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成语大世界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荆门成语大世界 > 成语造句 > 《三国演义》的精彩语段摘评-《三国演义》精彩语段摘评

《三国演义》的精彩语段摘评-《三国演义》精彩语段摘评

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三国演义》精彩片段

1、桃园三结义:

东汉末年,张角发e68a847a64339动黄巾起义,官军闻风丧胆。不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刘备、关羽、张飞三人都去看那招兵榜文。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之心,所以一见如故,被张飞拉到自家庄后的桃源饮酒。最后三人对天盟誓,结拜为弟兄。

2、张飞怒打督邮(张飞的义):

督邮来巡视,刘备出城迎接,极为谦恭。而督邮却非常傲慢,痛斥刘备诈称皇帝,虚报功绩,又捏造“县尉害民”之罪,存心陷害。张飞知道后,大怒,将督邮头发揪住,扯到县衙门前马桩上栓住,往督邮两腿上狠力鞭打,一连打断了十几根柳条。刘备赶来,急喝张飞住手,督邮方的夺路而逃。

3、煮酒论英雄:

一日,曹操青梅煮酒,请刘备在小亭对饮,论天下英雄只有刘备和他俩人。刘备骤然一惊,将筷子掉落地上。幸好当时雷声乍起,刘备急中生智,沉着地俯身拾筷,说道:“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巧妙地掩饰了过去。

4、过五关斩六将(关羽的义):

关羽得知刘备在袁绍处,于是带着甘、靡二人去寻刘备,一路闯过五关,杀了曹操六将,到了袁绍地盘,刘备却又去汝南投了刘辟。关羽继续前行,在卧牛山了关西大汉周仓,前往古城,终于与张飞、刘备相会。

5、官渡之战:

刘关张三人重会之后,曹操点兵进攻袁绍,两军对峙于官渡。袁绍不听许攸分兵袭击许都的建议,许攸弃袁绍而投奔曹操。曹操采纳许攸之计,领兵烧了袁绍在乌巢积屯的粮草,袁绍军大败,部下张郃、高觅投降了曹操。

6、温酒斩华雄(关羽的勇):

曹操、袁绍等八路诸侯与吕布对峙于汜水关,吕布部将华雄杀得联军损兵折将。担任弓箭手得关羽请求上阵,曹操令人斟上一杯热酒威关羽壮行。关羽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不一会,关羽已跃马归来,提华雄头颅掷于地上,而酒还是热的。

7、三顾茅庐:

刘备与关、张前往南阳隆中请诸葛亮出山。第一、二次都扑了空。第三次去时正遇诸葛亮昼寝未起,张飞忍无可忍,怒气大发,要放火烧房,被关羽劝阻。刘备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醒来,又去后堂更衣,半晌才出。刘备向他求教,诸葛亮为刘备礼贤下士之举所感动,献以据蜀、联吴抗曹之策,随刘去新野。诸葛亮发表了他著名的三分天下见解,称《隆中对》

8、舌战群儒(孔明之智):

为联吴抗曹,诸葛亮前往柴桑游说孙权,舌战群儒,并答应抗曹胜利后,将荆州等九郡划归东吴。孙权允诺,令周瑜领兵抗曹。周瑜帅兵往夏口,刘备移兵樊口,共拒曹操。

9、反间计:

周瑜在三江口挫败曹军,曹操派蒋干劝周瑜投降。周瑜设下群英会款待这位旧友,大谈东吴兵强粮足情况,让蒋干无法陈述劝降之意。又故意将捏造的曹操水军都督私通东吴的信件让蒋干得知。蒋干中计,回去报告曹操,杀了深的水军之妙的两位水军都督。

10、赤壁之战:

曹操才纳了庞统的连环计,将战船头尾相连,形成一字长蛇阵。吴蜀联军准备就绪,决定采用火攻之策。谋士们一再提醒防止吴蜀灭火,曹操不以为意。正在此时,大风刮起,江中黄盖冲来点燃了曹军战船,曹操被张辽救上了小船,到了岸边,又见丛林、军营火焰腾空。

11、华容道释曹操(关羽之义):

关羽跨赤兔马,提青龙刀,拦住华容道。曹操见是关羽,就拱手求告道:“曹操兵败势危,到此无路,望将军以昔日之情为重!”关羽听了曹操哀告,又见曹军将士惊京惶惶,哭拜于地,越发不忍,于是勒回马头,令众军四面散开,放勒曹操一条生路。

12、刮骨疗伤(关羽之勇):

刘备为保西川,出兵攻打汉中。孙权以吕蒙为大都督,同曹军合击关羽,关羽两臂俱被射伤。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在与人饮酒对弈中,关羽伸开手臂,华佗下刀割破皮肉,用刀刮骨,悉悉有声,血流满大盆,左右将士掩面失色,关羽则饮酒谈笑自若。

13、火烧七里连营:

