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成语大世界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荆门成语大世界 > 成语造句 > 超军旗舰载攻击机的发展沿革-超军旗舰载攻击机的服役事件

超军旗舰载攻击机的发展沿革-超军旗舰载攻击机的服役事件

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尽管超军旗与军旗-ⅣM有上述多处不同,但这两种单座海军攻击战斗机还是被视为极相近的机种。超军旗采用悬臂式中单翼,相对厚度在翼根处为6%,翼尖处为5%。上反角1度,1/4弦线后掠角45度。全金属双梁承扭翼盒结构和机械加工整体壁板受力蒙皮。在航空母舰上停放时,翼尖可向上折叠,翼展由原来的9.6米缩小为7.8米,方便了上舰。副翼为插入式,由不可逆复式液压系统操纵,有人工感觉装置,当飞行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36员操纵副翼期间,这套控制系统可赋予飞行员适当的阻力。机翼上表面装扰流片,它位于双缝襟翼之前。前缘襟翼亦由液压系统操纵。在外翼段翼弦向前延伸,形成前缘锯齿形。
由于在设计期间考虑到实战条件下,超军旗可能不得不带着飞鱼导弹着舰,也就是说主翼在降落时必须额外提供300公斤的升力,再加上在炎热气候与低风力状况下操作的考虑,使法国海军航空兵曾在1974年初要求对超军旗的主翼设计做进一步修改,也因此导致超军旗必须采用上述主翼。虽然超军旗的最大弹射重量(11900公斤)比军旗-ⅣM(10800公斤)大,最大降落重量也增加了300公斤(由7800增至8100公斤),但由于采用全新主翼,在操纵能力上仍可与军旗-ⅣM相比。当这两种飞机的重量都维持在7800公斤时,军旗-ⅣM与超级军旗机的进场速率各为250与232公里/小时。在原先装用亚塔发动机的军旗-ⅣB机上曾测试过更有效但更复杂的主翼前缘吹气,但在超级军旗机上并不采用这种方式增加升力,因主翼前缘吹气方式虽可使超级军旗机的进场速率降低55-75公里/小时,但阿塔发动机必须耗费更多的动力。
武器装备 (1)2门30毫米DEFA机炮;  (2)“魔术”空对空导弹;  (3)AM39“飞鱼”反舰导弹;  (4)250千克和400千克常规炸弹;  (5)外挂式油箱;  (6)电子战和/或侦察吊舱。 技术数据 乘员:1人 机长:14.3米 翼展:9.6米 机高:3.86米 空重:6,460千克 发动机:一台SNECMA 8K-50涡轮喷气发动机 最大起飞重量:11,500千克 性能数据 最大飞行速度:1,180千米每小时 最大航程:3,400千米



1953年12月,法国军方发布了一个战斗机研制计划招标,有2种机型参加竞争:布雷盖公司的Br-1100和达索公司的神秘-XⅫ战斗机。2种机型都装备有2台透伯梅卡公司的加比佐(Gabizo)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1100公斤(开加力1500公斤)。与此同时,北约发布了一个欧洲通用轻型战斗机(LWTSF项目:轻型战术攻击战斗机)招标,1954年4月,招标书发送到各家欧洲飞机制造商手中。北约空军力量发布招标书的目的主要是应对苏联或华约组织可能发起的大规模军事行动。LWTSF必须能从严重损坏的机场起飞,因为北约的空军基地是苏联核打击的第一批目标。
达索公司同时也用神秘-XⅫ参加了欧洲轻型战术攻击战斗机的选型。1956年7月23日,达索公司的神秘-XⅫ在梅林-维拉洛什首飞,试飞员是保罗·布尔迪埃,随后被重新命名为军旗-Ⅱ。它的外形特征采用了类似MD-550(神秘三角或幻影-I)的机身和45°后掠角机翼(类似超神秘-B2)。第一批2架原型机的合同在1954年11月签订。军旗-Ⅱ安装了2台SNECMA R-105发动机,但其原型机上安装的是2台透伯梅卡加比佐发动机。按照法国空军的要求,军旗-Ⅱ在机身内部装有2门30毫米机炮,马特拉公司的火箭弹发射器安装在武器舱内。其他性能要求包括俯冲时速度超过马赫1,爬升至10000米所需时间不超过6分钟。