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成语大世界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荆门成语大世界 > 成语造句 > 求谏译文-急!吳兢《求谏》的譯文!全的...

求谏译文-急!吳兢《求谏》的譯文!全的...

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译文:

唐太宗容貌威武严肃,百官中进见的人,见到他都会紧张得举止失常不知所措。

太宗知道情况后,每当见到有人奏事时,总是做出和颜悦色的样子,希望能够听到谏诤,知道政治教化的得失。贞观初年,太宗曾对公卿们说:“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明镜;一国之主要想知道自己的过失,一定要借助于忠臣。

君主假如自以为圣明,臣下又不去纠正,要想国家不倾危败亡,能办得到吗?于是君主失掉他的国,臣下也不能独自保全他的家。

至于像隋炀帝残暴淫虐,臣下都把嘴闭起来不讲话,最后终于因为听不到自己的过失而导致灭亡,虞世基等人,不久也被诛杀。前事不远,你们今后每当看到事情有不利于百姓的,必须直言规劝谏诤。”

贞观元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正直的君主任用了奸臣,就不可能治理好国家;忠直的臣子侍奉昏庸的君主,也不可能治理好国家。

只有正直的君主和忠直的大臣相处共事,如鱼得水,那么天下就可以平安无事了。我虽然不算明君,幸亏你们多次匡正补救过失,希望凭借你们直言鲠议,以实现天下太平。”

原文:

太宗威容俨肃,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太宗知其若此,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贞观初,尝谓公卿曰:“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

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前事不远,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

出处:出自唐代吴兢的《贞观政要》之《求谏》。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求谏是鼓励臣下提意见,可以算是唐太宗用人思想的精华。贞观年间,特别是贞观之初,恐人不言,导之使谏,这一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36兼听纳下的思想和行动,造成了谏诤蔚然成风、君臣共商国事的良好风气,是“贞观之治”中最引人瞩目的重要方面。

唐太宗也因而成为一个从谏如流、雄才大略的帝王君主,一个中华民族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政治家。

唐太宗曾对房玄龄等人说:“能正确对待自己的人是明智的,但要做到实在困难。这像会写作的文士、有技巧的工匠,都自夸自己有本领,别人比不上。如果遇上著名的文士、工匠来评量指责,杂乱无章的文辞和拙劣的技艺就会显现出来。

这样说来,君主须有匡救谏诤的臣子,来指出过错。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事情,若单靠一个人来了解判断,即使再辛苦劳累,怎能把每件事都处理得尽善尽美呢?