蜀军进攻东吴。黄忠中箭身亡。刘备攻猇亭,剐东吴降将。孙权任陆逊为大都督拒刘备。陆逊坚守不战,等待时机。刘备求战不得,移寨于山谷树林中避暑。陆逊趁蜀军人疲意困之时,夜里借东风放火,尽烧连营700里的蜀军。

14、白帝城托孤:

蜀汉章武三年,刘备在白帝城染病不起。诸葛亮赶来,刘备托以后事,并作出诸葛亮可取刘禅而代之的遗嘱,命其如可立则立之,不可便废而自立。四月,刘备病逝,诸葛亮立刘禅为帝,是为后主。

15、长板桥张飞三吼吓死夏候杰(张飞之勇猛):

曹操进攻刘备,刘备撤退。张飞在长坂桥断后。张飞叫随从的二十余个骑兵在马尾上拴带树枝,往来奔跑,冲起尘雾,使曹军莫知虚实而不敢轻进。张飞立马桥头,面对一字摆在桥头的曹军,发出三声巨雷般的大吼,吓死了夏候杰,一时乱了曹军阵脚。曹操只得急令退兵,使刘备在关羽、诸葛亮的接应下退入江夏。

16、空城计(孔明之智):

马谡街亭失守之后。司马懿直逼诸葛亮驻守的西城。城中只剩下诸葛亮和一些老兵。孔明用奇计,自己在城门上弹琴,几个老兵打扫城门,门洞大开,司马懿却认为孔明一生谨慎,定有埋伏,遂走而不攻。

17、连环美人计:

司徒王允将歌女貂蝉先许给吕布,后许给董卓,使这对义父义子相互残杀,从而杀掉董卓。

18、三气周瑜:

刘、孙联合破曹,但孙吴的水军都督周瑜气量狭小,多次想法害诸葛亮而不得,被诸葛亮三次出招气死,临死前大喊:既生瑜,何生亮!

19、草船借箭:

周瑜让诸葛亮三天造十万支箭,却不给充足的材料和人力,本是想以此陷害。但诸葛亮妙算天象,用草人布在船的两侧,趁第三天大雾潜入曹营,曹操多疑,不敢冒然出兵,便放箭攻击,于是天明雾散,诸葛亮白得曹操十多万支箭,命士兵大喊:谢曹丞相赐箭

20、借东风:

孙、刘破曹须用火攻,但风向不对,周瑜心急如焚,病倒在床。诸葛亮算出某日必有东南风,探望时便开了一个药方: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痊愈,杀孔明之心顿起。诸葛亮便乔装鬼神借风,一可令众人对自己更加钦佩,二可趁机逃离东吴。

21、智算华容:

诸葛亮算出曹操赤壁一败后必将走华容道,但此时不能杀曹操,否则北方必乱,便将此人情送与了关羽。由于昔日曹操对关羽有恩,云长又极重人情,将曹操放走。

22、水淹七军:

关羽负责守荆州,利用白河之水淹死敌人数万大军,取得胜利。

23、大意失荆州:

关羽由于自负,忘记了诸葛亮“东联孙权,北拒曹操”的计策,与孙吴结仇,被吕蒙装作穿白衣的商人入了城,破了荆州。

24、败走麦城:

关羽失掉荆州,被困麦城。刘备一个义子(忘了是谁了)见死不救,终被孙权所杀。

25、死诸葛吓走活仲达:

诸葛亮死后,料定司马懿定会知晓,趁机攻打,便命姜维将自己尸身保存好,口中放入麦粒。出兵时将自己放在阵前给司马懿看。果然后者一看诸葛亮没死,以为其乃天人也,不可算计,退兵而走

26、单刀赴会:

关云长不带兵将赴东吴鲁肃之邀,然后借醉挟持鲁肃,安全脱身,显示出英雄虎胆及过人机智。

27、千里走单骑:

关云长挂印封金,护送两位嫂子千里投奔大哥刘备,一路之上过五关、斩六将、最终完成使命。

拓展资料: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三国之十大绝杀
第十:双挽人头

原文:次日,李傕军马来迎操兵。操先令许褚、曹仁、典韦领三百铁骑,于傕阵中冲突三遭,方才布阵。阵圆处,李傕侄李暹、李别出马阵前,未及开言,许褚飞马过去,一刀先斩李暹;李别吃了一惊,倒撞下马,褚亦斩之,双挽人头回阵。曹操抚许褚之背曰:"子真吾之樊哙也!"随令夏侯敦领兵左出、曹仁领兵右出,操自领中军冲阵。鼓响一声,三军齐进。贼兵抵敌不住,大败而走。

操手下的武将勇猛者,除典韦外,当属许褚。先前操称典韦为古之恶来,而此处许褚威风八面,被称为吾之樊哙。可惜后来典韦死的早,只有许褚独撑曹操手下猛将的台面。虎痴许褚,双挽人头,真可属绝杀。

