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给(给)gěi(ㄍㄟˇ)
1、交付,送与:给以。给予。送给。献给。
2、把动作或态度加zhidao到对方:给他一顿批评。
3、替,为:给大家帮忙。
4、被,表示遭受:房子给火烧掉了。
5、把,将:请你随手给门送上。
其他字版义
给(给)权jǐ(ㄐ一ˇ)
1、供应:供给。补给。给养。自给自足。
2、富裕,充足:家给人足。
3、敏捷:言论给捷。
家给人足 [jiā jǐ rén zú]
基本释义
家家衣食充裕,人人生活富足。
褒义
出 处
《淮南子·本经训》:“衣食有余;家给人足”。
例 句
富裕起来的农村呈现出一派~的兴旺景象。
是:给予处罚
拼音念:(jǐ yǔ)
“予以”跟“给予”的用法稍有不同。“予以”是动词,表示“给以”的意思,后面所带宾语在语义上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例如:
(1)指导员对这位新战士的做法予以表扬。
(2)好几位专家都对老李的观点予以支持。
(3)我军战机对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39抵近侦察的外国军机予以警告。
(4)老师对这种随地扔果皮的行为予以批评。
“给予(jǐyǔ)”是“给”的意思,表示“让对方有所得”。例如:
(5)大家对这位有残疾的同学常常给予热情帮助。
(6)对这次地震中受灾的市民,各地群众都给予深切同情,纷纷捐钱捐物,有的还主动前去充当志愿者。
(7)当地百姓对八路军给予大力支持,送饭送水送军鞋,做了很多工作。
(8)各级政府对库区搬迁出来的移民给予多方关怀,帮助他们解决了住房、就业、上学、就医等各方面的问题。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跟“予以”不同,“给予”涉及的对象多是正面的,是让对方有所获得。
因此,提问中在“处分”之前,宜用“予以”。虽然有时见到“给予处分”的写法,但从规范使用词语的角度来说,您在起草文稿的时候,最好用“给予”表示正面的语义。
另外,“给予”有书面语色彩,口语中用得少些,书面上用得较多,比较正式的文本中较常见。
扩展资料
“给”详解
给一般读jǐ,作动词时可读gěi――《现代汉语词典》
(动)充足的供给,以物质供给对方。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史记·高祖本纪》
给贡职郡县。(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给,供。)——《战国策·燕策》
给其食用。——《战国策·齐策四》
请铸铜记给之。——《宋史·职官志》
艺蔬自给。——清·张廷玉《明史》
给军民赏月钱。——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补给;配给;自给自足;给使(供人差使);给与(授物与人)
授与,交付
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吕氏春秋》
ji 第三声
和给予的给发音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