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昼夜温差太大了,白天很热,晚上又很凉快,白天太阳出来,将陆地晒热,热风往海上吹,所以很热,到了晚上,海风往陆地吹,很凉快,海风湿气大,遇到热风很容易形成水雾,也就是很大的雾了。
在水汽充足、微风及百大气稳定的情况下,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多出现于春季二至度四月间。 形成的条件: 一是冷却,二是加湿,增加水汽含量。 种类有辐射雾、平流雾、混合雾、蒸发雾等。
扩展资料
当空气容纳的水汽达到最大限度时,就达到了饱和。而空气的温度越高,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也越多。1立方米的空气,气回温在4℃时,最多能容纳的水汽量是6.36克;而气温在20℃时,1立方米的空气中最多可以含水汽量是17.30克。
如果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多于一定温度条件下的饱和水汽量,多余的水汽就会凝结出来,当足够多的水分子与空气中微小的灰尘颗粒结合在一起,同时水分子本身也会相互粘结,就变成小水滴或冰晶。空气中的水汽超过饱和量,凝结成水滴,这答主要是气温降低造成的。这也是为什么秋冬早晨多雾的原因。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雾
很多啊
庐山牯岭景区
庐山山南景区
一、游略
在中国国内自助游,玩法是最重要的,制定要达到的精神目标就象打仗时制定战略方针一样。玩庐山无非两种玩法,一种是短时间来观景游览,大部分人都是来三四天看看庐山固定的几个景点;第二种是来放松生活一段时间,不为看景,而为换个环境生活一下,庐山有很多为这样人准备的疗养院(大部分是国营单位的)。我属于前一种,也主要介绍前一种的玩法。因此首先介绍一下庐山的基本地理人文情况,以帮助大家确定要不要去,想不想现在去。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郊区,濒临长江和鄱阳湖,海拔1500米左右,以山势、绿色树林(不能称之为森林,凭良心说,中国很少有地方够这个资格)和瀑布水景著称,山上空气清新、景色清丽。夏季气温据称最高不超过32摄氏度,平均气温不到17摄氏度,冬天山上下雪,交通不便,春秋多雨雾。总之一句话,庐山是避暑胜地,最好的旅游季节是夏季。因此,不管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来庐山开会都喜欢在夏天来,大家应该心里有数了。但话说回来,这个季节(每年7月和8月)山上人也最多,也是山上各路人马磨刀霍霍的时候,住宿费、门票等都是淡季的两倍,我要再来就春秋天来。庐山因为成名较早,已经成为九江,乃至江西省的经济支柱之一,因此管理还是很规范的,配套设施也非常全,这个在后面还会介绍到。所以贵肯定贵点,但e5a48de588b6e79fa5e98193337基本明码标价,不会让你感到生命财产没有保障。
二、路线