第九:锦马超

原文:超潜步入韩遂帐中,只见五将与韩遂密语,只听得杨秋口中说道:"事不宜迟,可速行之!"超大怒,挥剑直入,大喝曰:"群贼焉敢谋害我!"众皆大惊。超一剑望韩遂面门剁去,遂慌以手迎之,左手早被砍落。五将挥刀齐出。超纵步出帐外,五将围绕混杀。超独挥宝剑,力敌五将。剑光明处,鲜血溅飞:砍翻马玩,剁倒梁兴,三将各自逃生。超复入帐中来杀韩遂时,已被左右救去。帐后一把火起,各寨兵皆动。超连忙上马,庞德、马岱亦至,互相混战。

五虎上将锦马超,曾经和上面的许褚有过一场恶斗,可惜未能分出胜负,不能形成绝杀,容我在以后的经典对战中讨论。此番,马超虽说中了曹操的诡计,但暴怒之下,一点也没有丢失猛将的本色,以一敌五,居然7a64e58685e5aeb9337还杀了两个。“剑光明处,鲜血溅飞:砍翻马玩,剁倒梁兴,三将各自逃生。”虽不及子龙力斩五将,但也杀的潇洒之及。

第八:三八纵横,黄猪遇虎

原文:渊分军围住对山,大骂挑战。法正在山上举起白旗;任从夏侯渊百般辱骂,黄忠只不出战。午时以后,法正见曹兵倦怠,锐气已堕,多下马坐息,乃将红旗招展,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一马当先,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夏侯渊措手不及,被黄忠赶到麾盖之下,大喝一声,犹如雷吼。渊未及相迎,黄忠宝刀已落,连头带肩,砍为两段。后人有诗赞黄忠曰:"苍头临大敌,皓首逞神威。力趁雕弓发,风迎雪刃挥。雄声如虎吼,骏马似龙飞。献馘功勋重,开疆展帝畿。"

夏侯渊字妙才,可惜遇到了黄忠就不妙了。虽说他一直没有他兄长夏侯敦这般出名,但他是比夏侯敦更有头脑更有将才地,可惜渊性太刚,中了计。待得锐气堕尽,被黄忠一刀两段。黄忠虽老,却也是五虎之列。以往大家都知道他射得一手好弓箭,却忽略了老黄的刀法。其实老黄的刀,快而且准,一样也是绝杀。

第七:拨矢啖睛

原文:却说夏侯敦引军前进,正与高顺军相遇,便挺枪出马搦战。离顺迎敌。两马相交,战有四五十合,高顺抵敌不住,败下阵来。敦纵马追赶,顺绕阵而走。敦不舍,亦绕阵追之。阵上曹性看见,暗地拈弓搭箭,觑得亲切,一箭射去,正中夏侯敦左目。敦大叫一声,急用手拔箭,不想连眼珠拨出,乃大呼曰:"父精母血,不可弃也!"遂纳于口内啖之,仍复挺枪纵马,直取曹性。性不及提防,早被一枪搠透面门,死于马下。两边军士见者,无不骇然。夏侯敦既杀曹性,纵马便回。高顺从背后赶来,麾军齐上,曹兵大败。

照理说,夏侯敦刺死曹性并不算什么,但是,他是在被射中左眼然后连眼球一起把出来之后刺死曹性的。拔出眼球,一口吞下,何等彪悍。那一枪,搠透面门,又是何等勇猛。此等气势,怎的不能算绝杀?

第六:小霸王

原文:策正攻城,忽有人报刘繇会合笮融去取牛渚。孙策大怒,自提大军竟奔牛渚。刘繇,笮融二人出马迎敌。孙策曰:"吾今到此,你如何不降?"刘繇背后一人挺枪出马,乃部将于糜也,与策战不三合,被策生擒过去,拨马回阵。繇将樊能,见捉了于糜。挺枪来赶。那枪刚搠到策后心,策阵上军士大叫:"背后有人暗算!"策回头,怨见樊能马到,乃大喝一声,声如巨雷。樊能惊骇,倒翻身撞下马来,破头而死。策到门旗下,将于糜丢下,已被挟死。一霎时挟死一将,喝死一将:自此人皆呼孙策为"小霸王"。

说句实话,没有这么孱弱的对手,一点也不能体现出这些名将的厉害。孙策的扬名就是在于这次惊人的发挥。当然,他没有碧眼紫髯的孙权那样的福气,但他的勇猛确实是东吴缺少的。虽说太史慈,甘宁也都是勇冠三军,且兴霸也有过百骑劫营的壮举,可惜他们都没有如小霸王这次的绝杀。不过即使对手孱弱到是个大大的衰丁,能在一霎间挟死一将,喝死一将的,也算是强人了。