我常想念魏征遇到问题时随时谏诤匡正,多次切中我的过失,这好像用明镜来照形体,美与丑都会显现出来。”因而举起杯子给房玄龄等几位敬酒,勉励他们也应这样做。




第二卷包括《任贤》、《求谏》、《纳谏》三篇,都是围绕“任人唯贤”这个主题进行的讨论。唐太宗一再强调“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所谓“贞观之治”,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任贤致治。 《任贤》篇包含八章,分别介绍了唐太宗最为信任的八贤: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王、李靖、虞世南、李、马周。他们有的是秦王府中的府属旧人,有的是来自敌对营垒的谋臣 ;有的出将入相,有的出身低微;有文有武,职位有高有低,从政有长有短,而共同点都是贞观功臣,在那个时代作出过重要贡献。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贞观任贤政治的一斑。虽然贞观名臣不止这八人,后来凌烟阁画图绘像的功臣就有二十四人,但在吴兢看来,最能反映当时任贤特点而贡献最大的要数这八人。现选译其中三章。 魏征,钜鹿①人也,近徙家相州②之内黄。武德末,为太子洗马③,见太宗与隐太子④阴相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e69da5e887aa7a64336之言,未尝不悦。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劳之曰:“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⑤。深谋远算,多所弘益。太宗尝谓曰:“卿罪重于中钩,我任卿逾于管仲⑥,近代君臣相得,宁有似我于卿者乎?”六年,太宗幸九成官,宴近臣。长孙无忌⑦曰:“王、魏征,往事息隐,臣见之若仇,不谓今者又同此宴。”太宗曰:“魏征往者实我所仇,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朕能擢而用之,何惭古烈?征每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征再拜曰:“陛下导臣使言,臣所以敢言。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龙鳞①、触忌讳也。”太宗大悦,各赐钱十五万。七年,代王为侍中,累封郑国公。寻以疾乞辞所职,请为散官②。太宗曰:“朕拔卿于仇虏之中,任卿以枢要③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谏。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何足贵哉?良冶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工。虽有疾,未为衰老,岂得便尔耶!”征乃止。后复固辞,听解侍中,授以特进④,仍知门下省事。十二年,太宗以诞皇孙,诏宴公卿,帝极欢,谓侍臣曰:“贞观以前,从我平定天下,周旋艰险,玄龄之功无所与让。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安国利人,成我今日功业,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征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于是亲解佩刀以赐二人。庶人承乾⑤在春宫⑥,不修德业;魏王泰⑦宠爱日隆,内外庶寮⑧,咸有疑议。太宗闻而恶之,谓侍臣曰:“当今朝臣,忠謇①无如魏征,我遣傅皇太子,用绝天下之望。”十七年,遂授太子太师②,知门下事如故。征自陈有疾,太宗谓曰:“太子,宗社之本,须有师傅,故选中正,以为辅弼。知公疹③病,可卧护之。”征乃就职。寻遇疾。征宅内先无正堂,太宗时欲营小殿,乃辍其材为造,五日而就。遣中使④赐以布被素褥,遂其所尚。后数日,薨⑤。太宗亲临恸哭,赠司空⑥,⑦曰文贞。太宗亲为制碑文,复自书于石。特赐其家食实封九百户⑧。太宗后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⑨逝,遂亡一镜矣!”因泣下久之。乃诏曰:“昔惟魏征,每显予过。自其逝也,虽过莫彰。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亦庶僚苟顺,难触龙鳞者欤!所以虚己外求,披迷内省。言而不用,朕所甘心。用而不言,谁之责也?自斯已后,各悉乃诚,若有是非,直言无隐。” 【译文】 魏征,钜鹿人,前不久迁居到相州的内黄。武德末年,做太子洗马。当他看到太宗同隐太子李建成暗中倾轧争夺,常劝建成早作打算。太宗杀了隐太子后,把魏征叫来责问:“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当时大家都替魏征担惊受怕,魏征慷慨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说:“皇太子如果听了我的话,肯定不会有今天的杀身之祸。”太宗听了这话肃然起敬,对他分外敬重,提升他为谏议大夫,多次把他请进卧室,向他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魏征本有治国的才能,性情刚直不阿,绝不随便放弃自己的主张。太宗每次和他交谈,从来没有不高兴的。魏征欣幸遇到了赏识自己的主子,竭尽才力来效劳。太宗又安慰他说:“你以前直言劝谏前后二百多件事,都称我的心意,不是你忠心为国,怎能如此?”贞观三年,魏征几次升迁做上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虑,起了很好的作用。太宗曾对他说:“论你的罪过比当年管仲射中齐桓公的带钩还要严重,而我对你的信任却超过了齐桓公对管仲的信任,近代君臣之间融洽相处,难道还有谁能像我这样对你吗?”贞观六年,唐太宗驾幸九成宫,设宴招待亲近的大臣,长孙无忌说:“王、魏征,过去侍奉隐太子,我见到他们就像见到仇敌一样,想不到今天能在一起参加宴会。”太宗说:“魏征过去确实是我的仇敌,但他能为侍奉的主子尽心出力,这是很值得称道的。我能够提拔重用他,自比古人应无愧色!魏征常常不顾情面恳切劝谏,不许我做错事,所以我器重他。”魏征再拜说:“陛下引导我提意见,我才敢提意见。如果陛下不接受我的意见,我又怎么敢去犯龙鳞、触忌讳。”太宗龙心大悦,赏赐每人十五万钱。贞观七年,魏征替代王任侍中,加封到郑国公。不久因病请求辞去所任的官职,只做个闲职散官。太宗说:“我把你从仇敌中选拔出来,委任你中枢机要的职务,你看到我不对的地方,从没有不劝谏的。你难道没看到黄金埋在矿里,有什么可贵的呢?若遇上高明的冶金工匠把它锻炼成器物,就会被人们当作宝贝。因此我把自己比作黄金,把你当作高明的冶炼工匠。你虽然有病,但还不算衰老,怎能想就此辞职呢?”魏征听了只好作罢。后来又坚决要辞职,太宗同意解除他侍中的职务,任为特进,仍旧管门下省政事。贞观十二年,太宗因为皇孙诞生,下诏宴请公卿大臣,太宗在酒席间极其高兴,对大臣们说:“贞观以前,跟我平定天下,转战于艰险危难之间,房玄龄功劳之大是没有人能比得上的。自贞观以来,对我竭尽心力,进献忠直之言,安定国家,造福百姓,成就我今天的功业,被天下人所称道的人,就只有魏征了。即使古代的名臣,也不过如此罢了。”于是亲自解下佩刀赐给他们二人。庶人承乾在东宫做太子时,不讲品德不干好事,魏王泰越来越得到宠爱,内外百官对承乾是否还能做太子都有疑议。太宗听到后很厌恶,对侍从的大臣们说:“当今朝臣之中,讲忠诚正直没有比得上魏征的,我派他做皇太子的师傅,用来断绝天下人的想法。”贞观十七年,就任命魏征做太子太师,仍旧管门下省的政事。魏征陈述自己有病,太宗对他说:“太子是宗庙社稷的根本,一定要有好的师傅,所以挑选你这样中正无私之臣,作为太子的辅弼。我知道你有病,不妨躺在床上来教导太子。”魏征只得就职。不久魏征得了重病,他家里原先没有正厅,太宗当时本想给自己建造一座小殿,就停下工来把材料给魏征造正厅,五天完工。又派宫中的使者赐给他布被和素色的垫褥,以顺从他的喜好。过了几天,魏征去世,太宗亲自到他的灵柩前痛哭,追赠他为司空,赐谥号文贞。太宗亲自给他撰写碑文,还亲笔书写在石碑上。又特赐给他家食实封九百户。太宗后来常对身边的大臣们说:“用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衣冠;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历代兴衰更替;用人作镜子,可以明白自己的得失。我常常保有这三面镜子,用来防止自己犯过错。如今魏征去世,就失掉一面镜子了!”因而哭了很久。于是下诏说:“过去只有魏征,经常指责我的过错。自从他去世后,我虽有过错也没有人敢公开指出。难道我只在过去有错误,而今天全是正确的吗?恐怕还是百官苟且顺从,不敢来触犯龙鳞吧!所以我再次虚心征求意见,以便清醒头脑进行反省,你们直言劝谏了而我不采用,我愿承担责任。我需要采纳忠言而大家又不说,这个责任谁来承担?从今以后,大家都得竭尽忠诚,我如有对或不对的言行,你们要直言劝谏不要保留隐瞒。”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标签导航