确定完旅游战略,然后当然是制定战术了,要安排游览,首先又必须制定路线,下面我介绍一下游览庐山的路线情况。庐山在江西九江市郊区,是九江的一个区,但山上山下有些景点又分属于九江市的几个县(主要有九江县、星子县和德安县),管理上有漏洞。去庐山可以坐火车、飞机和轮船。坐火车的话,九江在京九铁路上,应该直接坐到九江市火车站(还有个九江县火车站,不要搞错了),有的慢车还停庐山站,但反而不如在九江站下方便。从九江市火车站可以坐一元钱的公交一路(出火车站右手就是公交车站),也可坐5元的面的到九江长途汽车站,从长途汽车站有上山的中巴、大巴,基本上半小时一趟,很方便,票价是九元钱,从九江到牯岭镇大概1个小时。如果坐飞机的话,就要坐到南昌昌北机场,南昌到九江走高速2个小时左右,车也很多,从机场据说也有大巴直接上庐山的牯岭镇,要三个小时左右,庐山上牯岭镇每天也有几班车到南昌机场,但不如去九江的多,因此要事先打听好时间,我这次来回都坐的火车,没有试过飞机的线路。坐船那就是走长江了,也是坐到九江上岸,然后从长途汽车站坐车上山。
玩庐山一般都是住到庐山山上去,在庐山上有个牯岭镇,刚才说的那些上山下山的车都以这个镇为端点,常住人口据说有一万多,镇上宾馆、饭店很多,从新华书店、银行、网吧、数码冲印店到奶制品专卖店一应俱全,这就是我说的配套设施全的缘故。大部分宾馆都在这个镇上,山上的各个景点也从这里出发去看。
庐山旅游的景点主要分几大块,首先是庐山上的景点(所谓一线和二线景点);然后是庐山下的景点,主要有秀峰、白鹿洞书院、桃花源和温泉镇;第三是九江周边的景点,主要有龙宫洞、石钟山等,一般游客都主要玩第一类景点,有时间和精力再玩第二类景点,第三类去的人主要是当地人或第二次去玩的人了。说到上山,先要大家有个基本的地理方位,以九江为中心,庐山基本上在九江的南偏东一点,南昌在九江的正南方,从九江走昌九高速公路两小时可以到南昌,还有一条路就是105国道,基本挨着高速走(是不是有点浪费?),昌九高速和105国道就从庐山的西边山脚下过。我去的时候正在修环山高速路,西边就是利用昌九高速和105国道,东边和南边正在修,那叫一个难走,据说明年元旦通车。前面提到的秀峰和白鹿洞书院属于星子县,星子县城在庐山东南山脚下,去这两个地方从九江坐到星子的长途车(也在九江长途汽车站上车),先到海会镇,海会镇过去没多远就是白鹿洞书院,再往前走到星子县城,从县城换车(只要是往西开的车都到)再往前走没多远(2公里左右)就是秀峰景区。桃花源和温泉镇在庐山的西南山脚下,现在去不太方便,要从九江走庐山西边105国道,走通远镇,等环山公路通车后,这些景点就都连起来了,应该会比较方便。
下面说说上山的几条路线,庐山主要的山门有三个,即北门、南门和东门,其他小路就没法说了,上山太费劲,所以虽然庐山门票很贵(旺季135元),可从其他路上山的人还是基本没有(政府狡猾呀,买路钱是不能不交的)。北门就是从九江上山的主路,从九江到山脚下的威家镇有九威大道,很好的路,从威家再向上就是盘山公路了,号称有400多个弯,晕车的同志们注意了(我亲眼看到有下山的车,车上下来的几个男男女女在路边呕吐不止,吓的我老婆够呛,她先吃晕车药,然后上车就睡,到还挺过来了),其实从九江到山顶总共也就一个小时车程。南门从庐山莲花台上山,主要是从南昌方向来的车走这条路(去昌北机场也是这条路),我没走过,想来跟北门应该差不多。东门有点特殊,是不能开车上山的,从九江坐到星子的车,到威家镇后不上山,接着往前走,到海会镇后步行上山,穿过三叠泉景区(该景区山下入口属星子县管,门票管理有点松,号称可以商量,但山上有查票的,要小心),上山后在景区山上停车场再打车到牯岭镇,上山的时间就要看个人的体力了。其实从三叠泉下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不用走回头路爬台阶,可以把三叠泉放在最后一天玩,下山后再去白鹿洞书院和秀峰,然后再结束庐山旅游,但一定要安排好时间,不要误了火车或飞机。西边没有山门,据说从庐山上的石门涧景区有路通山下,但刚才说了,肯定不好走,而且不通车,爬上山累的你半死,建议军训夏令营可以来试试。