第五 温酒斩华雄

原文:绍曰:"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言未毕,阶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众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绍问何人。公孙瓒曰:"此刘玄德之弟关羽也。"绍问现居何职。瓒曰:"跟随刘玄德充马弓手。"帐上袁术大喝曰:"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曹操急止之曰:"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袁绍曰:"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操曰:"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弓手?"关公曰:"如不胜,请斩某头。"操教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后人有诗赞之曰:威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冬冬。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

关羽是三国演义中作者最着力表现的一个人,所以他的身上作者花费了不少的心思。如同这次的绝杀,作者大费笔墨,无非就是突出关羽的勇猛。先是描写华雄轻而易举地杀了几个大将,以突出华雄地厉害,作为铺垫,然后也不花笔墨描写关羽与他的一战,只是突出关羽斩他所用的时间之短,声势之大。“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这些言语都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战的激烈程度,也从侧面体现了关羽神勇。温酒斩华雄,是关羽的第一功,也算是成名之战。

第四:赵子龙力斩五将。

原文:时有西凉大将韩德,善使开山大斧,有万夫不当之勇,引西羌诸路兵八万到来;见了夏侯敦,敦重赏之,就遣为先锋。德有四子,皆精通武艺,弓马过人:长子韩瑛,次子韩瑶,三子韩琼,四子韩班。韩德带四子并西羌兵八万,取路至凤鸣山,正遇蜀兵。两阵对圆。韩德出马,四子列于两边。德厉声大骂曰:"反国之贼,安敢犯吾境界!"赵云大怒,挺枪纵马,单搦韩德交战。长子韩瑛,跃马来迎;战不三合,被赵云一枪刺死于马下。次子韩瑶见之,纵马挥刀来战。赵云施逞旧日虎威,抖擞精神迎战。瑶抵敌不住。三子韩琼,急挺方天戟骤马前来夹攻。云全然不惧,枪法不乱。四子韩琪,见二兄战云不下,也纵马抡两口日月刀而来,围住赵云。云在中央独战三将。少时,韩琪中枪落马,韩阵中偏将急出救去。云拖枪便走。韩琼按戟,急取弓箭射之,连放三箭,皆被云用枪拨落。琼大怒,仍绰方天戟纵马赶来;却被云一箭射中面门,落马而死,韩瑶纵马举宝刀便砍赵云。云弃枪于地,闪过宝刀,生擒韩瑶归阵,复纵马取枪杀过阵来。韩德见四子皆丧于赵云之手,肝胆皆裂,先走入阵去。西凉兵素知赵云之名,今见其英勇如昔,谁敢交锋?赵云马到处,阵阵倒退。赵云匹马单枪,往来冲突,如入无人之境。后人有诗赞曰:忆昔常山赵子龙,年登七十建奇功。独诛四将来冲阵,犹似当阳救主雄。

比起单骑救主、截江夺阿斗等其他许许多多的功劳起来,子龙这次力斩五将也不算什么。但子龙这次发威,一来已经年登七旬,实属难得;二来这一战也是酣畅淋漓,杀的潇洒之及。马超当时力敌五将,正直壮年,杀二人,杀散三人,虽亦是绝杀,但仍不及子龙。子龙杀一人后,独战三人。一枪扎死一人,一箭射死一人,此后更是弃枪于地,生擒一人。综观全书,子龙虽杀人无数,壮举不断,仍以此次为绝杀之首。

第三,长坂桥

原文:却说文聘引军追赵云至长坂桥,只见张飞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绰蛇矛,立马桥上,又见桥东树林之后,尘头大起,疑有伏后,便勒住马,不敢近前。俄而曹仁、李典、夏侯敦、夏侯渊、乐进、张辽、张合、许褚等都至。见飞怒目横矛,立马于桥上,又恐是诸葛孔明之计,都不敢近前。扎住阵脚,一字儿摆在桥西,使人飞报曹操。操闻知,急上马,从阵后来。张飞睁圆环眼,隐隐见后军青罗伞盖、旄钺旌旗来到,料得是曹操心疑,亲自来看。飞乃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曹操急令去其伞盖,回顾左右曰:"我向曾闻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轻敌。"言未已,张飞睁目又喝曰:"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曹操见张飞如此气概,颇有退心。飞望见曹操后军阵脚移动,乃挺矛又喝曰:"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操便回马而走。于是诸军众将一齐望西奔走。正是:黄口孺子,怎闻霹雳之声;病体樵夫,难听虎豹之吼。一时弃枪落盔者,不计其数,人如潮涌,马似山崩,自相践踏。后人有诗赞曰: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

张飞的勇猛,三国中也许紧有吕布能位其右。但是,作者着力描写张飞的绝杀,似乎也就是这次算是笔墨较重。然而也就是这次描写,就让飞登上了绝杀榜的探花的位置。张飞的厉害,书中一直就渲染着,但是这里却更一次地把张飞的勇猛的渲染推向高潮。一人挡住曹操这么多军队不说,单单大吼三声,便让夏侯家的倒霉蛋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让人如潮涌,马似山崩,自相践踏。虽说有些人发明了狮子吼这样的绝学,但我想老罗那个时候就有这样的概念来作为杀人的绝招,不知比现在的一些人领先了多少。飞的勇猛,飞的怒吼,让飞的此次绝杀,永远流传下来了。