经过40多次试飞后,加比佐发动机推力不足的缺陷充分暴露出来——即使在俯冲的时候,军旗-Ⅱ的速度也从来没有达到过马赫1,而飞机要花12分钟才能爬升到10000米,计划被迫下马,第2架原型机的建造计划在1956年11月被取消。海军却对这型飞机产生了兴趣,希望能制造军旗-Ⅱ的海军型——军旗-ⅡM,法国海军在1956年7月几乎就要签定购买原型机的合同了。而在布雷盖公司方面,他们研制的海军型——Br-1100M在1957年11月完成首飞,但随着后来军旗-Ⅳ的成功,该型飞机被抛弃了。 1956年7月24日,在波尔多,就在军旗-Ⅱ首飞后的第2天,乔治·布赖恩驾驶军旗-Ⅳ飞上蓝天。军旗-Ⅳ的气动外形很像军旗-Ⅱ,但实际上前者的尺寸比后者大了15%,安装1台SNECMA阿塔-101E发动机,带8级压缩机,单台推力3500公斤。
军旗-Ⅳ仅有1架原型机被订购。但它表现出极为优异的性能,在对比测试中它击败了当时法国空军的主力拦截机——神秘-Ⅳ。看起e69da5e6ba90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36来它是欧洲通用轻型战斗/攻击机的有力竞争者。但是,北约却规定所有竞标项目必须采用英国布里斯托尔的奥菲斯(Orpheus)-12发动机,这种发动机在性能上不如法国阿塔发动机,它甚至没有后燃器!或许,正因为军旗-Ⅳ是一架纯种的法国飞机,它竞争欧洲通用战斗机的机会很小,为此,达索公司专门开发了一型安装奥菲斯发动机的机型——军旗-Ⅵ。
军旗-Ⅵ是达索公司圣·克劳德工厂为北约LWTSF竞标而专门设计制造的机型,法国方面希望它能赢得欧洲国家1000架左右的订单。1954年夏,冯·卡门领导的欧洲评审委员会在巴黎对参加竞标的3种备选方案进行全面评估,这三种方案是意大利菲亚特公司的G-91、布雷盖公司的Br-1001和达索公司的军旗-Ⅵ,它们都安装了布里斯托尔公司单台推力仅2200公斤的奥菲斯-3发动机,装备了2门30毫米航炮和4挺12.7毫米机枪。评估测试从1954年9月16日一直到1957年10月4日在布雷迪尼-昂-奥尔热的飞行测试中心进行。最终结果是军旗-Ⅵ被淘汰,意大利的G-91在1958年初最终当选。
最后法国空军也并未选用军旗-Ⅱ。但法国海军此时正筹建排水量各为24100吨的两艘航母——“克莱蒙梭”号和“福熙”号,并寻找合适的舰载机。法国海军在1955年1月14日要求达索公司就发展一种海军型多用途攻击机和低空战斗机进行可行性研究。
它的主要作战任务包括:远程对海攻击(200公里-340海里);海基近距空中支援;舰队防空。达索公司认为单发动机推进的军旗-Ⅳ恰符合法国海军航空兵的需求,遂决定回到1954年版本——军旗-Ⅳ。 1956年12月19日,法国军方发布了可行性研究的定单,责成达索公司制造1架原型机并负责飞行测试工作。原型机被命名为军旗-ⅣM(M即为海军之意)。军旗-ⅣM被定义为安装了阿塔8(单台推力4500公斤)发动机的攻击/中低空拦截机,并以在建造中的“克莱蒙梭”号和“福熙”号为平台。1957年5月,法国海军订购了5架预生产型。由于军旗-ⅣM是达索公司研制生产的第一型舰载战斗机,因此在研制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主要是在着舰方面(低速起降、弹射起飞、拦阻着舰)。由于在建中的两艘航母均属于轻型航母(50米弹射器起飞区、150米斜角飞行甲板、60米停放区),甲板长度短,起飞和着舰的冗余度都比较低,因此达索公司对军旗-Ⅳ的气动外形做了修改——采用蜂腰机身;加大了翼面积以补偿增加的总重量;加强了机身结构以应对起降时的高过载(弹射起飞时过载为3-5.5g,拦阻着舰时过载为3g);扩大了机鼻直径以容纳更大尺寸的雷达。法国海军还要求军旗-ⅣM能够在空中由其他军旗机补充燃料。这是一个法国式的创新,具体的方式是在机腹下携带一个油箱(道格拉斯公司研制),油箱尾端有一段卷起的很长的输油软管,并有一个可回收的探针。