终于说完上山的路线了,不知道说的清楚不清楚,不管了,现在说说山上的景点情况。刚才说了,上山后一般住在牯岭镇,去各个景点都从镇上出发。主要有两条线路,就是当地人说的一线和二线,其实就是庐山的西山谷和东山谷,一线景点有如琴湖(当地也叫西湖)、花径、天桥、锦绣谷、仙人洞、园佛殿、大天池、龙首崖、石门涧、电站大坝、乌龙潭、黄龙潭、三宝树、黄龙寺、芦林大桥等,二线景点有庐山植物园、含鄱口、五老峰、三叠泉等。其他还有一些零碎的景点,都很少人去,比如鹰嘴崖、好汉坡、诺那塔等。去山上景点一般都是打出租车,都是比较新的捷达,也有一些宾馆的小面,有运营牌照的才能拉客,当地人自己的车是不能拉客的。一线景点除了回来最好打车从芦林大桥回牯岭镇以外,可以不用坐车。二线景点就最好包车玩了,因为二线的景点比较远,而且各景点都是分开的,景点间交通最好坐车,但现打车很难有空车,会耽误较多时间,如果条件允许还是包车合适,庐山的包车不是一整天跟着你,车只送你到景点门口,然后约好时间再来接你到下个景点去,可以多人拼车较划算,因为车不论人多少钱都是一样的(一般80到100元左右,要早上看日出就要120元左右)。
三、景点
我们是23日上午九点到九江的,考虑到现在上山下午就浪费了,因此决定先玩山下的秀峰和白鹿洞书院,下午再上山。于是从九江长途汽车站坐中巴车到星子县城(基本半小时一趟,路特难走,象过山车,等环山公路修好就快好走了,走了一个半小时,车价8元7角),又从星子县城坐车到秀峰景区门口(著名的三岔路口,有李白的诗碑,车价1元每人,车老板娘要了我们2元每人,她可能是说我们两个人一共2元,但我理解错误给了她4元,她也没吭声,回来才发现1元就够了,唉,人心不古呀),下车后沿林荫道走没多远就到景区门口了,这里买门票有讲究,秀峰景区的最上面还有一个黄崖森林公园景区,要单收门票,秀峰大门口一般不告诉你就让你买通票50元每张,但实际上面的森林公园没太大意思,完全可以不去,这样门票可以便宜不少,我们不知道就买了50元的通票。进了山门坐缆车直接坐到山顶黄崖森林公园门口(单程30元每人,往返50元每人),从山顶进黄崖公园看了看所谓黄崖瀑布源头,然后又原路返回开始下山,从山顶到黄崖瀑布下这一段路很陡,而且很累人,再往下就好多了,黄崖瀑布就是李白写诗描写的瀑布,很多人以为是庐山上的三叠泉,其实是这个黄崖瀑布,瀑布很高,水不大,从光滑的石壁上飘下,象是很轻很软的雾气。现在看玩秀峰就爬到瀑布下就可以回头下山了,千万别再往上,得不偿失,缆车也不用坐,这样估计两个小时就能来回。结果我们花了近三个半小时,下到山下已经快四点了,然后又坐车回星子县城,从星子县城又坐回九江的车(7元每人),本来想在半路再玩白鹿洞书院,但因为累得够呛,又怕时间太晚山上预订的宾馆没房间,就没下车,直接坐车到威家镇下车(不用坐到九江,从威家就能上山),在威家镇往庐山上山的路口等了会,坐了一辆山上当地人的小面包上山(10元每人,其实他们当地人都是7元每人,但收外地游客都是10元,旅游旺季就是这样,也可不坐他们的车,等大巴或中巴),山上司机开车鲁,40分钟就到了镇上,中间还在山门处停车等我们去买了门票(135元每人)。