第二 斩颜良

原文:关公领诺而出,提青龙刀,上赤兔马,引从者数人,直至白马来见曹操。操叙说:"颜良连诛二将,勇不可当,特请云长商议。"关公曰:"容某观之。"操置酒相待。忽报颜良搦战。操引关公上土山观看。操与关公坐,诸将环立。曹操指山下颜良排的阵势,旗帜鲜明,枪刀森布,严整有威,乃谓关公曰:"河北人马,如此雄壮!"关公曰:"以吾观之,如土鸡瓦犬耳!"操又指曰:"麾盖之下,绣袍金甲,持刀立马者,乃颜良也。"关公举目一望,谓操曰:"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操曰:"未可轻视。"关公起身曰:"某虽不才,愿去万军中取其首级,来献丞相。"张辽曰:"军中无戏言,云长不可忽也。"关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山来,凤目圆睁,蚕眉直竖,直冲彼阵。河北军如波开浪裂,关公径奔颜良。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忽地下马,割了颜良首级,拴于马项之下,飞身上马,提刀出阵,如入无人之境。河北兵将大惊,不战自乱。曹军乘势攻击,死者不可胜数;马匹器械,抢夺极多。关公纵马上山,众将尽皆称贺。公献首级于操前。操曰:"将军真神人也!"关公曰:"某何足道哉!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操大惊,回顾左右曰:"今后如遇张翼德,不可轻敌。"令写于衣袍襟底以记之。

第一遍看三国,就深深地被这段文字所吸引;第一百遍看三国,依然为这段文字如痴如醉。本来应该排列第一的,但是此次看三国发现还有一招比他更绝,所以,关羽这次只能得榜眼了。作者对关羽的描写就是有些神化的,所以,关羽才能有这样的美丽的绝杀,让大家陶醉其间。对于关羽这次的绝杀,引用曹操的原话最好不过“将军真神人也!!!”。

第一: 武乡侯

原文:孔明在车上大笑曰:"吾以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鄙言!吾有一言,诸军静听:昔日桓、灵之世,汉统陵替,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黄巾之后,董卓、□、汜等接踵而起,迁劫汉帝,残暴生灵。因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吾素知汝所行: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继统西川。吾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汝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老贼速退!可教反臣与吾共决胜负!" 朗听罢,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后人有诗赞孔明曰:兵马出西秦,雄才敌万人。轻摇三寸舌,骂死老*臣。

孔明这次居然占了榜首的位置,主要居功于这段文字实在写的太好了。孔明不是武将,却一样地杀人,用的就是这么一番话。而这段文字,又说的如此之好,让人读了朗朗上口。以文杀人,孔明不止一次,但惟有此次,两军阵前,直接将对方的王郎骂于马下,真可谓高于一切武将的绝杀。
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东汉末年,十常侍为奸,朝政日非,人心思乱。张角兄弟起事,百姓拥护,官军望风而靡。涿(zhuō)县英雄刘备(字玄德,又称刘豫州、刘皇叔)为汉室宗亲,年幼丧父,事母至孝,家贫,以贩鞋、织草席为生。与关羽(字云长)、张飞(字翼德)于桃园结义为异性兄弟(“桃园三结义”为张飞发起,地点为张飞家后院)。刘关张一败黄巾于郡,二败黄巾于青州。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幼时,用计谋使父不听叔父责已之言(可见其诈)。桥玄、何颙、许劭等名士都认为曹操为非常之人(许劭: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曹操任洛阳北部尉时,惩戒不避豪贵,威名颇震,因黄巾起拜骑都尉,引兵征剿。玄德兄弟三人救出被张角打败的董卓。董卓见刘备无官职、无爵位,便慢待无礼,张飞想要杀掉董卓。

[辩论通史]辩论名篇《舌战群儒》中的辩论技巧赏析与借鉴~~

  提到辩论,就想到了《舌战群儒》,就像是想到比武就想到华山论剑一样,呵呵。

  和很多朋友一样,诸葛亮也是我心目中的绝对偶像,虽然有些可望而不可及。每每念及“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巾”的诗句.每每想起那位羽扇纶巾,自喻管仲、乐毅,火烧博望.水淹曹仁,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三分定国,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的诸葛丞相,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当然,就论辩而言,“舌战群儒”更是亘古不可多得之精品,最能充分显示孔明高瞻远瞩,力排众议的云水胸襟和处乱不惊的大家风范。

  (当然还有精彩的包括智激周瑜、晓利孙仲谋,气死王朗等精彩片断,这些我将在《辩论通史百家卷——四大名著篇》中作详细描述,呵呵)

