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蛮来生作] mán lái shēng zuò
形容强迫copy。
[打鸭子上架] dǎ yā zi shàng jià
比喻强迫去做能力做不到的事。
[赶鸭子上架] gǎn yā zī shàng jià
比喻强迫去做能力达不到的事情。
[牛不喝水强按头] niú bù hē shuǐ qiǎng àn tóu
比喻用强迫手段使人就zhidao范。
[浮收勒折] fú shōu lè shé
用强迫手段额外征收。
[浮收勒索] fú shōu lè suǒ
用强迫手段额外征收。同“浮收勒折”。
逼人太甚、欺人太甚、仗势欺人、敲诈勒索、巧取豪夺
1、逼人太甚
【解释】:指对人逼迫不留馀地。
【出自】:清·沈起凤《636f7079e799bee5baa6338谐铎·恶饯》:“生母力敌万夫,而妾实为其所出,不至逼人太甚。”
【译文】:母力敌万人,但我确实为他们所出,不到逼人太厉害。
2、欺人太甚
【解释】:欺负人太过分了,令人不能容忍。
【出自】: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主公着他做了盟府,又与他一口宝剑,筵前举鼎,欺人太甚。”
【译文】:主人公在他做了盟府,又给他一口宝剑,席前举鼎,太多欺骗人。
3、仗势欺人
【解释】:仗:凭借,依靠。依仗某种权势欺压人。
【出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他学师友,君子务本;你倚父兄,仗势欺人。”
【译文】:其他学校老师,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你靠着父兄,仗势欺压人。
4、敲诈勒索
【解释】:依仗势力或抓住把柄进行恐吓,用威胁手段索取财物。
【出自】:曲波《林海雪原》三三:“一名宋福,一名王大路,专门纠察库仑比的淘金工作和山林工人,为非作歹,敲诈勒索,无恶不作。”
5、巧取豪夺
【解释】:巧取:软骗;豪夺:强抢。旧时形容达官富豪谋取他人财物的手段。现指用各种方法谋取财物。
【出自】:宋·苏轼《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巧偷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
【译文】:巧偷巧取豪夺自古以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
【逼良为娼】:①指强迫良家妇女卖淫。②比喻被迫来做某件坏事。
【打鸭子上架】:比喻强迫去做能力做不到的事。
【浮收勒索】:用强迫手段额外征收自。同“浮收勒折”。
【浮收勒折】:用强迫手段额外征收。
【赶鸭子上架】:比喻强迫去做能力达不到的事情。
【惠子百善譬】:把别人的长处看作短处,强迫别人改变。
【勒索敲诈】:勒索:强行索取财物。利用别人的把柄或度自己的权势,以威胁强迫手问段向人索取财物。
【蛮来生作】:形容强迫。
【牛不喝水难按角】:比喻强迫他人干某一件事。
【强买强卖】:强迫买或卖。
【强媒硬保】:强迫做媒,包办答成亲。
【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绕指柔:柔软得能在手指上缠绕。经过百炼的钢,竟然变成可以绕指的柔软之物。比喻经历失败后变得无能为力。后用来比喻使火爆强硬的性情变得柔顺。
【吃软不吃硬】:对态度强硬者,绝不屈从,对好言好语,可以听从。形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64容个性顽强,不怕强硬。
【吃硬不吃软】:好言好语不听从,态度一强硬,反使屈从了。形容人的外强中干,欺软怕硬。
【刚亦不吐,柔亦不茹】:刚:硬、强;柔:软、弱;茹:吃。对强硬的不害怕,对软弱的不欺侮。形容不欺软怕硬。
【革刚则裂】:革:皮革;刚:硬。皮革太硬就容易断裂。比喻人或集团过分强硬就容易遭致失败或灭亡。
【抡眉竖目】:抡:用力挥动。形容强硬的神情。
【木强则折】:强:坚硬。质地硬的木材容易脆裂折断。比喻一味强硬反而会招致失败。
【能刚能柔】:刚:刚强;柔:温和。指可以温和也可以强硬。
【能柔能刚】:柔:温和;刚:刚强。指可以温和也可以强硬。
【怕硬欺软】:害怕强硬的,欺负软弱的。
【欺软怕硬】:欺负软弱的,害怕强硬的。
【欺硬怕软】:不惧怕强硬的。
【软磨硬抗】:以和缓的手段纠缠,以强硬的手段对抗。形容想方设法拒绝服从。
【软硬不吃】:指与对方谈判或处理问题时态度很强硬,什么方法均不能使其改变态度。
【色厉胆薄】:色:神色。厉:严厉、凶猛。薄:脆弱。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
【外厉内荏】:表面强硬而内心虚弱。
【先礼后兵】:礼:礼貌;兵:武力。先按通常的礼节同对方交涉,如果行不能,再用武力或其他强硬手段解决。
【英勇顽强】:勇敢出众,强硬不屈。
【鹰派人物】:采取好战态度并且拥护直接强硬行动的人。比喻立场强硬,行动直接,且好战、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