军旗-ⅣM 01号原型机在1958年5月21日首飞,地点在梅林-维拉洛什,试飞员为吉恩·玛利·萨杰特。机头下放安装了一片鳍,也可以安装电子战天线,解决了风洞实验中的旋转问题。第一次着舰测试在1958年11月-12月进行,租借了英国皇家海军“贝德福德”号航母。随后在1960年又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军旗-ⅣM 02在1958年11月21日首飞,试飞员保罗·布尔迪埃。军旗-ⅣM 03号原型机,安装了罗·罗公司的阿汶Mk-51发动机,1959年12月2日在梅林-维拉洛什首飞。军旗-ⅣM 04号原型机是第一架在机头下放安装减摇鳍的军旗系列战机。它在1959年8月在伊斯特(Istres)的一次试飞中坠毁。海上飞行实验在靠近布列斯特的海域进行。1960年9月19日,02号原型机在“克莱蒙梭”号航母上进行了首次着舰,飞行员是吉恩·皮雷·米尔格。
而在1960年11月首飞的7号原型机其实则是军旗-ⅣP照相侦察机的测试原型机。
在随后签署的合同中,达索公司同意自1961年12月-1962年10月起,分别开始将69架军旗-ⅣM机与21架军旗-ⅣP机交付绍法国海军航空队。两种飞机均于1965年10月交付完毕;至1978年,有4架军旗-ⅣM被改装为军旗-ⅣP,以补充损耗。 超军旗机体的生产有35%的工作量由达索公司转包给其它公司:中机身转包给赫来尔-杜布阿飞机制造公司;进气道转包给拉特克耶航空工业公司;其它有些部件转包给兰斯航空公司。
由于物价波动的影响,在1975年中期之前已有人建议将超级军旗的订购量削减20-40架。同时基于财务上的理由,计划中的生产速度也由每月2.5架减为2架,但计划服役日期仍维持原案——1977年9月。法国政府于1974年拨款制造10架超军旗,随后在1975-1976年分别购买20架与6架(比原先计划减少了30架)。在1977-1982年的国防计划中,原预定订购44架超军旗,使其总数达到80架,但最后被削减5架,最后采购量降至71架。阿塔8K50发动机的订购也是一波三折,仅在1977年间订购量即由125台减至95台。
第一架生产型于1977年11月出厂并首次试飞,1978年6月开始交付给法国海军。第一支超军旗舰载机部队于1979年1月进入法国海军,在“克莱蒙梭”号航空母舰上服役。成为80年代后期法国海军航空母舰上服役的唯一固定翼攻击机。超军旗承担起了舰队防空、反舰、攻击地面目标和照相侦察任务。


超军旗的设计方案主要是在原军旗-ⅣM的动力系统、航电系统及主翼上加以改进,在原型机研制阶段,达索公司制造了3架原型机分别对三项改进进行了测试。超军旗01号原型机即由原军旗ⅣM-68号换装阿塔8K50发动机及新的机鼻而成,其他部份与军旗-ⅣM机并无差别。超军旗01号原型机于1974年10月28日在伊斯特首飞,达到13410米飞行高度以及1.18马赫(7a64e59b9ee7ad94336每小时1015公里)的速度。截至1977年11月在520次飞行中共积累620飞行小时,试飞计划包括发动机的试验发展工作,随后在1978年进行了外挂能力试验和AM-39反舰导弹的发射试验。超军旗02号原型机(即原先的军旗-ⅣM18号机)。该机于1975年3月28日在伊斯特首飞,做为导航与武器测试机,机上安装了全新的导航/攻击系统以及加长的鼻轮起落架。截至1977年11月共飞行390次,420飞行小时,其中包括导航系统试验和轰炸能力试验。随后又在地中海以外的公海进行了舰载使用试验。而超军旗03号原型机(原军旗-ⅣM 13号机)比02号原型机更早升空,这架于1975年3月9日在萨佐(Cazaux)首飞的飞机除了主翼外,其余机身部分与军旗-ⅣM完全相同。03号原型机在“克莱蒙梭”号航母上进行了90次起降测试后,主翼即被拆下换装在01号机上,而02号原型机上的新型导航/攻击系统也装在了01号原型机上。01号机于1975年10月3日再度试飞时,已与量产型超级军旗机无异。
尽管超级军旗机与军旗IVM 有上述多处不同,但这两种单座海军攻击战斗机还是被视为极相近的机种。就空气动力学的观点而言,超级军旗机最具特色之处就是其主翼。与军旗机相较,超级军旗机主翼所附的双翼缝襟翼具较大的角度变化范围,而且主翼前缘下垂也经过修改。其主翼与机身中段连接,下反角及 1/4 弦处后掠角各为 3.5 及 4.5 度,在翼根与翼梢的厚度/弦长比分别协 5% 与 6%。双翼梁扭力箱与蒙皮及补强材共同组成主翼结构。外端主翼可向上展叠,使翼展由原来的 9.6 米减为 7.8 米,以便于停驻在航母上。位于折翼铰链内侧的副翼系由达索公司的双路液压致动系统控制,并不具备使副翼回复至原位的能力,当飞行员操纵副翼期间,这套控制系统可赋予飞行员适当的阻力。