  故事发生在建安十三年(公元二O二年)秋,或不能言之为“故事”,它本身就是一段真实.经罗贯中的妙笔润色,更显人物丰满罢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麾军南下,势如破竹,刘琼已降,刘备失江陵,长板一役差点儿子散妻离,退守夏口,形势紧急,只有联吴抗曹才能全身自保。江东孙氏父子三代经营,凭长江天险,但曹军破竹之势,又有“百万”大师,况且荆州水师精锐新近加盟,更如虎添翼,广阔的后方为其巩固坚实的基地,再者,以弱卵击石的先例就在眼前,刘琼已降,刘备怎么样?稍有抵抗差点儿没了性命,不说全军覆灭也差不太多,此时抗曹无异于飞蛾扑火,然而经营三代的东吴之地拱手相送似又不甘心,是战?是和?很微妙的。

  诸葛亮此行就是要说服孙权,只有孙刘联合抗曹才是目前可行的唯一对策。当然这一目的的达到也是颇不易的,首先是“舌战群儒”,然后智激公瑾,最后晓利孙仲谋。

  舌战群儒,也就是舌战以张昭为首的主降派。论辩开始,张昭先以刘备目前的处境,说明抵抗一旦失败的可怕后果,“刘豫州得诸葛反不如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嘛!既然有了前车之鉴,又何必重蹈覆辙呢?诸葛亮指出当时是双方力量太悬殊,况且刘备“甲兵不完,城郭不固,军不经练,粮不继日”,虽然这样,还取得了火烧博望,水困曹仁的辉煌战绩,忽视原因,将因果对方起来的观点就不攻自破了。

  张昭又指责“刘备上不能报刘表以安民,下不能辅孤子(指刘表的儿子刘琼)而据疆土”,孔明则阐述当阳之败的原因:一是皇叔太仁义了,不忍夺同宗之基业,仁义而得到人民拥护,十万赴义之民,扶老携幼相随,“日行十里”;二是荆襄九郡和当阳之败也是刘琼先投降,为曹操提供了便利,但是民心所向是不言而喻的。

  张昭还指明“(刘备)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无容身之地”,诸葛亮回以“胜败乃兵家常事”,举出汉高祖刘邦、淮阴侯韩信也都不是常胜将军,并说明了军事上求得最后决胜与一次次小战斗胜利二者之间的关系,所谓“君子时拙则拙,时伸则伸也”,“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江东子弟果然多才俊,东吴谋士亦非等闲之辈,虞翻从曹刘力量对比出发,指责孔明所言“曹不足惧”是“大言欺人”,程德枢为其帮凶,怀疑孔明“好为大言,未必真有实学”,更有步鹫看到张,虞等人败阵,竟赤裸裸地说:“孔明欲效仪、秦之舌,游说东吴耶?”苏秦,张仪分别是战国的辩士,主张合纵连横,四方游说自己主张。诸葛亮并不争辩自己有效颦之嫌,而直告步鹫,“步子山以苏秦、张仪为辩士,不知苏秦,张仪亦豪杰也”,苏秦佩六国相印,张仪两次相秦,皆有匡扶人国之谋,而后旁敲侧击:“非比畏强凌弱,惧刀避剑之人也。君等闻曹操虚发诈伪之词(战表),便畏惧请降,敢笑苏秦、张仪乎?”兵书有云:“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掌握其要害,循序渐进,反客为主,变被动为主动。

  薛综、陆续又以“天数”“天时”,曹操是“相国之后”,刘备乃“织席贩履之夫”作论据,尊曹贬刘,实质上是贬孔明,贬孔明论述之理,从心里抗拒联合起来抗曹。但是薛综又提出“汉传世至今,天数将终”,这样与他身为“汉臣”的身分实在相背,诸葛亮明察秋毫且善于把握战机:“夫人生天地间,以忠孝为立身之本。……见有不臣之人,当誓共戮之”才对,而曹操,托名汉室“反怀篡逆之心”,如此欺君罔上,又如何不是“不臣之人”?而薛综竟认为“汉数将终”,“人皆归心”,何忠何孝?无论从伦理还是道义而言,薛综都是站不住脚的,所以孔明说:“薛敬文安得出此无父无君之e5a48de588b6e79fa5e98193333言乎?”“真无父无君之人也!不足与语!请勿复言!”而对陆绩,则嘲之小时戏事:“公非袁术座间怀桔之陆郎乎?请安坐,听吾一言……”陆绩可是有父有君之人,据说,他六岁时见袁术,曾偷偷揣起招待他的桔子,为了给妈妈,今天诸葛亮旧事重提,自然不是褒扬其谨尊孝道,而是说陆绩刚才不过是小孩子的见解,毛宗岗评此只有二个字“轻薄”,将孔明的态度淋漓地表现出来。曹操是曹参之后,不假,但看这“汉臣之后”挟天子以令诸侯,专断专权,不仅眼中无君王,而且也蔑视自己祖先,“不唯汉室之乱臣,亦曹氏之贼子”,这样的人,陆先生您也倍加推崇不成?