一线景点有如琴湖(当地也叫西湖)、花径、天桥、锦绣谷、仙人洞、园佛殿、大天池、龙首崖、石门涧、电站大坝、乌龙潭、黄龙潭、三宝树、黄龙寺、芦林大桥等,一定要按这个顺序走,从芦林大桥坐车回牯岭镇,因为这是由山上向山下走,要反过来走就是爬山了,那就累的多了,我们碰到有些人想避开人流,反过来走,给累的够呛。我们早上九点多从宾馆出来,打了半天车也没碰到一辆空车,后来才找了一辆当地人的小面包,号称冒了天大的风险把我们送到如琴湖边(据说庐山旅游管理部门不允许他们当地人的车拉客,花了10元钱,打的也是这个价),开始了我们的一线游。一路上人满为患,各个景点都是一堆人等着照相。这条线路除石门涧景区比较难走外,其他地方都比较好走,中间有几段还可以坐车或坐缆车,因此较轻松。如果跟着旅游团,一般他们会在中间某些地方用车拉着你跑,到是轻松了,但错过一些景点,而且人特多,比如龙首崖到石门涧是一段下山路,旅游团都用车跑,这段路我们慢慢走,没遇到什么人,感觉挺自在的。还有就是从电站大坝到芦林大桥也是,走路比坐车好。这里要说的是,石门涧景区是一个单独的景区,要另外收门票,其实就是一个山沟,买了门票后要走下去,再原路爬上来,路也比较陡,比较累人,山沟下有个小瀑布,建议不用下到底,在半山腰看看就可以回来了,这个景区意思不大,很多人都推荐不要玩了。一线如果不玩石门涧,就比较轻松,最多大半天也就走完了。一线里我觉得锦绣谷比较好,山势很壮观,从龙首崖下到石门涧的路因为很少人,感觉也不错。还有就是电站大坝往乌龙潭的路上,一个小湖被翠绿的山林围着,隔着湖面看山上的竹林很漂亮,有点九寨沟的意思。从黄龙寺到芦林大桥有两条小路,一条是到芦林大桥边的,一条是到芦林大桥停车场的,要走后面这条,因为从芦林大桥上是很难打到车回牯岭镇的,基本没有空车,而且那里也不让停车,抓住就罚钱。当然如果你还想看看芦林湖和毛泽东同志旧居,可以走走,然后回到停车场坐车。
二线景点有庐山植物园、含鄱口、五老峰、三叠泉等,二线的景点是庐山最著名的景点。从牯岭镇出发按顺序先到植物园,再到含鄱口,然后是五老峰,最后是三叠泉,这几个地方都自成一片,是几个独立的景区,都有各自的大门入口。植物园没太大意思,就是一个人工种植的大花园,庐山上自然生长的植物已经很茂盛,这些人工种植的看头就不大了。含鄱口其实就是一个小山峰,有个平台可以望远,据说可以看到鄱阳湖和长江,但我们去的时候云雾蒙蒙,什么都没看见。五老峰和三叠泉基本是挨着的,五老峰顾名思义是五个山峰,从第五峰下山就到了三叠泉的轨道车站,因此一般先爬五老峰,然后从五峰下山再去玩三叠泉,如果倒过来走,先玩三叠泉,再爬五老峰就又是从下往上爬了,要累一些,但可以错过大批的旅游团人流。我们二线是包车去的,为了赶在旅游团前一步,一大早7点就出发先去了五老峰,果然上山时游客稀少,比较清净。五老峰主要是看山景,几个山峰离的都很近,不是看山跑死马的那种,我觉得三峰和四峰最漂亮。大概10点多我们就下了五老峰到了三叠泉景区轨道车站(三叠泉景区停车场也在这),注意这不是三叠泉景区的山门,从这里可以坐轨道车到三叠泉瀑布下山口,也可以走路去。我们选择了走路,其实这一段路顺着一条小溪走(不知道是不是三叠泉的水源),有点缓缓的下坡,走起来很轻松,比坐轨道车好玩多了,沿途溪水清清,两岸林木茂盛,还可偶尔下到小溪中趟趟水,我觉得是庐山上最休闲放松的一段路了,我们走走停停大约花了一个半小时。小溪走到头就到了三叠泉瀑布的下山口,实际就是在瀑布的顶上,三叠泉瀑布是庐山最著名的景点,号称不看三叠泉就算白来了庐山,瀑布分三层,几乎从山顶一直挂到谷底,瀑布被两座山峰夹在中间,因此要顺着山上陡峭的阶梯下到谷底,看完后再原路爬上来(前面说过,也可从谷底直接下山,但大部分游客还要回牯岭镇,因此必须要原路回)。这一段台阶就是以前很多去过庐山的人所说的恐怖阶梯,据说有三千多级,而且比较陡峭,有不少滑杆在这条路上随时准备为你服务。这里要说明的是,从山顶下这段台阶有两个检查口,第一个是检查返山标志的地方,返山标志就是一个小徽章,证明你是从山上下去的,已经买过了庐山大门的门票,可以直接返回山上,防止从山下直接步行上山的人没买庐山大门门票,返山标志一块钱一个,回来时可以退,我们没有退,算是留作纪念了。