在主翼折叠铰链内侧前缘方向外延伸成犬齿状的下垂;襟翼前方主翼上表面则设有扰流板。 超军旗的机身为全金属结构,全金属半硬壳式结构,按面积律缩腰。中机身两侧下方有带孔的减速板。机身后段可拆除以进行发动机更换。梅西尔希斯巴诺(MessierHispano)公司制造的起落架主、前起落架均为单轮。前轮向后收,主轮则向内收入机翼与机身。主轮胎与前轮胎的尺寸分别为76.2×19.56与48.26×15.88厘米。减速伞(只有在地面机场降落时才使用减速伞)位于垂尾与平尾后缘连接处的整流罩内。装有长行程液气压避震器及煞车盘。单座增压空调座舱内装梅西埃-西班牙公司仿制的马丁·贝克公司SEMMBCM-4轻型弹射座椅,座椅有较多装甲。
超军旗的阿塔8K-50发动机是由幻影-F1所装用的9K-50发动机发展而来的,两者的差别在于:8K-50用简单的加大型尾喷管和固定喷嘴取代了9K-50的后燃器,同时为海上使用增强了抗腐蚀性。8K-50发动机额定静推力5000公斤,比军旗的阿塔8C发动机多4.9千牛,高空巡航的燃料消耗也由每小时840公斤降至795公斤。虽然采8K-50发动机并未使超军旗的最大速度和升限超过军旗-ⅣM(分别为1.3马赫和13700米),但由于超军旗采用了效率更高的发动机和更大的可抛副油箱(可挂载635升副油箱或更大的1100升副油箱,机腹挂架可携挂600升副油箱。全机燃料总容量为3270升),作战半径因而得以扩大:带625升副油箱的军旗-ⅣM机外挂法国航宇公司AS-30空地导弹的高-低-高模式作战半径为460公里;而外挂1枚飞鱼导弹的超军旗,带1100及600升副油箱各一具时,作战半径达880公里。 超军旗的机头安装有一部I频段(8-10GHz)龙舌兰单脉波雷达,它是专门是对海军设计的,拥有搜索、自动追踪及测距能力,有空对空及空对地模式,此外尚附有地形图像显示器,并能为主动雷达导引导弹提供目标资科。龙舌兰雷达的空对海搜索距离为110公里(在40-55公里距离上可发现巡逻艇大小的水面船只);以空对空模式操作时,有效距离为28公里。
超军旗是第一种配有惯性导航系统的法国军机 。原先达索与法国航宇公司希望能采用利顿(Litton)公司的LN-33导航系统,但最后仍决定采用包含萨杰姆公司(SAGBM,通用电机公司),克佛特的SKN-602惯性导航系统在内的ETNA导航/攻击系统,这套导航/攻击系统与汤姆森公司的VE-120抬头显示器、库札97导航显示器、武装管制仪表板/选择器、库札66航空资料计算机、TRT无线电高度仪、SFIM三轴姿态指示器以及LMT TACAN(战术空中导航)系统配合使用。然而法国航舰上的TACAN系统主要还是用来提供军旗-ⅣM机导航之用。超军旗因为ETNA系统的协助,在没有陆上固定地物可供修正参考的情况下,每飞行小时的误差度在2.2公里之内。 “超军旗”飞机采用45度后掠角中单翼设计,翼尖可以折起,机身呈蜂腰状,立尾面积较大,后掠式平尾置于立尾中部。
该机机长14.31米,翼展9.6米(外翼折起7.8米),机高3.86米。装有一台非加力型8K-50 涡喷发动机,额定推力 5000 公斤。最大飞行时速1204公里(低空),作战半径650公里,实用升限13700米,最大起飞重量12000公斤。
机上装有 ETNA惯性导航与攻击系统,“阿加芙”雷达,97型航行指示器,66型大气数据计算机,三轴姿态指示器, 微型塔康,敌我识别器, 甚高频全向信标机和平视显示器等,对海面驱逐舰搜索距离110公里。
机上装有2门30毫米的“德发”航炮,机身挂架可挂250公斤炸弹,翼下4个挂架每个可携400公斤炸弹,右侧机翼可挂1枚AM-39“飞鱼”空舰导弹,还可挂R.550“魔术”空空导弹或火箭弹等武器。
该机在马岛战争中因发射“飞鱼”导弹击沉英国“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和“大西洋运送者”号集装箱船而一举扬名。
超军旗的固定武备为发动机进气道底部的2门30毫米德发-553机炮,每门炮备弹125发。机上有5处挂载点:机腹中线外挂点可携590公斤外挂;两处翼下内侧外挂点具备1090公斤挂载能力;两处翼下内侧外挂点可挂载450公斤。在执行攻击任务时,其武器携带方案为6枚250公斤炸弹(机腹挂架挂载2枚)/4枚400公斤炸弹(全由翼下挂架挂载)/4具LRI-50火箭巢(每具火箭巢可容纳18枚68毫米火箭)。超军旗通常在右翼内侧外挂点挂载飞鱼空舰导弹,左翼则携挂1100公升副油箱。