  当严峻又在诘难:“孔明治何经典”时,诸葛亮历数家珍似的,指出耕莘伊尹、钓渭子牙、张良、陈平……皆有匡扶宇宙之才,未审其治何经典,讥笑正如严峻一样“笔砚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的儒生之“迂”,真正是“唯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白首穷经,笔下虽有干言,胸中实无一策之“腐”。

  在这场舌辩中我们看到诸葛先生引经据典,又不拘泥于古代,时而义愤填膺,时而慷慨大义,时而揶揄嘲讽,时而偷笑反笑,由古及今,以今推古,昭然其道理,于险蜂恶浪间从容似一叶扁舟,读罢“舌战群儒”一节颇有些“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觉。

  更多辩论精彩,敬请访问争鸣口才网:/bbs

  原文赏析:

  肃乃引孔明至幕下。早见张昭、顾雍等一班文武二十余人,峨冠博带,整衣端坐。孔明逐一相见,各问姓名。施礼已毕,坐于客位。张昭等见孔明丰神飘洒,器宇轩昂,料道此人必来游说。张昭先以言挑之曰:“昭乃江东微末之士,久闻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乐。此语果有之乎?”孔明曰:“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昭曰:“近闻刘豫州三顾先生于草庐之中,幸得先生,以为如鱼得水,思欲席卷荆襄。今一旦以属曹操,未审是何主见?”孔明自思张昭乃孙权手下第一个谋士,若不先难倒他,如何说得孙权,遂答曰:“吾观取汉上之地,易如反掌。我主刘豫州躬行仁义,不忍夺同宗之基业,故力辞之。刘琮孺子,听信佞言,暗自投降,致使曹操得以猖獗。今我主屯兵江夏,别有良图,非等闲可知也。”昭曰:“若此,是先生言行相违也。先生自比管、乐,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国天下;乐毅扶持微弱之燕,下齐七十余城:此二人者,真济世之才也。先生在草庐之中,但笑傲风月,抱膝危坐。今既从事刘豫州,当为生灵兴利除害,剿灭乱贼。且刘豫州未得先生之前,尚且纵横寰宇,割据城池;今得先生,人皆仰望。虽三尺童蒙,亦谓彪虎生翼,将见汉室复兴,曹氏即灭矣。朝廷旧臣,山林隐士,无不拭目而待:以为拂高天之云翳,仰日月之光辉,拯民于水火之中,措天下于衽席之上,在此时也。何先生自归豫州,曹兵一出,弃甲抛戈,望风而窜;上不能报刘表以安庶民,下不能辅孤子而据疆土;乃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无容身之地:是豫州既得先生之后,反不如其初也。管仲、乐毅,果如是乎?愚直之言,幸勿见怪!”孔明听罢,哑然而笑曰:“鹏飞万里,其志岂群鸟能识哉?譬如人染沉疴,当先用糜粥以饮之,和药以服之;待其腑脏调和,形体渐安,然后用肉食以补之,猛药以治之:则病根尽去,人得全生也。若不待气脉和缓,便投以猛药厚味,欲求安保,诚为难矣。吾主刘豫州,向日军败于汝南,寄迹刘表,兵不满千,将止关、张、赵云而已:此正如病势□赢已极之时也,新野山僻小县,人民稀少,粮食鲜薄,豫州不过暂借以容身,岂真将坐守于此耶?夫以甲兵不完,城郭不固,军不经练,粮不继日,然而博望烧屯,白河用水,使夏侯□,曹仁辈心惊胆裂:窃谓管仲、乐毅之用兵,未必过此。至于刘琮降操,豫州实出不知;且又不忍乘乱夺同宗之基业,此真大仁大义也。当阳之败,豫州见有数十万赴义之民,扶老携幼相随,不忍弃之,日行十里,不思进取江陵,甘与同败,此亦大仁大义也。寡不敌众,胜负乃其常事。昔高皇数败于项羽,而垓下一战成功,此非韩信之良谋乎?夫信久事高皇,未尝累胜。盖国家大计,社稷安危,是有主谋。非比夸辩之徒,虚誉欺人: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诚为天下笑耳!”这一篇言语,说得张昭并无一言回答。

  座上忽一人抗声问曰:“今曹公兵屯百万,将列千员,龙骧虎视,平吞江夏,公以为何如?”孔明视之,乃虞翻也。孔明曰:“曹操收袁绍蚁聚之穷于夏口,区区求教于人,而犹言不惧,此真大言欺人也!”孔明曰:“刘豫州以数千仁义之师,安能敌百万残暴之众?退守夏口,所以待时也。今江东兵精粮足,且有长江之险,犹欲使其主屈膝降贼,不顾天下耻笑。由此论之,刘豫州真不惧操贼者矣!”虞翻不能对。

