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与其
[yǔ qí]
在比较两件事的利害得失而决定取舍时,表示放弃或不赞成的一面
给与
[jǐ yǔ]
亦作“ 给予 ”。 使对方有所得。《后汉书·章帝纪》:“今肥田尚多,未有垦辟。其悉以赋贫民,给与粮种,务尽地力,勿令游手。” 唐 韩愈e799bee5baa6e78988e69d83361 《顺宗实录二》:“又 贞元 中要乳母皆令选寺观婢以充之,而给与其直。” 清 ...
付与
[fù yǔ]
交给:将贷款~对方。
与共
[yǔ gòng]
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分开
施与
[shī yǔ]
给予恩惠、财物等
相与
[xiāng yǔ]
1.副词。 表示同时同地做某件事。可译为共同
舍与
[shě yǔ]
施舍给。
锡与
[xī yǔ]
见“ 锡予 ”。
亲与
[qīn yǔ]
亲近交好。
课与
[kè yǔ]
犹赋予。
右与
[yòu yǔ]
佑助,帮助。
何与
[hé yǔ]
1.何如;比……怎样。
犹与
[yóu yǔ]
犹豫。
与点
[yǔ diǎn]
《论语·先进》:“夫子喟然叹曰:‘吾与 点 ( 曾点 )也!’”谓 孔子 赞赏 曾点 的想法。后用以指长者的赞助。
干与
[gàn yǔ]
见“ 干预 ”。
关与
[guān yǔ]
参与。
旉与
[fū yǔ]
遍施。
敌与
[dí yǔ]
敌国和盟国。
不与
[bù yǔ]
不赞成
和面、
暖和、
和气、
平和、
和好、百
总和、度
和声、
附和、
温和、
饱和、知
缓和、
和睦、道
柔和回、
和蔼、
唱和、
应和、
酬和、
和煦、
软和、
拌和、
共和、
不和、
掺和、
调和、
和约、
逼和、
和乐答、
和悦、
和会、
议和、
和畅、
和议、
匀和、
和弄、
醇和、
宣和、
和弦、
和谈、
中和、
随和
用“和”字组词有:和面、饱和、调和、搀和 、和服
一、和面 [ huó miàn ]
基本释义:用水揉和面粉。
和面就是在粉状的物体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粘性。用水揉和面粉。根据水温,和面又分为凉水和面,温水和面,热水和面,每一种和面方法揉制成的面不同。
二、饱和 [ bǎo hé ]
基本释义:
1、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溶液所溶解的溶质量达到最大限度,或空气中某物质的蒸气量达到最大限度,都叫饱和。
2、指事物在一定范围内发展到最高限度。
三、调和 [ tiáo hé ]
基本释义:
1、掺和并搅拌:把几种中药7a64e58685e5aeb9365~均匀。
2、配合得适当:色彩~。雨水~。
3、排解纠纷,使双方重归于好:从中~。
4、妥协、让步(多用于否定式):在原则问题上没有~的余地。
四、搀和 [ chān huo ]
基本释义
1、(把几种不同的东西)搀杂混合在一起:把大米和小米~在一起,煮成二米饭。
2、比喻参与某事(含贬义):这事你可千万别~。
五、和服 [ hé fú ]
基本释义 :日本的民族服装。
和服(きもの,kimono) ,是日本的民族服饰。江户时代以前称吴服,语出《古事记》、《日本书纪》、《松窗梦语》,在称为和服之前,日本的服装被称为“着物”,而日本古代所称的“吴服”是“着物”的一种。
带有"和"字的组词
一倡一和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31 一倡百和 一和 一和和 一唱一和 一唱百和 一团和气 一迎一和 丈二和尚 三和 三和土 三杯和万事 三答不回头,四答和身转 上下和合 上和下睦 不和 不随和 不饱和溶液 不饱和烃 两和 两头和番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中和 中和乐 中和乐舞 中和殿 中和节 中和韶乐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丰和 义和 义和团 义和拳 乐和 乐和和 乖和 九和 乞和 乡和 买和 乾和 二和 二和药 云和 五和 交和 亲和 亲和力 人和 仁和 代数和 休和
带有"和"字的成语
一倡一和 一倡百和 一唱一和 一唱百和 一团和气 一迎一和 丈二和尚 上和下睦 两头和番 你唱我和 倡而不和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 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 内峻外和 凤协鸾和 割地求和 和光同尘 和如琴瑟 和容悦色 和气生财 和气致祥 和璧隋珠 和盘托出 和睦相处 和而不同 和而不唱 和蔼可亲 和蔼近人 和衣而卧 和衷共济 和颜悦色 和颜说色 和风丽日 和风细雨 响和景从 地利人和 埙篪相和 天时地利人和 彼倡此和 彼唱此和 心平气和 情投意和 惠风和畅 政清人和 政通人和 日丽风和 日和风暖 日暖风和 时和岁丰 时和岁稔 时和年丰 春和景明 春风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