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一、表达意思不同
1、祭品:是祭祀时用的物品。根据不同种族和不同地域,祭品的形式也是十分丰富,有动物百如猪、牛、羊、鸡,也有植物,还可以是衣物等物品。在远古时代和愚昧时代,甚至有拿活生生的人作为祭品;暴政时期也曾出现过用活人陪葬与祭祀的情况,十分残忍。
2、供品:宗教及信仰的供奉物品,供奉神佛祖宗用的瓜果、鲜花,酒等。
3、贡品:古代臣民或属国献给帝王的物品。
二、出处不同
1、祭品:出自元代文学家吴莱的度《忆寄方子清》诗,“生徒脩枣脯,祭品授葅臡。”
翻译:学生教学的酬金为果干,祀神供祖所用的物品给予带骨的肉酱。
2、供品:出自现代作家柳青的《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七章,“清明前叁天,汤河流域的庄稼人,就开始上坟了。庄稼人们洗了手,提着竹篮,带着供品,香和纸。版”
3、贡品:出自战国后期至汉初大禹所著的《禹贡·疏》载,“贡者,从下献上之称”。
翻译:献贡权品的国家,由地位低的向地位高的贡献物品的意思。
三、侧重点不同
1、祭品:侧重于指对神明、祖先献祭品,怀揣着个人的期盼。
2、供品:专指宗教类别的供奉。
3、贡品:侧重于臣民或属国把物品献给朝廷。
贡品释义:
古时臣子或属国进贡给帝王的物品
贡品文化是集物质抄和非物质文化于一体的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贡者:名、特、优也。贡品多为全国各地或百品质优秀、或稀缺珍罕,或享有盛誉,或寓意吉祥的极品和精华。
在历史演进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贡品文化,包度括制度、礼仪、生产技艺、传承方式、民间传说故事等。
据《禹贡·疏》载:“贡者,从下献上之称,谓以所问出之谷,市其土地所生异物,献答其所有,谓之厥贡。”可见,贡赋之物,为一地“所生异物”,也就是特产之物。
贡品文化是集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于一体的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贡者:名、特、优也。贡品多为全国各地或品质优秀、或稀缺珍罕,或享有盛誉,或寓意吉祥的极品和精华。
“贡”是我国古代的税收的一种别称,起源于原始氏族社会未期。那时,被征服的部落必须向征服者进献本地的土特产品,传说帝舜统治天下时,就曾划地分族,令四方献纳土产。
夏禹立国后,继续实行土贡征收。将境土分为九州,令各州献纳特产以供政府支用,历史称作“禹别九州,任土作贡”。
扩展资料
相关贡品:
1、椰雕
椰雕是以椰壳、椰棕、椰木为原料,用手工雕刻成各种实用产品和造型艺术品。椰壳雕工艺最初只做成简单的酒杯、茶盅、文房用具和盒罐等器物。
但到清雍正时期,椰壳雕器物的造型、纹饰及雕刻的技法已十分精湛,椰雕常被官吏作为珍品进贡朝廷,于是有了“天南贡品”“海南之花”的美称。
2、黎锦e68a84e8a2ad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36
黎锦是海南黎族传统手工艺品,她的历史已经超过3000年,早在春秋时期,海南黎族妇女就开始制作黎锦。而在秦汉时期,黎锦开始作为贡品进贡给当时的皇室,后来渐渐成为海南民间婚丧嫁娶的必备之物。
在这些黎锦贡品中,有一种在纺、织、染、绣四大工艺过程中难度最大,文化品位最高,技术最高超的织锦工艺美术品,他就是龙被,是一种黎锦织成的被子,被子上绣着图案龙、凤、麒麟等汉族文化的吉祥物,正是龙被的出现将黎锦技艺推向巅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