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就是做人要踏实本分,不要挑起事端,
做一些,损人不利己,伤天害理的事。
释义:人和神都愤恨。形容民愤极大。
读音:rén shén gòng fèn
出处:唐·骆宾王《讨武曌檄》“人神之所共忌,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知,道窥窃神器。”
译文:这种人为天神凡人所痛恨,为天地所不容。她还包藏祸心,图谋夺取帝位。
造句:当年始皇暴政,民不聊生,天怒人怨,人神共愤!焚书坑儒,大建长城,豪盖阿房宫,密修骊山陵园,四处寻找长生不老药。
扩展资料:
近义词:回怨声载道
读音:yuàn shēng zài dào
释义: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
出处:《诗比·大雅·生民》:“鸟乃去矣,后稷呱矣。实覃实訏,厥声载路。”
译文:大鸟终于飞去了,后稷这才哇哇啼。哭声又长又洪亮,声满道路强有力。
造句:为了修筑长城,秦国劳民伤财,百姓怨声载道,死伤答无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神共愤
乘人之危:趁别人危难时,实施侵害。
落井下石:别人掉进水井,不但不救反而往下丢石头。比喻心术不正要置人于死地。
人神共愤:言行有违公理,引起社会各界激烈的指责批评。
注释:人和神都愤恨。形容民愤极大。
出处:《旧唐书百·于柚传》:“肆行暴虐,人神共愤,法令不容。”
用法: 主谓式;度作谓语、定语;指极为愤怒。含贬义
范例:恶已贯盈,~。(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回)
近义词:问民怨沸腾
故事: 唐朝时期,湖州刺史于頔重修西湖灌溉工程,让百答姓受益匪浅。他任苏州刺史时下令拆除神庙,破除迷信。他的政绩卓著,为人比较专横,死后唐宪宗赐专号“厉”。他的儿子请唐穆宗改“厉”为“思”,太常博士王彦威说属他肆行暴虐,人神共愤,法令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