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声音大,能然聋人也听见。
比喻文章见解发人深省。
“震”错了来,是“振”, 应该是振聋发聩。
振聋发聩:
[zhèn lóng fā kuì]
成语,作谓语、定语,聩:耳聋。用来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语本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一:“ 梁 昭明太子源 《与湘东王书》云:‘……未闻吟咏性情,反拟《内则》之篇;操笔写志,更摹《酒诰》之作。“迟迟春日”,翻学《归藏》;“湛湛百江水”,竟同《大诰》。’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太平天囯度 洪仁玕 《英杰归真》:“常思阐明真道以援引世人,而提撕警觉之知不倦。所恨蠢尔愚夫,自安寡昧,即欲一施其振聋发聩之方而无从。”道
出处: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第一卷:“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应该是“振聋发聩”。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第一卷:“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振聋发聩
zhèn lóng fā kuì
聩:天生耳聋,引伸为不明事理。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百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震”与“振”音度同,义相近但又有区别,有时不易辨别,容易混淆。比如:震动与振动、震荡与振荡,意思有何不同,怎样区别?又如,震耳欲聋与振聋发聩,其中的“震”与“振”,为什么不能互换?
“震”表示震动版的意思,如震动、震荡、震波、震感、震级、震撼、震源、震中、震耳欲聋、震古烁今、威震四方等。“振”也有振动的意思,如振动、振荡、振幅、共振、谐振、振聋发聩等。两者的区别是:震动指颤动、使颤动,如大地震动、房屋震动了一下、春雷震动了山谷等;振动则指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往复运动。震荡有动荡的意思,如社会震荡、回声震荡;而振荡,除有振动的意思外,还指电流作周期性变化。“震耳欲聋”是权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而“振聋发聩”则是说发出很大的响声,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两者是有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