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菊韵〕--李师广--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
〔秋声〕--风子--
廊下阶前一片金,香声潮浪涌游人。只缘霜重方成杰,梁苑东篱共古今。
〔菊城吟〕--王如亭--
狮龙气象竟飞天,再度辉煌任自威!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唐·太宗《赋得残菊》: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吴履垒《菊花》
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唐·李商隐《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宋·苏轼《赵昌寒菊》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宋·陆游《九月十二日折菊》
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 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宋·梅尧臣《残菊》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宋·朱淑贞《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金·元好问《赋十月菊》
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
明·沈周《菊》
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
宋·杨万里《咏菊》
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明·唐寅《菊花》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62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董必武《赏菊》
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 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陈毅《秋菊》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红楼梦》里菊花诗可为一绝,请欣赏红楼艺苑内的菊花诗
忆菊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蘅芜君
访菊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拄杖头。
----怡红公子
种菊
携锄秋圃自移来,畔篱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怡红公子
对菊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丝浅淡一丛深。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云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枕霞旧友
供菊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枕霞旧友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运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潇湘妃子
画菊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蘅芜君
问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潇湘妃子
簪菊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 ---蕉下客
菊影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枕霞旧友
菊梦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潇湘妃子
残菊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明岁秋风知相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蕉下客
古今吟菊的诗词歌赋,可谓琳琅满目,多姿多彩。有的吟其色,有的赞其姿,有的歌以咏志,有的借景抒怀,美不胜收。在众多的吟菊诗人中,陶渊明自然独占鳌头。
成都市2010届高二零诊考试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 全卷分试卷和答卷。试卷6页,有五大题、26小题。答卷4页,共10页。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2. 本卷的答案必须做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3.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班级、姓名、座位号分别填写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 本卷命题教师:高二语文备课组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澹澹(dà n) 恬然(tiá n) 踯躅(zhú ) 羽扇纶巾(lún)B.初霁(qí ) 悯然(mǐ n) 愆期(yá n) 夙兴夜寐(sù )C.贿赂(luò ) 葳蕤(ruí ) 伶俜(pī ng) 翠峰如簇(cù )D.薜荔(bì ) 巷陌(mò ) 瑰丽(guī ) 一晌贪欢(shǎ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惘然 沧海 暮蔼 横槊赋诗B.潦倒 踟躇 窈窕 春意阑栅C.络绎 旖旎 泯灭 信誓旦旦D.颠覆 襟怀 弛骋 漂泊沦落3.对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hA.向天横(遮断) 促弦(紧、迫) 桀骜(不顺从) 殒身不恤(顾虑)B.适兄意(适合、依照) 愆期(罪过) 遗世独立(遗留) 溘逝(突然)C.依依墟里烟(废弃) 少无适俗韵(本性,气质)体无咎言(责怪) 以我贿迁(财物)D.对酒当歌(应当) 逆以煎我怀(违背)总角之宴(欢聚) 将子无怒(请、愿)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句是 ( )A、大千世界,芸芸众生都在为各自的生计奔波着。B、在“同一首歌”现场直播晚会上,演员腾格尔的歌声不绝如缕,现场观众掌声息。C、巴以之间以暴易暴对和平解决中东问题起不到任何作用。D、他对于古典诗词一窍不通,你给他讲苏轼的诗词简直就是对牛弹琴。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错别字在报纸、杂志上大量出现,反映了民族文化素质和一些人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必须严肃认真地对待。B.在常规能源中,水电的优越性是无可比拟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C.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并向中青年龄段者伸出魔爪。D.通过整理归纳,可以把零星的、肤浅的、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的、系统的、深刻的认识6、下列古诗依次吟咏的是哪种花,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 ①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②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消息,不怕雪埋藏。 ③不是人间变,移从月里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④翠盖亭亭好护持,一枝艳影照清漪。鸳鸯家在烟波里,曾见田田最小时。 A、①梅花 ②菊花 ③荷花 ④桂花 B、①菊花 ②梅花 ③桂花 ④荷花 C、①桂花 ②梅花 ③菊花 ④荷花 D、①菊花 ②荷花 ③桂花 ④梅花7、下列对有关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游褒禅山记》的作者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作品有《临川先生文集》。B.《孔雀东南飞》选自《玉台新咏》,是我国保存最早的长篇叙事诗。它与北朝的《木兰诗 》并称“乐府双璧”。C.《离骚》是我国春秋时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作品,是《楚辞》的代表作。D.