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不出樽俎之间,而百折冲千里之外:靠外交的交涉使敌人放弃进攻的打算,即现在“折冲樽俎”这个典故,就是来自晏婴的事迹。
折冲度樽俎,成语,作谓语、宾语、定语。樽俎,古时盛酒食的器具。原指诸侯国在宴席上制胜对方,后泛指在外交谈判上克敌制胜。此知语出自《战国策·齐五策》苏秦说齐闵王曰:“臣之所闻,攻战道之道非师者,虽有百万之军,北之堂上;虽有阖闾、吴起之将,擒之专户内;千丈之城,拔之尊俎之间;百尺之冲,折之衽席之上。”晋·张属协《杂诗》之七:“何必操干戈,堂上有奇兵,折冲樽俎间,制胜在两楹。”
望采纳~
使人们(百姓)得到(过上)太平安居的生活。
衽席:亦作“袵席”。 本义指床褥与莞簟,在这里引申为太平安居的生活。
或者 使得平安的意思。
在这句话中衽席起得是名词的作用。应该指的是太平安居的生活。
宫闱 gōng wéi 宫闱(宫闱) 宫闱(1).帝王的后宫,后妃的住所。 《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既正636f70797a64331位宫闱,愈自谦肃。” 晋 潘岳 《景献皇后哀策文》:“口呜咽以失声,目横迸以洒泪;邈雨绝于宫闱,长无觌于髣髴。” 《旧唐书·魏少游传》:“ 肃宗 至 灵武 ,殿宇御幄,皆象宫闱。” 金 元好问 《荆棘中杏花》诗:“天真不到铅粉笔,富艳自是宫闱花。” 清 薛福成 《书<汉书·外戚传>后九》:“ 汉 自 高祖 ,帷薄不修, 文帝 衽席无辨,而宫闱之政肃。” (2).指后妃。 唐 李德裕 《次柳氏旧闻》:“ 玄宗 之在东宫,为 太平公主 所忌,朝夕伺察,纤微闻於上。而宫闱左右,亦潜执两端,以附 太平 之势。” 《旧唐书·后妃传序》:“历观前古邦家丧败之由,多基於子弟召祸;子弟之乱,必始於宫闱不正。”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中:“ 文公 卒与 寇莱公 力排宫闱,协定大策;功虽不终,其尽力於国者,亦可以无愧也。” 清 李渔 《玉搔头·媲美》:“今喜宫闱已正,藩叛又除。” (3).官名。 隋 唐 内侍省有宫闱局令,掌管宫内的法纪、制度,出入管钥。见《通典·职官九》、《新唐书·百官志二》。 (4).指宫廷。 宋 叶适 《宋吏部侍郎邹公墓亭记》:“小人犹伪撰公疏,激怒宫闱。” 蔡东藩 《前汉演义》第四二回:“甥舅成婚,虽似名分有乖,大众都为他是宫闱私事,无关国家,何必多去争论,自惹祸端,所以噤若寒蝉。”
出于水火,登之衽席 (chū yú shuǐ huǒ,dēng zhī rèn xí)
解释:登:加上;衽席:床席。把人从水zd火中拉出来放到床上。比喻解救危难中的人们。
出处:章炳麟《致南京内参议会论建都书》:“国维四固,安于泰山,出于水火而登之衽席,则其幸耳。”
用法:作宾语、定容语;指为别人解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