超军旗的机腹下还可携带侦察舱(法国海军航空队并未采用)、空中加油设施、或一枚1万5千吨威力的AN-52战术核炸弹(自1989年开始配备)。翼下外侧挂架各可挂一枚玛特拉公司的R-550魔术红外空空导弹。超级军旗机配备两枚魔法导弹,加上两具1100公升容量的外载燃料箱,则具有1200公里的高-高飞行任务半径,但是超军旗在配备2枚空对空导弹时,通常仅携挂1具600升副油箱。



其实关于阿根廷海军航空兵的超军旗攻击机在马岛战争中的表现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使没有很先进的装备,一小群受过良好训练的飞行员和技术人员也足以给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造成严重的损失。阿根廷的超军旗攻击机飞行员们在1982年5月让骄傲的英国皇家海军明白了这个道理。就性能而言,超军旗攻击机在20世纪80年代实在算不上是一种技术先进的军用飞机,但由于阿根廷海军航空兵严格的训练和正确的战术运用,“谢菲尔德”号驱逐舰和“大西洋运输者”号运输船都成了超军旗的刀下之鬼,如果不是运气好,“无敌”号也要葬身南大西洋,那样的话,或许整个马岛战争的历史都要重写。在马岛战争过去22年后的今天,我们回顾超军旗在南大西洋的骄人战绩实在是有不小的指导意义。 1982年5月1日,英国皇家空军和皇家海军的飞机轰炸了阿根廷在马岛上的主要机场和港口。作为报复行动,阿根廷海军试图对英国皇家海军的航母进行一次联合进攻:海军航空兵第3战斗攻击机中队的8架A-4Q天鹰(阿根廷航母“五月二十五日”号的舰载机中队)和2架来自里奥·格兰得海军航空兵基地的超军旗攻击机准备在5月2日同时出击。务必击沉“无敌”号航母。但是,那一天所有的攻击机群都遇到了问题:海军的天鹰攻击机需要逆风以便从航母上起飞,但是奇怪的是那天南大西洋上本来很强的海风突然消失了,整个海域风平浪静,航母无法放出天鹰攻击机;而2架超军旗攻击机(长机飞行员乔治·科伦坡、僚机飞行员卡洛斯·马切坦斯)则没有找到本该出现的KC-130H加油机。而没有空中加油,超军旗横跨海峡的攻击将会变成一次“单程旅行”——即使带了副油箱也无法从本土起飞,前往马岛执行打击任务后返航。同一天晚些时候,英国潜艇“征服者”号击沉了阿根廷海军“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这迫使阿根廷水面舰队返回贝尔格拉诺港海军基地,以避锋芒。
1982年5月4日凌晨5:07分,1架SP-2H海王星侦察机(编号0708/2-P-112,无线电呼号“水星”,隶属侦察中队)从里奥·格兰得海军航空兵基地起飞。机组成员有3人——机长欧内斯托·普罗尼·莱斯顿、副驾驶和行动指挥官。他们最初的任务是监视英国海军的行动——当天一群阿根廷空军的C-130运输机准备降落在马岛的阿根廷港机场(我们所熟悉的是英国人的命名——斯坦利港),虽然空运行动最后被取消,但海王星飞机仍然在空中执行监视任务。早上7:50,根据普罗尼向地面发回的报告,海王星与英国海军舰船发生了第一次雷达接触。他被要求继续跟踪。在随后的8:14和8:43,海王星飞机的雷达又两次捕捉到英国军舰。几分钟后,阿根廷海军航空兵指挥部下令,海王星立即雷达关机,直到10点。普罗尼猜测超军旗飞机肯定已经升空,指挥部不想惊动英国人。因此他将飞机飞到“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被击沉的海域上空,伪装成救援部队的一分子。
普罗尼上尉发现目标的消息传到里奥·格兰得基地后,奥古斯都·贝达卡拉兹少校和阿曼多·马乔拉中尉受命立即起飞,执行攻击任务,其他飞行员则帮助他们准备飞行路线,商定与KC-130H空中加油机的会合点等。2架超军旗在9:45从里奥·格兰得机场起飞。领队长机飞行员是奥古斯都·贝达卡拉兹(编号为0752/3-A-202,无线电呼号“白羊座”),僚机飞行员马乔拉(无线电呼号“扁帽”)驾驶编号0753/3-A-203的超军旗。10:00,他们与阿根廷空军的KC-130H加油机(飞行员比塞科莫多雷·佩萨那)会合,完成空中加油。