第二个才是卖三叠泉门票的地方,有不少人在这里打了退堂鼓,到是省了门票钱,其实到这里那三千多级台阶已经下了一半左右了。下到底就可以看见一汪深绿色的潭水,抬头向上看,一条极壮观的瀑布就展现在你面前了,瀑布白蒙蒙的从悬崖上披挂而下,中间经过两个平台,分成三段,没有隆隆作响的水声,瀑布安静的象一条白纱巾,但让人无法抑制地感到大自然地神奇造化。有意思的是,不下到谷底,你是看不到瀑布的,想想古代庐山没有开发时,要看到这条隐藏在大山深处的瀑布该有多么不易呀,那时看她的感觉应该比现在更震撼、更美妙吧。瀑布下的水潭不大,但可以划船,我们划了条船到瀑布下,仰头看白色的水珠奔涌而下,摸了摸清凉的潭水。往回爬就要费一些劲了,但我们默默的头也不抬的数台阶,竟然一口气就爬了上来,比下去的时候还快。人就是这样,你越看到前面艰苦的路,你越容易感到累,你看不到,心里不觉得累,过了也就过了。回到停车场这一段,我们坐了回头的轨道车,感觉还是比较合适的,一方面休息了,一方面也没错过沿途的风景。三叠泉我们连上吃饭、玩花了大约4个小时。从停车场坐上我们的包车直接去了含鄱口,路上听司机说,连上五老峰的台阶,我们一共走了7000多台阶。到含鄱口什么也没看见,远处都雾蒙蒙的。含鄱口又有两条索道连接山下的两个景点,一个是大口瀑布,一个是太乙村景区,都是坐缆车下去,再坐缆车回。大口瀑布没去,去了太乙村,剧没意思,号称国民党的将军别墅群其实都是一些年久失修的老房子,因为刚看过三叠泉瀑布,也没兴趣看据说规模很小的彩虹瀑布了,我们下去半个小时就坐缆车回来了。玩二线还要说说看日出的事情,庐山看日出主要在两个地方看,一个是含鄱口,一个是五老峰,在五老峰看又比含鄱口看好(据说在四峰看最好),夏天看大约在5点左右,春秋在6点左右,但听人说,在庐山其实很难看到真正的日出,因为庐山一年有两百多天都是雾蒙蒙的,早上太阳看不见就天亮了,什么云海和红日都是扯淡,而且早上天不亮爬山也挺费劲的,因此我们就放弃了看日出的计划(出租车都愿意你包车去看日出,这样不仅可以多收点钱,还不耽误他们回头再拉几趟客人)。
除了一线和二线外,我们还逛了逛庐山的别墅群,主要就在牯岭镇主街东南的山谷里,什么美庐、庐山会议旧址、邓小平别墅等,慢慢走路逛即可,这些老别墅和一些国家机关的疗养院一个院一个院的挨着,规划的很整齐,斑驳干净的石板路,院里院外都是绿树成荫,有点象鼓浪屿岛上的别墅群,逛完这里就感觉住在城里的高楼上,真是压抑了人的心胸和性情。这次没有去庐山电影院看《庐山恋》,这个电影院专放这部电影,已经放了N多年。
四、琐事
说说山上的一些生活注意事项。首先是住,牯岭镇主街上的饭店基本都是一些小饭店,住宿费相对便宜,但生活方便,其他比较好的宾馆基本都在主街东南的山谷里,什么庐山宾馆、别墅村宾馆、逍夏宾馆等等,这些宾馆比较贵,离主街也远,一般去主街都要打车(基本都是10元,主要都是上坡,距离到是没多远),各人根据需要选择,订宾馆时问离主街街心花园多远就行了。
牯岭镇上的饭馆很多,但卫生条件都不太好,不过基本上不算很贵,而且服务都还行,吃多吃少都比较客气。网上介绍很多的石牛酒家和一点香饭馆都在很偏僻的小巷内,卫生环境很差,但当地人都经常去吃。到是街心花园旁的一个小公园酒家还稍微干净一些,酒家旁边有个老字号卤味摊档,里面的卤烤鸭挺不错。庐山的特色菜三石(石鸡、石鱼、石耳)感觉一般,没什么很特别的口味。主街上有很多超市,里面日常用品和山下差不太多,但当地特产就差距很大了,最好货比三家。我们两人买的最多的就是水,每天需要四五瓶,若去景点买,那就贵出至少一倍。