《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8、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A、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B、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C、他们不断暗示,是他们的长途跋涉,使敦煌文献从黑暗走向光明。D、读谢冰心的散文,非常欣赏“雨后的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9、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活用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②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③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④火尚足以明也⑤函梁君臣之首 ⑥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⑤/③⑥/④C.①/②④/③/⑤⑥ D.①/②③/⑤⑥/④二、诗歌鉴赏与理解(先阅读再做11-19题。11-16每小题为3分,17为2,18-19为3分)(一)《书愤》陆游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10.对陆游《书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写作者早年因为不知世事艰难,所以当时壮怀激烈,雄心勃勃。 B、颔联追述宋人抗金的英雄业迹,颈联则写壮志未酬的感叹,情调由昂扬转入忧愤。 C、尾联极力赞美诸葛亮,惭愧自己才德不能与之相提并论,惭愧自己未能在诸葛亮麾下建功立业。 D、全诗表现了诗人虽历经艰难而矢志不渝,悲愤却并不消极的爱国激情。(二)梦游天姥吟留别李 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11.选出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A、低眉信手续续弹 B、失向来之烟霞 烟涛微茫信难求 天姥连天向天横C、渌水荡漾清猿啼 D、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12.选出修辞手法不同类的一项:( )A、指如削葱根 B、天台一万八千丈C、君当作磐石 D、古来万事东流水13.最后一段中,点明诗歌主旨的句子是( )A、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B、别君去兮何时还?C、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D、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三、现代文阅读与理解:(一)阅读《纪念刘和珍君》中的e69da5e887aa7a686964616f332文字,完成14—15题。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14、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作者将“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与“煤的形成”进行对比,突出了革命斗争的残酷性。B.作者认为人民在为正义而斗争的过程中往往要付出巨大代价才能取得一点成果。C.斗争的过程是残酷的,但作者并没有否定它的意义。D.鲁迅先生对于“请愿”特别是“徒手”请愿的斗争方式是持否定态度的。15、下列对文段中有关内容的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表明“请愿”、“流血”并没有震撼卖国政府和唤醒民众。B.“无恶意的闲人”指的是愚昧的国民;“有恶意的闲人”指的就是陈西滢之流的走狗文人。C.作者引用陶渊明的诗是要表明刘和珍等青年的殉难并没有在广大民众中引起反响,她们与巍巍高山同在的愿望难以实现。D.在文中作者对“三一八”惨案进行了认真地分析和反思,反映了他成熟的思想,坚定的立场和爱憎分明的感情。(二)莫高窟(余秋雨)奠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多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处何等壮阔的生命!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前呼后拥向我们走来,每个艺术家又牵连着喧闹的背景,在这里举行着横跨千年的游行,纷杂的衣饰使我们眼花缭乱,呼呼的旌旗使我们满耳轰鸣。在别的地方,你可以蹲下来细细玩索一粒碎石,一条土埂,在这儿完全不行,你也被裹卷着,身不由主,踉踉跄跄,直到被历史的洪流消融。在这儿,一个人的感官很不够用,那干脆丢弃自己,让无数双艺术巨手把你碎成轻尘。色流猛的一个涡漩卷涌,当然是到了唐代。人世间能有的色彩都喷射出来,但又喷得一点儿也不野,舒舒展层地纳入细密。流利的线条,幻化为壮丽无比的交响乐章。这里不再仅仅是初春的气温,而已是春风浩荡,万物苏醒,人们的每一缕肉都想跳腾,这里连禽鸟都在歌舞,连繁花都裹卷成图案,为这个天地欢呼。这里的雕塑都有脉搏和呼吸,挂着千年不枯的吟笑和妖嗔。这里的每一个场面,都非双眼能够看尽,而每一个角落,都够你留连长久。这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腾。到别的洞窟还能思忖片刻,而这里,一进入就让你躁热,让你失态,让你只想双足腾空。16、 下面的理解与文中划线句子含义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A. 看莫高窟,仿佛听见了千年历史车轮的隆隆声B. 看莫高窟,强烈感受着中华民族艺术的恒久魅力C. 看莫高窟,仿佛置身于旌旗猎猎、烟尘滚滚的古代战场D. 莫高高窟,强烈感受着力与美的奔涌,仿佛消融在艺术的洪流中17、 文中加点的“喧闹”意在强调 。(2分)18、 第二自然段中有一个句子,意在提示唐代洞窟艺术的主题是表现人的活力,这个句子是(3分) 19、 莫高窟艺术创作上有哪些主要特点? (3分)根据这段文字简要列出三点。三点不超过20字。(1) (2) (3) 四、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20-24题。 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尝于太学赋诗,一座嗟伏,无敢抗。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故人至,剧饮欢甚,或曰:“君与韩公有期。”浩然叱曰:“业已饮,遑恤他!”卒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不悔也。张九龄为荆州,辟置于府,府罢。后樊泽为节度使,时浩然墓碑坏,符载以笺叩泽曰:“故处士孟浩然,文质杰美,殒落岁久,门裔陵迟,丘陇颓没,永怀若人,行路慨然。前公欲更筑大墓,阖州搢绅,闻风竦动。而今外迫军旅,内劳宾客,牵耗岁时,或有未遑。诚令好事者乘而有之,负公夙志矣。”泽乃更为刻碑凤林山南,封宠其墓。——————(《旧唐书•孟浩然传》)20.下列各句加点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A.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 振:赈济B.年四十,乃游京师 游:旅游C.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 匿:藏匿D.君与韩公有期 期:约定21.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尝于太学赋诗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B.维以实对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C.朕闻其人而未见也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D.欲荐诸朝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22.下列句子中补出的省略成份正确的一项是( )A.一座嗟伏,(浩然)无敢抗B.会(韩朝宗)故人至,剧饮欢甚C.张九龄为荆州,(浩然)辟置于府D.“业已饮,遑恤他!”(故人)卒不赴23.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评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孟浩然以诗而名,赋诗时,曾令所有在座的人惊叹,无人敢与其抵抗。B.“不才明主弃”既有谦,又有敬,谦敬非常得当,“明主”此处指“玄宗”。C.符载请求新到任的节度使,应克服困难,为孟浩然修补破损了的墓碑。D.樊泽听从了符载的劝告,在凤林山南重新为孟浩然刻了墓碑。24.翻译文段中画线句子为现代汉语。(6分)(1)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译文: (2)前公欲更筑大墓,阖州搢绅,闻风竦动译文: 五、课文默写:2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个空格1分,共15分)(1)惨象, ;流言, 。(2) ,蓝田日暖玉生烟。(3)两情若是久长时, 。(4) ,千载谁堪伯仲间?(5)问君能有几多愁? 。(6) ,相逢何必曾相识!(7)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8)_________ ,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____________。(9)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_____________,破灭之道也。(10)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 。(11)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靡有朝矣。六、写作(60分)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走过沙滩,漫过草地,总会留下足迹。有的人的足迹深而有力,有的人的足迹醒目耀眼,有人的足迹令人敬仰和钦佩,也有人的足迹令人厌恶和愤恨……请以“足迹”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1)立意自定;(2)只能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3)题目自拟。