10:35,海王星侦察机驾驶员普罗尼做了他的最后一次爬升,当时高度在1170米(3500英尺),雷达开机后即捕捉到2个中等尺寸的海面目标,具体方位在南纬52度33分55秒、西经57度40分55秒。几分钟后他通过无线电将所有情况告知了超军旗飞行员。随后,普罗尼驾机返航,12:04分降落在里奥·格兰得空军基地。这时距离他起飞执行巡逻任务已经过去了整整7个小时。
但是SUE(这是阿根廷飞行员给超军旗飞机起的绰号)的任务才刚刚开始。贝达卡拉兹和马乔拉选择了超低空飞行,10:50左右,他们爬升至160米(500英尺)高度,机载雷达开机对普罗尼提供的目标信息做最后一次确认,但是他们发现...什么也没有!雷达屏幕上一片空白!贝达卡拉兹决定继续前进,飞行40公里(25英里)后他们再度爬升,几秒钟的雷达扫描后,目标终于出现在雷达显示屏上。两位飞行员都将目标数据输入了武器火控系统,随即再度降低高度进行最后的突防,完成锁定后发射了AM-39飞鱼反舰导弹。时为11:04。
在返回基地的途中,贝达卡拉兹认为他们无须再进行空中加油,遂通知比塞科莫多雷·佩萨那不必等待他们会合,可直接返航。佩萨那成为第一位知道任务成功的阿根廷军官。贝达卡拉兹和马乔拉在12:04着陆,恰好在发射导弹后一小时。不用说,他们被快乐的地勤人员当做了英雄。
发射后的飞鱼打中了什么?按照英国方面的资料:彼得·沃波尔——“谢菲尔德”号遭受攻击时他正在甲板上,试图用肉眼确认一个雷达操作官尼克·巴托刚刚报告的目标,他看到了一段烟的尾迹并最终确认那是飞鱼导弹,但是一切都太晚了,此时导弹离“谢菲尔德”号仅有1英里。4秒中后,导弹命中“谢菲尔德”号,战斗部在发动机舱爆炸,“谢菲尔德”号立即失去电力供应,所有的防空系统全部瘫痪。随后,全舰被大火笼罩,22名英国官兵丧生。这是现代战争的讽刺,皇家海军最现代化的战舰仅仅被一枚小小的导弹报销了。一些资料称,导致“谢菲尔德”号起火的不是导弹战斗部,而是导弹未烧完的燃料;但是其他资料,包括“谢菲尔德”号舰长塞谬尔·萨尔特声称,导弹战斗部几乎彻底摧毁了中央控制室和发动机舱。无论实际情况如何,结果是一样的。“谢菲尔德”号被击沉了。这是空射反舰导弹的第一个实战战果。
关于另一枚飞鱼导弹的情况一直是一个谜,按照英国方面的说法,这枚导弹直奔“雅茅斯”号护卫舰而去,但堪堪脱靶,坠入海中。
战争结果
关于这次攻击,英国方面没有公布官方资料,在关于马岛战争的书籍《福克兰岛空战》中这样写道:乌雷塔和艾萨克攻击的是护卫舰“复仇者”号(HMS Avenger),它当时正作为屏护舰只释放白色烟幕,它的直升机甲板不幸被阿根廷飞行员当成了航母的飞行甲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36板。天鹰投下的所有炸弹都脱靶了。但这个版本的问题在于阿根廷飞行员看到的根本就不是白烟,而是黑烟。更荒谬的是经过长期良好训练的两位飞行员怎么可能把那么短的护卫舰直升机甲板错认为200米长的航母甲板呢?还有一点可疑的是,当遭受攻击2个月后,“无敌”号出现在马岛斯坦利港,那时是1982年8月,当它回到朴次茅斯是在1982年9月17日,其左舷有一大块区域好像是刚刚被重新漆过。
阿根廷方面的说法称,发射导弹的超军旗飞行员说最后一枚飞鱼导弹完美的锁定了目标(一艘大型水面舰只)。而紧随其后的4架A-4C天鹰攻击机的飞行员最后看到远处有一股巨大的黑色烟柱,可能是导弹爆炸的地点。他们中的2人被打了下来,但是幸存者证实他们看到了一艘航母,尤其明确冒出巨大黑色烟柱的就是“无敌”号。他们攻击了它,投下了炸弹,还用机炮扫射,但没有确认战果。 关于这次事件的英国版本显示飞鱼导弹错过了它的主要目标——“无敌”号,原因是护卫舰“复仇者”号的114毫米主炮将其击落,或者是遭到金属箔条干扰而脱靶。此外,英方还声称,遭到天鹰攻击的是“复仇者”号护卫舰,后者作为屏护舰只一直在施放烟幕掩护“无敌”号航母。许多专家说,阿根廷飞行员错把反潜直升机的甲板当成航母飞行甲板,而且错误地将屏护舰只施放的烟幕当成飞鱼导弹击中目标的烟幕。
但是阿根廷飞行员的观点是:
⒈使用114毫米舰炮摧毁一枚在海平面10米高度飞行,且速度高达1000公里/小时的掠海反舰导弹的可能性实在微乎其微,非常靠不住。
⒉在此5天前,“大西洋运输者”号遭受攻击时发射的诱饵弹完全失灵,为什么在这天它们却又发挥作用了呢?
