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洁白 晶莹 白雪皑皑 剔透 亮晶晶
【傲霜斗雪】傲视寒霜,抗击白雪。形容不畏严寒。比喻人身处逆境而不屈服。
【傲霜枝】傲:傲慢,蔑视。形容菊花凌霜傲雪,不为严寒所屈。
【傲雪凌霜】形容不畏霜雪严寒,外界条件越艰苦越有精神。比喻经过长期磨练,面对冷酷迫害或打击毫不示弱、无所畏惧。傲,傲慢、蔑视。
【傲雪欺霜】形容不畏霜雪严寒,外界条件越艰苦越有精神。比喻经过长期磨练,面对冷酷迫害或打击毫不示弱、无所畏惧。傲,傲慢、蔑视。
【报雠雪恨】报冤仇以洗雪心中之恨。参见“报仇雪恨”。
【报仇雪恨】雪:洗刷掉。报冤仇,除仇恨。
【报仇心切】急于要报仇雪恨。
【冰寒雪冷】像冰雪一样寒冷。比喻冷酷无情。
【冰魂雪魄】冰、雪:如冰的透明,雪的洁白。比喻人品质高尚纯洁。
【饱经霜雪】饱:充分;经:经历;霜雪:比喻艰难困苦。形容经历过长期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和斗争。
【鞭墓戮尸】鞭:鞭打;戮:杀戮。把死人从墓里挖出来,加以鞭打和杀戮。形容报恨雪耻的极端举动。
【败鳞残甲】败:毁坏。残败零碎的鳞甲,比喻满空飞舞的雪花。
【白头蹀跇】形容老人发白体弱。亦作“白头叠雪”。
【冰天雪地】形容冰雪漫天盖地。
【冰天雪窑】到处是冰和雪。指严寒地区。
【白雪皑皑】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白雪难和】白雪:指楚国一首歌曲名。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艺术。
【抱雪向火】向火:烤火。抱着雪烤火。比喻做法和目的不一致,不能解决问题。
【冰雪严寒】严寒:极度寒冷。冰天雪地,天气寒冷。
【抱怨雪耻】报:报复。雪:洗刷掉。报怨恨,雪耻辱。
【报怨雪耻】报:报复;雪:洗刷。报怨恨,洗刷耻辱。
【蝉不知雪】知了夏天生,秋天死,看不到雪。比喻人见闻不广。
【搓绵扯絮】绵:丝绵;絮:粗丝绵或弹过的棉花。形容雪下得很大,就好像搓弄丝绵,撕扯绵絮一样。
【挦绵扯絮】形容下大雪。
【尨眉皓发】眉毛黑白夹杂而头发雪白。形容年迈的样子。
【沉冤莫白】沉冤:长期得不到伸雪的冤案;莫白:无法辩白,不能弄清。长期得不到申雪的冤屈。
【沉冤莫雪】沉冤:长期得不到伸雪的冤案;莫雪:无法昭雪。长期得不到昭雪的冤屈。
【大雪纷飞】纷:多而杂乱。雪片大量飘落的样子。形容雪下得大。
【担雪塞井】挑雪去填塞水井。比喻徒劳无功。
【担雪填河】挑雪去填塞河。比喻徒劳无功。
【担雪填井】挑雪去填塞水井。比喻徒劳无功。
【鹅毛大雪】像鹅毛一样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纷纷7a64e4b893e5b19e339扬扬】纷纷:众多;扬扬:飘荡的样子。形容雪花飘落的样子。
【纷纷洋洋】形容雪花或似雪花般散片细物纷乱飘扬。同“纷纷扬扬”。
【飞鸿踏雪】鸿:大雁。大雁踩过的雪地。比喻事情经过所留下的痕迹。
【飞鸿雪爪】比喻事情经过所留下的痕迹。同“飞鸿印雪”。
【飞鸿印雪】鸿:大雁。大雁踩过的雪地。比喻事情经过所留下的痕迹。
关于雪的优美词语有:银装素裹、白雪皑皑、鹅毛大雪、粉妆玉砌、乱琼碎玉
1、银装素裹
读音:yín zhuāng sù guǒ
释义:指雪下过之后的场景或冬天雪后的美丽景色,一切景物都被银白色包裹,形容雪后一片白色的世界。
例句:当北国还是银装素裹的世界,南疆早已洋溢着盎然的春色。
2、白雪皑皑
读音:bái xuě ái ái
释义:指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出处:现代秦牧《鲜荔枝和干荔枝》:“白雪皑皑的山峰,当阳光照耀的时候……大概总以为是灿烂得很,大可观赏的吧。”
近义词: 银妆素裹
用法:作宾语、定语;多用来形容霜雪。
例句: 画面中一位老者悠闲地在白雪皑皑的江边垂钓。
3、鹅毛大雪
读音:é máo dà xuě
释义:指像鹅毛一样飘落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出处:唐代白居易《雪夜喜李郎中见访》:“可怜今夜鹅毛雪,引得高情鹤氅人。”
译文:今晚的鹅毛大雪正可爱,引得我这披着大衣的人情绪高亢。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形容大雪。
例句:天上飘下了鹅毛大雪,像仙女翩翩起舞。
4、粉妆玉砌
读音:fěn zhuāng yù qì
释义:用白粉装饰,用白玉砌成。7a64e59b9ee7ad94330形容雪景及人皮肤白嫩。
例句:大雪足足下了一夜,早晨推开大门,整个世界粉装玉砌,分外妖娆。
近义词:粉妆银砌、粉妆玉琢、粉装玉琢
5、乱琼碎玉
读音:luàn qióng suì yù
释义:比喻洁白而凌乱的雪。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回:(林冲)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译文:(林冲)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背着北风缓缓而行。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指雪花。
例句:那妇人独自一个冷冷清清立在帘儿下等着,只见他那乱琼碎玉归来。
雪花、飞雪、白zd雪、瑞雪、雪团、雪片、雪粒、雪景、风雪、积雪、雪人
雪上加霜、白雪皑皑、冰天雪地、程门立雪、冰魂雪魄等。
1、雪上加霜
【解释】:比喻接连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
【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九:“犹是头上着头,雪上加霜。”
【翻译】:就像是头上戴着头,损害愈加严重。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贬义。
2、白雪皑皑
【解释】: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出自】:秦牧《鲜荔枝和干荔枝》:“白雪皑皑的山峰,当阳光照耀的时候……大概总以为是灿烂得很,大可观赏的吧。”
3、冰天雪地
【解释】:形容冰雪漫天盖地。
【出自】:清·蒋士铨《鸡毛房》:“冰天雪地风如虎,裸而泣者无栖所。”
【翻译】:冰雪漫天盖地风声如老虎一般咆哮,为没有衣服穿而哭泣的人没有栖息的场所。
【语法】:联合式;作定语、状语;形容严冬季节到处是冰雪的景象。
4、程门立雪
【解释】: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
【出自】:《宋史·杨时传》:“见程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32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云。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翻译】:杨时到洛阳去拜见程颐,杨时当时有四十岁了。一天他去求见程颐,程颐正坐着小睡,杨时与游酢站在外面等待而不离开,程颐发现以后,门外的雪有一尺深了。
【语法】:偏正式;则谓语;比喻尊师重教。
5、雪中送炭
【解释】: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出自】:宋·范成大《大雪送炭与芥隐》诗:“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
【翻译】:如果不把炭送在困难时刻,那种营造出的意境和诗意将是勉强和造作的。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