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以德报怨的意思是指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成语出处:或曰:“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 宪问》
翻译:“师傅,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
孔子说:“你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抱怨”。“直”的解释偏向“是非曲直,理直气壮,耿直”
生活上的例子:有人欺负你,但当他被人欺负时你会帮助他,这就是以德报怨。
扩展资料
成语故事
梁国有一位叫宋就的大夫,曾经做过一个边境县的县令,这个县和楚国相邻界。梁国的边境兵营和楚国的边境兵营都种瓜,各有各的方法。梁国戍边的人勤劳努力,经常浇灌他们的瓜田,所以瓜e68a847a64336长得很好;楚国士兵因为懒惰很少去浇灌他们的瓜,所以瓜长得不好。
楚国县令因为梁国的瓜长得好,而对自己楚国的瓜长得不好感到很生气。楚国士兵心里嫉恨梁国士兵(瓜种得)比自己好,于是夜晚偷偷去破坏他们的瓜,所以(梁国的)瓜总有枯死的。梁国士兵发现了这件事,于是请求县尉,也想偷偷前去报复破坏楚营的瓜田。
县尉拿这件事向宋就请示,宋就说:“唉!这怎么行呢?结下了仇怨,是惹祸的根苗呀。人家使坏你也跟着使坏,怎么心胸狭小得这样厉害!要让我教给你办法,一定在每晚都派人过去,偷偷地为楚国兵营在夜里好好地浇灌他们的瓜园,不要让他们知道。”
于是梁国士兵就在每天夜间偷偷地去浇灌楚兵的瓜园。楚国士兵早晨去瓜园巡视,就发现都已经浇过水了,瓜也一天比一天长得好了。
楚国士兵感到奇怪,就仔细查看,才知道是梁国士兵干的。楚国县令听说这件事很高兴,于是详细地把这件事报告给楚王,楚王听了之后,又忧愁又惭愧,把这事当成自己的心病。
于是告诉主管官吏说:“调查一下那些到人家瓜田里破坏的人,他们还有其他罪过吗?这是梁国人在暗中责备我们呀。”于是拿出丰厚的礼物,向宋就表示歉意,并请求与梁王结交。楚王时常称赞梁王,认为他能守信用。所以梁楚两国的友好关系,是从宋就开始的。
古语说:“把失败的情况转向成功,把灾祸转变成幸福。”《老子》说:“用恩惠来回报别人的仇怨。”就是说的这类事情呀。别人已经做错了事,哪里值得效仿呢!
两个词语意思截然不同:
以德报怨:拿恩德报答仇百恨。这是一种宽宏大量,不计个人恩怨度,具有高尚情操的人。他有仁爱之心,待人厚道,善与人和谐专相处。
以怨报德:用仇恨报答恩惠。这种人心胸狭窄,属不明是非。这种态度是不可取的。
1蔺相如与廉颇蔺相如也是一个以德报怨的楷模。百
2舜以德报怨的三个故事。
认贼作父:把仇敌当作父亲。比喻甘心卖身zd投靠敌人。
出 处: 清·华伟生《开国奇冤·追悼》:“但是偶一念及那一班贪官污吏,人面兽心,处处为虎作伥,人人认贼作父,……”
用 法:兼语式;作谓语、定语、状内语;含贬义; 指甘心投靠敌人。
示 例:郑成功脸色发白,全然失去了希望,他悲愤地昂起头,一字一音地说:“你认贼作父!”(华而实《汉衣冠》三)
以德报怨 :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用恩惠去报答怨恨...
解释:德:恩惠。怨:仇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出处:《论语·宪问》:“或曰:‘容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看懂理解了,自知区别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