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 《菊花》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咏菊》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飒飒西风满院裁,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离骚》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故乡篱下菊,
今日几花开。
----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兰既春敷,菊又秋荣。
芳熏百草, 色艳群英。
孰是芳质,在幽愈馨。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一夜新霜著瓦轻,
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
金粟初开晓更清。
红楼梦咏菊花诗十二首
宝钗(蘅芜君)
忆菊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迟。
谁怜我为黄花瘦,慰语重阳会有期。
宝玉(怡红公子)
访菊
闲趁霜晴试一游, 酒杯药盏莫淹留。
霜前月下谁家种, 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 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 休负今朝挂枝头。]
宝玉(怡红公子)
种菊
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故故栽。
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酌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湘云(枕霞旧友)
对菊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湘云(枕霞旧友)
供菊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黛玉(潇湘妃子)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宝钗(蘅芜君)
画菊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
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黛玉(潇湘妃子)
问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俗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探春(蕉下客)
簪菊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黛玉(潇湘妃子)
菊梦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湘云(枕霞旧友)
菊影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
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
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探春(蕉下客)
残菊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
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稚子书传白菊开,
西成湘滞未容回。
月明阶下窗纱薄,
多少清香透入来。
陆龟蒙《忆白菊》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李商隐《菊花》
满圆花菊郁金黄,
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割酒席,
白头翁入少年场。(白居易)
----------
檐前甘菊移时晚,
青蕊重阳不堪摘。
-----------
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
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孟浩然?)
寒蕊差池落,清香短续来。----
思深含别愁,芳谢惜年催。(刘豫锡)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陶渊明
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李适
李白.《九月十日登高》
昨日登高罢,
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
遭此两重阳。
另;王勃.句------
北风受节雁南翔,
崇兰委质时菊芳。
卢照临,句-------
南涧泉初洌,
东篱菊正芳。
。。。今又重阳,岁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是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39江天万里霜
唐寅
题菊花图
黄花无主为谁容,冷落疏篱曲径中;尽把金钱买脂粉,一生颜色付西风。
菊花图
九日风高斗笠斜,篱头对酌酒频赊。御袍采采扬妃醉,半夜扶归挹露华。
菊花图
佳色含霜向日开,余香冉冉覆莓苔。独怜节操非凡种,曾向陶君径里来。
菊花图
飒飒金飙拂素英,倚栏璚朵入杯明。秋光满眼无殊品,笑傲东篱羡尔荣。
墨菊图
白衣人换太元衣,浴罢山阴洗研池。铁骨不教秋色淡,满身香汗立东篱。
菊图
锦里先生日晏眠,客来高论坐无毡。酒资尽在东篱下,散贮黄金万斛钱。
墨菊图
绿云架上草龙蟠,马乳含秋露下干。昨日文园愁肺渴,几丸嚼破蔗浆寒.
菊韵〕--李师广--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
〔秋声〕--风子--
廊下阶前一片金,香声潮浪涌游人。只缘霜重方成杰,梁苑东篱共古今。
〔菊城吟〕--王如亭--
狮龙气象竟飞天,再度辉煌任自威!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唐·太宗《赋得残菊》: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吴履垒《菊花》
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唐·李商隐《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宋·苏轼《赵昌寒菊》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宋·陆游《九月十二日折菊》
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 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宋·梅尧臣《残菊》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宋·朱淑贞《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金·元好问《赋十月菊》
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
明·沈周《菊》
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
宋·杨万里《咏菊》
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明·唐寅《菊花》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董必武《赏菊》
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 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陈毅《秋菊》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