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1.笔势雄奇知,姿态横生,出于无心,是其手心两忘,具有了最为生气灌注的特点。
2.曼卿之笔,颜筋柳骨。
3. 一笔而下,观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
4. 书法里融入了儒家的坚毅,果敢和进取,也蕴涵了老庄的虚淡,散远和沉静闲适,还往往以一种不求丰富变化,在运笔中省去尘世浮华以求空远真味的意味。
5. 观其力而道不失,身姿展而不夸,笔迹流水行云。
退笔冢
永公住吴兴永欣寺, 积年学书,后有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人来觅书并请题额者如市。所居户限 为之穿穴,乃用铁叶裹之。人谓为“铁门限”。后取笔头瘗之,号为“退笔冢”。
--选自张怀瓘《书断》
晋卫恒《四体书势》云:“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其巧,凡家之衣帛,必先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临池”义出此。宋曾巩《墨池记》载,王羲之亦有墨池故迹在临川(今属江西)城东。唐刘梦得《酬家鸡之赠》诗:“日日临池弄小雏,还思写论会官奴。
《宣和书谱》记载:“欧阳询见靖碑,初过而不问,徐视乃得之,卧碑下不忍去。”《法书苑》亦云:“初唾之而去,后复观玩无已,于是铺毡卧于其下,三日方去。”傅山弥留时也说,一切皆可释去,惟独对于笔砚之情难以割舍。清李方膺临死时说的话,更是绝唱,他摇着自己的右手说:“万事皆不足惜,只可惜了这只手。”
唐太宗李世民算是一代明君了,南征北战,出生入死,什么事情都见过了,但在临死前,美妻、侍妾不想了,金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39银钱财不想了,唯王羲之的《兰亭序》不能割舍,想一起下葬。他把儿子李治叫到榻前,说:“吾欲从汝求一物。汝诚孝也,岂能违吾心耶?汝意如何?”(何延之《兰亭记》)
北宋大臣蔡攸曾得一幅东晋王衍的书法,高兴之余邀米芾一起上船欣赏。米芾看了后,喜爱得不得了,就抱着字帖往河里跳。蔡攸吓得够呛,问道:“你这是干吗?”米芾哀叹道:“我平生收藏那么多,就是没有这幅字帖,我宁可死了算了!”
写字则是于右任的生活习惯,一旦离开便非常难受。
一笔而下,观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又如蛟龙飞天流转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8685e5aeb9337腾挪,来自空无,又归于虚旷,这近乎癫狂的原始的生命力的冲动中包孕了天地乾坤的灵气。
书法里融入了儒家的坚毅,果敢和进取,也蕴涵了老庄的虚淡,散远和沉静闲适,还往往以一种不求丰富变化,在运笔中省去尘世浮华以求空远真味的意味。
观其力而不失,身姿展而不夸,笔迹流水行云。
杜氏杰有骨力而字画微瘦,若霜林无叶,瀑水进飞。
群鸿戏海,舞鹤游天,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铁书银钩,冠绝古今。
怀素如壮士拨剑,神采动人,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
举笔信手涂抹几下,一幅腾飞的巨龙即跃然纸上。他所画之龙,栩栩如生,雄奇魁伟而变化多端。陈容画龙往往不画整条,或画龙首,或画龙爪,忽隐忽现,似闻其声,如见其形,且泼墨成云,喷水化雾,神妙无比,人称“所翁龙”。
字形正倚交错,大大小小,开开合合,线条粗细变化明显,跌宕有致。最末一行写歪了,歪得简直要倾倒,但这样的倾斜并不生硬,反倒更见自由,体现出他的任情恣性的一面,自成格调。陈容取势险峻,他结字造型或倚或正,或重或轻,有“来如雷霆收震怒”之美。他行笔迅捷,用笔有力,发力沉重。
笔势雄奇,姿态横生,出于无心,是其手心两忘,具有了最为生气灌注的特点。
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或劲键或婉转,或如婀娜窈窕的美人,或如矫健勇猛的壮士,或如春风拂面繁花一片,或如北风入关深沉冷峻。
龙飞凤舞:如龙飞腾,似凤飞舞。原形容气势奔放雄壮。现多形容书法笔势活泼,形容灵活熟练地书写,也形容栩栩如生的龙凤造型艺术。
剑拔弩张:剑从鞘里拔出来了,弓也张开了。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后也比喻书法雄健,有气势。入木三分:原形容书法笔力强劲(相传晋·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墨汁渗入木板有三分深),现多形容分析、描写、议论的深刻有力。近似的词力透纸背,形容书法根伟贴切。
字形正倚交错,大大小小,开开合合,线条粗细变化明显,跌宕有致。最末一行写歪了,歪得简直要倾倒,但这样的倾斜并不生硬,反倒更见自由,体现出他的任情恣性的一面,自成格调。陈容取势险峻,他结字造型或倚或正,或重或轻,有“来如雷霆收震怒”之美。他行笔迅捷,用笔有力,发力沉重。
张扬跋扈,丝毫不受束缚,甚至整行一笔而下,有如神仙般的纵逸,来去无踪。
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或劲键或婉转,或如婀娜窈窕的美人,或如矫健勇猛的壮士,或如春风拂面繁花一片,或如北风入关深沉冷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