⒊阿根廷飞行员看到的是黑烟而非白烟。
⒋即使在遭受防空炮火攻击的情况下,飞行员也很难犯下把两种完全不同的飞行甲板混淆的错误。
⒌除了这些外,“无敌”号直到1982年7月前都没有出现在斯坦利港,在返回朴次茅斯时,其左舷(也就是遭到飞鱼和天鹰攻击的那一舷)明显被重新油漆过。 战争爆发后,海王星侦察机一直是超军旗的眼睛,没有它提供的决定性的目标信息,超军旗绝对无法做到有的放矢,一击必中。但在1983年5月15日,阿根廷空军所有的海王星侦察机都被从现役序列里除名了!原因是零部件缺乏导致其正常维护都无法进行,而且海王星的雷达天线晶体出现严重老化现象。由于海王星的退役,阿根廷海军被迫改变整个搜索-打击体制,由原来的空基侦察改为地面雷达搜索(由阿根廷港地面雷达站的AN/TPS-43F三坐标雷达和AN/TPS-44 Alert ⅡA水面监视雷达进行不间断的对空对海搜索)。这些雷达坚持不懈地跟踪英国飞机,希望能根据海鹞战斗机的起降确定英国皇家海军航母的精确方位。很快他们就发现,英国人的行动是很有规律的,他们可以据此作出明确的预告和预警。
5月23日,根据地面雷达提供的信息,超军旗执行了2次出击任务,试图攻击英国航母。飞行员是罗伯托·阿哥泰加拉易少校和胡安·罗德里格斯·马里亚尼上尉(后者是第一次在夜间起飞执行任务)。与KC-130H加油机会合完成空中加油没有发生任何问题,但是当飞机到达目标区域上空时却什么也没发现。即使他们对整个目标海域做了网格搜索,也仍然没有发现地面雷达标识出的目标。他们被迫在17:50返航。
这次不成功的出击并不代表新的搜索/攻击体制是无效的,这个体制的效率在2天后得到了证实。1982年5月25日,阿根廷港的雷达站报告在东北方向176公里(110英里)外发现目标。7:30,具体方位数据送达里奥·格兰得空军基地,一个行动计划迅速制定出来,超军旗准备在9点出击,但是出击一直延迟到了下午,因为没有KC-130H飞机提供空中加油。下午14:28,超军旗双机编队起飞,飞往基地东方256公里(160英里)处的空中加油点。领队长机飞行员是罗伯托·科里诺维奇少校(无线电呼号“提托”),驾驶编号为0753/3-A-203的超军旗,僚机飞行员是胡里奥·巴拉扎上尉(无线电呼号“里奥”),驾驶0754/3-A-204号机。
科里诺维奇和巴拉扎按计划在会合点与KC-130H对接完成空中加油,随后改航向为东南,直扑480公里(300英里)外的目标。距离目标240公里(150英里)处,飞行高度降至海平面8-10米。两位飞行员都发现了地面雷达报告的目标(方位为南纬58度38分,西经56度8分),随后他们装定目标数据,在16:31发射导弹并立即返航。在进行了第2次空中加油后,双机在18:38返回基地。这是超军旗飞机最远的一次出击,他们在3小时50分钟时间内一共飞行了2592公里(1620英里)。英国方面的资料称,飞鱼导弹在16:36击中了“大西洋运输者”号运输船,船立即起火并在2小时内沉没。这是英国特遣舰队最重大的损失之一,因为“大西洋运输者”号上运载着供5000人使用的帐篷;至少十架直升机(3架皇家空军第18中队的支努干直升机、6架皇家海军第848中队的威塞克斯直升机和1架第815中队的山猫直升机);海鹞战斗机的发动机和其他备件、1套海水淡化设备和为海鹞战斗机建造移动式跑道的原材料。共有12名英国水兵丧生,其中包括船长伊恩·诺斯。 在“大西洋运输者”号沉没后,阿根廷海军也仅剩下一枚飞鱼导弹了,英国的航母仍然是阿根廷海军的主要目标。因此,在1983年5月29日,阿根廷海军和空军决定采取联合行动。4名A-4C天鹰飞行员(隶属第4战斗机群)得到任务——欧内斯托·乌雷塔、何塞·巴斯凯斯、奥马尔·卡斯提诺和恩塞恩·杰拉尔多·艾萨克中尉。他们被派往海军航空兵的里奥·格兰得基地。联合行动计划是由超军旗率先发起攻击,导弹发射后,4架天鹰攻击机沿着导弹飞行轨迹直扑英国航母,用227公斤(500磅)炸弹进行俯冲轰炸。当然,天鹰必须面对最猛烈的防空炮火,他们可能谁也回不来。