庐山主街街心花园附近有个红叶订票中心(庐山饭店门口),可以订火车票和飞机票,好像庐山上的大部分宾馆都是通过他们订票,我也没看见别的什么订票处。我回北京的火车票在北京根本买不着,本来准备坐飞机回的,想不到在他那里订到了回程的火车卧铺票,虽然订票费很贵(火车票40元),但还是比飞机省了不少。
另外,在五老峰有人卖灵芝,看到有游客来,他们还会有人从悬崖下爬上来,以显示他们的灵芝是从悬崖下采来的,但请大家千万不要上当。
再有就是在庐山上有很多导游,每个景点都会有人主动找你,我觉的没必要找导游,一线景点根据地图自己都能找到,而且一路上都有旅游团,你跟着他们听听就行了,找了导游,他们有时候赶时间,反而会漏一些景点,二线景点岔路少,没什么好介绍的,自己看就行了,其实这种自然景观主要还在自己看,什么传说、典故都是近些年人编出来的。
山上人少的景点门票都可以商量,比如石门涧我们就和卖票的还了还价,装作嫌贵不去了,最后免了一个人的门票,还有仙人洞的滑道也是,两人坐一个车就可以省一个人的钱,还有含鄱口去大口瀑布和太乙村的缆车,因为去的人少,都可以还还价,票价实在有点贵,他们也怕游客不去损失更多,这些地方估计都被个人承包了。
这次玩庐山比较遗憾的是想去桃花源,结果因为交通实在不便,没有去成,桃花源是一个比较新的景区,在庐山西南山脚下,很少人知道,也许等环山公路通了以后,有机会再去吧。总之,庐山玩的还是很高兴,大家要制定好路线,准备好体力。希望这篇文章对想去自助游的朋友能有帮助。
找的,供参考。 雾的成因初步分析 通常,雾的类型不同,形成的原因也明显不同。如辐射雾多形成在雨、阴转晴朗的夜间,主要成因是辐射冷却使低层湿度加大达到饱和;平流辐射雾多形成在晴转多云的前夕,主要成因有辐射冷却和平流增湿;平流雾形成在温度高、湿度大的阴雨天气或转阴雨天气的前期,主要成因是暧湿平流湿度很大。与辐射雾和平流辐射雾形成相关最好的气象要素是风速、云量、湿度条件,特别是风速。在大的天气条件相差不多的情况下,如果相邻站区湿度条件和云量条件也差不多,有雾、无雾的主要差别就在于风速的差异。风速太大常无辐射雾和平流辐射雾。风速与地形有关,在大量区域性浓雾的样本中,多数情况当天下午14时地面图上,如果赣北或赣中都位于高压前部、底部,地面江南为弱北风的晴空区中,第二天早晨生成的辐射雾和平流辐射雾,都有鄱阳湖区和九江地区东部(庐山除外)因开阔、平坦风速稍大而雾少,湖区两侧雾多的特点。有时西侧多,有时东侧多。多与少的原因具体要看每次站点云量等情况。晴朗少云而无雾的湖区风速多≥3 m/s,两侧风速<3 m/s。如果地面高压范围小,强度弱,风速≤2 m/s,多数是1 m/s,或已是高压后部转偏南风,第二天早晨的雾生成在鄱阳湖区较多,湖区两侧少 从图1可以看出,位于江南的低槽切变云带正缓慢南移,相应地面图上,江西处脊前弱的偏北气流中。第二天,江西中、北部天气转晴,在早晨天晴的地方,鄱阳湖两侧和南部出现了34站浓雾,鄱阳湖区和九江东部无雾;不转晴的赣州无雾。 另外,通过分析江西地形图可知,湖区两侧多雾区不完e5a48de588b6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62全是在高山区,而是在山区相对低矮的丘陵区域地段,其海拔高度在1 000 m以下,多数为10~500 m高度。 从上面分析可知:风速稍大无辐射雾形成;同样在风速太小或静风的情况下,因上下无扰动,低层水汽不能输送到较高层次也不利于雾的生成。所以有时江南为弱的高压脊或均压场,近地层风速小,开阔的地区仍然 雾较少,而丘陵山区因地形抬升而有雾形成。影响雾区分布的另一个原因是雾的类型。如江西多平流辐射雾,这类雾的形成同样要满足夜间天气晴朗、风速小、湿度大的条件。