  座间又一人问曰:“孔明欲效仪、秦之舌,游说东吴耶?”孔明视之,乃步骘也。孔明曰:“步子山以苏秦张仪为辩士,不知苏秦、张仪亦豪杰也。苏秦佩六国相印,张仪两次相秦,皆有匡扶人国之谋,非比畏强凌弱,惧刀避剑之人也。君等闻曹操虚发诈伪之词,便畏惧请降,敢笑苏秦、张仪乎?”步骘默然无语。忽一人问曰:“孔明以曹操何如人也?”孔明视其人,乃薛综也。孔明答曰:“曹操乃汉贼也,又何必问?”综曰:“公言差矣。汉传世至今,天数将终。今曹公已有天下三分之二,人皆归心。刘豫州不识天时,强欲与争,正如以卵击石,安得不败乎?”孔明厉声曰:“薛敬文安得出此无父无君之言乎!夫人生天地间,以忠孝为立身之本。公既为汉臣,则见有不臣之人,当誓共戮之:臣之道也。今曹操祖宗叨食汉禄,不思报效,反怀篡逆之心,天下之所共愤;公乃以天数归之,真无父无君之人也!不足与语!请勿复言!”薛综满面羞惭,不能对答。座上又一人应声问曰:“曹操虽挟天子以令诸侯,犹是相国曹参之后。刘豫州虽云中山靖王苗裔,却无可稽考,眼见只是织席贩屦之夫耳,何足与曹操抗衡哉!”孔明视之,乃陆绩也。孔明笑曰:“公非袁术座间怀桔之陆郎乎?请安坐,听吾一言:曹操既为曹相国之后,则世为汉臣矣;今乃专权肆横,欺凌君父,是不惟无君,亦且蔑祖,不惟汉室之乱臣,亦曹氏之贼子也。刘豫州堂堂帝胄,当今皇帝,按谱赐爵,何云无可稽考?且高祖起身亭长,而终有天下;织席贩屦,又何足为辱乎?公小儿之见,不足与高士共语!”陆绩语塞。

  座上一人忽曰:“孔明所言,皆强词夺理,均非正论,不必再言。且请问孔明治何经典?”孔明视之,乃严酸也。孔明曰:“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兴邦立事?且古耕莘伊尹,钓渭子牙,张良、陈平之流。邓禹、耿□之辈,皆有匡扶宇宙之才,未审其生平治何经典。岂亦效书生,区区于笔砚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乎?”严峻低头丧气而不能对。

  忽又一人大声曰:“公好为大言,未必真有实学,恐适为儒者所笑耳。”孔明视其人,乃汝南程德枢也。孔明答曰:“儒有君子小人之别。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务使泽及当时,名留后世。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且如杨雄以文章名世,而屈身事莽,不免投阁而死,此所谓小人之儒也;虽日赋万言,亦何取哉!”程德枢不能对。众人见孔明对答如流,尽皆失色。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标签导航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哪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意思 吾将上下而求索_百度百科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哪里 路漫漫其修远兮 功亏一篑什么意思? 功亏一篑是什么意思 名句精华 为山九仞 功亏一篑 这一句什么意思 功亏一篑是什么意思? 三国演义精彩语段赏析 《三国演义》精彩语段摘评 求《三国演义》的摘抄(精彩段落) 《三国演义》的精彩语段摘评 良药苦口利于病 忠言逆耳利于行中逆耳是什么意思 快!!!!!...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逆耳什么意思 “苦口良药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意思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意思 关于莲花的诗句 收集关于荷花的诗句? 描写莲花的诗句 描写莲花的著名诗句 形容风大的词语有哪些 形容“风大”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风特别大的成语 关于风的词语有哪些 陈平的“六出奇计”是指哪六计? 是哪六计? 陈平曾为高祖六出奇计 请问是哪六计? 话说陈平曾为刘邦六出奇计 这六计分别是哪六计 陈平为刘邦献计被历史上称为"六出奇计" 众口铄金 词语 有铄口成金这个词语吗 与众口铄金意思相近的成语 "口铄金土"是不是成语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是什么意思 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下句是什么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无蜜不招彩蝶蜂两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苍蝇不叮无缝蛋,是什么意思 第四个字是拘的成语 拘字开头的成语 拘成语有哪些成语 拘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 请教大话2召唤兽技能叠加问题请大虾赐教 大话2·新出了召唤兽技能··请问法宠物带什么技能书好··法黄... 大话2神工鬼力以及加MP上限的宝宝技能效果如何? 求助大话西游2,关于召唤兽的技能 "菜根谭"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菜根谭 读后感 菜根谭讲的什么? 介绍一下《菜根谭》这本书 不用怕🐻 不要愁🐻 十年后&...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