系及其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思想的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教育 >>说说“天地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荀子 (战国末期赵国思想家、教育家)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理论期刊>>《前线》>>潘俊杰:早期儒家思想中的生态文明探析
是荀子的观点。
战国末期赵国思想家荀子(荀况)
出自《荀子》: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人定胜天”主要是涉及荀百子对天人关系的思考.荀子认为,天地四时对人世间的安定与混度乱没有决定作用,星坠木鸣之类的天地之变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人祆,也就是由君上昏乱、政治险恶等人事导致的种种反常现象;他提出人最问应该执著的东西是“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在天面前,应该“错天而思人”,也就是说不应该放弃自己应答该付出的努力,而沉溺于对天的思慕当中.文章反复论证了人通过一定努力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这一观点,一味地迷信上天、屈从于命运,不如把它当成物来蓄养而控回制它,顺应它而利用它.荀子认为,放弃了人的努力而去思慕天,就违背了万物的实情.而通过人的努力,则可以掌握自然的运行规律、法则,从而更好地掌握人类的命运.这就是荀子的“人定胜天”答理论.
出处;《逸周书·文传》:“兵强胜人,人强胜天。” 还有荀子说过;制天命而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