当中低层处大高压后部,西南暖湿气流加强引起低层湿度条件加大,西部和南部地区先转西南风,湿度增加快,同时又要满足天空少云条件,所以高压后部的平流辐射类雾的落区往往是西部和南部多于东部和北部。如图2是1999年12月2日13时红外云图,它具有平流辐射雾的前期云场代表性特点。相应14时地面图上江南处高压后部,广西和贵州省各站都转偏南风。第二天早上,江西西南部站点都转弱的偏南风。早上江西除东北角的上饶、九江东部、南昌大部、宜春东部以外靠近西南云区的地区都有浓雾。 从上面介绍的2种类型、2幅成雾的前期云图、云场可以看出:雾的形成及落区与类型相关,它有特定的天气形势和云场。如辐射雾的形成要重点考虑天气转晴,特别是夜晴;然后是风速要小;再考虑夜间是否有强的辐射逆温形成。如果是多云天气或风速稍大都无辐射雾生成的可能。如果江南为南高北低形势或高压后部,短时间内仍不会长云,随着西部云系的移近,低层湿度加大,有可能生成平流辐射雾。 追问: 太专业啦,可以解释简单点么,看的有点晕,嘿嘿 回答: 凡是大 气中 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 气象学 称这种 天气现象 为雾。 一般来说,秋冬早晨雾特别多,为什么呢?我们知道,当空气容纳的水汽达到最大限度时,就达到了饱和。而气温愈高,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也愈多。1立方米的空气,气温在4℃时,最多能容纳的水汽量是6.36克;而气温是20℃时,1立方米的空气中最多可以含水汽量是17.30克。如果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多于一定温度条件下的 饱和水 汽量,多余的水汽就会凝结出来,当足够多的水分了与空气中微小的灰尘颗粒结合在一起,同时 水分子 本身也会相互粘结,就变成小水滴或 冰晶 。空气中的水汽超过饱和量,凝结成水滴,这主要是气温降低造成的。 如果地面热量散失,温度下降,空气又相当潮湿,那么当它冷却到一定的程度时,空气中一部分的水汽就会凝结出来,变成很多小水滴,悬浮在近地面的空 气层 里,这就是雾。它和云都是由于温度下降而造成的,雾实际上也可以说是靠近地面的云。 白天温度比较高,空气中可容纳较多的水汽。但是到了夜间,温度下降了,空气中能容纳的水汽的能力减少了,因此,一部 分水 汽会凝结成为雾。特别在秋冬季节,由于夜长,而且出现无 云风 小的机会较多,地面散热较夏天更迅速,以致使 地面温度 急剧下降,这样就使得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容易在后半夜到早晨达到饱和而凝结成小水珠,形成雾。秋冬的清晨气温最低,便是雾最浓的时刻。 雾形成的条件一是冷却,二是 加湿 ,增加水汽含量。这是由辐射冷却形成的,多出现在 晴朗 、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 逆温 存在的夜间和清晨,气象上叫 辐射雾 ;另一种是暖而湿的空气作 水平运动 ,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气象上叫 平流雾 ;有时兼有两种原因形成的雾叫混合雾。可以看出,具备这些条件的就是深秋 初冬 ,尤其是深秋初冬的早晨。 我们还可以看到一种蒸发雾。即冷 空气流 经温暖水面,如果气温与水温相差很大,则因水面蒸发大量水汽,在水面附近的冷空气便发生水汽凝结成雾。这时雾层上往往有逆温层存在, 否则 对流 会使雾消散。