1982年5月30日12:30左右,2架超军旗从里奥·格兰得起飞——领队长机飞行员是亚历山德达罗·弗朗西斯科上尉(座机编号0752/3-A-202),僚机飞行员是路易斯·科拉维诺上尉(座机编号0755/3-A-205)。5分钟后,空军的A-4C也起飞了。弗朗西斯科的座机携带了阿根廷剩下的最后一枚飞鱼导弹,科拉维诺则提供支援并确认战果。超军旗和天鹰的无线电呼叫信号分别是“翅膀”和“佐达风”。
所有飞机都爬升到7000米高度(21000英尺)飞往空中加油点,K-130H加油机将给它们加注可供飞行300公里的燃油。加油后,攻击机群转向东,2架超军旗保持1600米间距,4架天鹰跟在后面。他们在距离目标海域304公里(190英里)处将高度降至30米(100英尺)。14:32分左右,“翅膀1号”(弗朗西斯科驾驶的长机)报告已将飞鱼导弹锁定目标。“翅膀2号”(科拉维诺驾驶的僚机)确认锁定,随后弗朗西斯科发射了飞鱼导弹。随着最后一枚飞鱼导弹的发射,阿根廷海军航空兵第2中队在马岛战争中的使命也宣告结束。2架超军旗扭头返航去寻找加油机去了。
在飞鱼导弹发射后,空军的天鹰攻击机紧跟着导弹的尾迹,勇敢的向英国皇家海军水面舰队扑了过去。他们看到地平线上出现一柱浓烟,立即压下机头扑了过去。在距离目标12公里(7.5英里)处,1枚防空导弹击落了巴斯凯斯的座机,卡斯蒂略的天鹰也在2公里处被击落(1.25英里)。按照英方的资料,“埃克塞特”号发射了海标枪防空导弹。2架天鹰均被击落,飞行员丧生。但是驾驶“佐达风3号”和“佐达风4号”机的乌雷塔和艾萨克躲过了导弹,飞临目标上空投下了炸弹,并用机炮扫射,打光了所有弹药。随后,他们掉头返航,并以机动规避动作钻出了英军的防空网,几乎毫发无伤。2架天鹰都到达与加油机的会合点,在起飞3小时47分钟后返回里奥·格兰得机场。在任务期间,所有飞行员都声称攻击的目标是一艘航空母舰,并且特别强调就是“无敌”号。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标签导航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各时期的名称是什么? 人民军队的第一面军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用的 我党历史上的第一面军旗是什么?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的颜色和图案的寓意 带玉字的四字成语大全 带山带金带玉的四个字成语 带玉字的成语有哪些 带玉字的成语有哪些? 掉以轻心的意思是什么 掉以轻心是什么意思啊 “ 掉以轻心”是什么意思? “ 掉以轻心 ”是什么意思? 超军旗舰载攻击机的发展沿革 超军旗舰载攻击机的装备国家 超军旗舰载攻击机的总体评价 超军旗舰载攻击机的性能数据 歌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 歌 字开头的成语 与音乐有关的成语有什么 含有“歌”的成语 形容一种东西很多而密集的成语 形容密密麻麻的词语有哪些? “密密麻麻的”可以形容哪些词语? 形容密密麻麻的词语 筋疲力尽还是精疲力尽? 精疲力尽的意思 筋疲力尽还是精疲力尽 精疲力尽的尽什么意思 问一下你说的除四害为什么有麻雀?你应该好好回忆一下四害是什么... 为什么麻雀不再是四害了? 除四害时怎么杀麻雀 为什么要除四害(鼠,蚊,蝇,蟑螂)及如何消除四害 “居安思危”的意思是什么? 居安思危是什么意思 居安思危是什么意思?? 做人要居安思危是什么意思 如何理解郭广昌说的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兢兢业业 兢兢业业 战战兢兢的意思? 小心翼翼和战战兢兢区别 矜矜业业和兢兢业业有啥区别 扣怎么组词 扣字的组词? 抠的组词有哪些 黑界扣字五项怎么组词,求高手! 孟子节选告子上舍生取义翻译成现代文 孟子节选告子上人性善y翻译成现代文 孟子 告子上翻译 孟子古文心之四端 学习诗词应该从哪入门 祝人学习进步的十句诗词. 如何学习宋词 如何学习古诗词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