带日和月的成语有哪些 带月日字的成语有哪些 带有“日”、“月”的成语有哪些? 写出带月字的成语 一套正确的学习规划是什么 怎样才能高效学习? 有哪些关于学习的名言? 关于学习的文章 '黜职官'是什么意思 黜羊羽什么意思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什么意思 “坐忘”是什么意思? 浪字开头的四字成语 以浪字开头的成语 浪开头有什么四字成语 了开头四字成语 吴兢《求谏》的译文? 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 翻译 《求谏》全文翻译 求谏译文 漫不经心是什么意思 ★漫不经心是什么意思 漫不经心的漫是什么意思? 漫不经心的意思是什么??????? 有川 和希的成语 带有辰和希的成语 川泽什么的成语 ( )山( )川成语 形容不得不分离的成语 形容相爱不想分离的成语 形容“不得不分离”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夫妻分离的成语 消防的消能组什么成语 消除的消能组什么词 消除的消可以组什么词 消字能组什么词语 千古传诵的名句有那些? 曹操《观沧海》一诗中的千古传诵的名句是 关于一些《诗词名句》中的千古传诵的名句 当与同学 朋友或亲人分别时 我们常常吟起什么古诗 描写“离别不再联系”的诗句有哪些? 跟朋友讲前方还有希望的诗句 和亲人要离别的诗句 望 岳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 《望岳》诗中加点的“割”字练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阳光就... 名句恒久远 千古永流传.请你谈谈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不畏浮云遮望... 当务之急是何意?出自于哪? 飞短流长是何意?出自于哪? 暮云春树是何意?出自于哪? 披肝沥胆是何意?出自于哪?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