所以蒸发雾范围小,强度弱,一般发生在下半年的 水塘 周围。 城市中的 烟雾 是另一种原因所造成的,那就是人类的活动。早晨和晚上正是供暖 锅炉 的高峰期,大量排放的 烟尘 悬浮物 和 汽车尾气 等污染物在 低气压 、风小的条件下,不易扩散,与低层空气中的水汽相结合,比较容易形成烟尘(雾),而这种烟尘(雾)持续时间往往较长。 雾消散的原因,一是由于 下垫面 的增温,雾滴蒸发;二是 风速 增大,将雾吹散或抬升成云;再有就是湍流混合,水汽上传,热量下递,近 地层 雾滴蒸发。 雾的持续时间长短,主要和当 地气 候 干湿 有关:一般来说, 干旱 地区多短雾,多在1小时以内消散,潮 湿地 区则以长雾最多见,可持续6小时左右。 什么是雾? 在水气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如果接近地面的 空气冷却 至某程度时,空气中的水气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雾的出现以春季二至四月间较多。 凡是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千 米时,气象学称这种天气现象为雾。 雾形成的条件: 一是冷却,二是加湿,增加水汽含量。 雾的种类: 1、辐射雾: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和清晨。 2、平流雾: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气象上叫平流雾。 3、混合雾:有时兼以上有两种原因形成的雾叫混合雾。 4、蒸发雾:即冷空气流经温暖水面,如果气温与水温相差很大,则因水面蒸发大量水汽,在水面附近的冷空气便发生水汽凝结成雾。这时雾层上往往有逆温层存在,否则对流会使雾消散。所以蒸发雾范围小,强度弱,一般发生在下半年的水塘周围。 5、烟雾:城市中的烟雾是另一种原因所造成的,那就是人类的活动。早晨和晚上正是供暖锅炉的高峰期,大量排放的烟尘悬浮物和汽车尾气等污染物在低气压、风小的条件下,不易扩散,与低层空气中的水汽相结合,比较容易形成烟尘(雾),而这种烟尘(雾)持续时间往往较长。 一般来说,秋冬早晨雾特别多,为什么呢?我们知道,当空气容纳的水汽达到最大限度时,就达到了饱和。而气温愈高,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也愈多。1立方米的空气,气温在4℃时,最多能容纳的水汽量是6.36克;而气温是20℃时,1立方米的空气中最多可以含水汽量是17.30克。如果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多于一定温度条件下的饱和水汽量,多余的水汽就会凝结出来,当足够多的水分了与空气中微小的灰尘颗粒结合在一起,同时水分子本身也会相互粘结,就变成小水滴或冰晶。空气中的水汽超过饱和量,凝结成水滴,这主要是气温降低造成的。 如果地面热量散失,温度下降,空气又相当潮湿,那么当它冷却到一定的程度时,空气中一部分的水汽就会凝结出来,变成很多小水滴,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这就是雾。它和云都是由于温度下降而造成的,雾实际上也可以说是靠近地面的云。 这样说来,雾既不是从天而降,也不是自地而出?是空气中凝结的水汽。不过他与天上和地面的温度、 湿度 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