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一 志向·事业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丘(春秋时代思想家、教育家) 引自《论语。子罕》
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
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韩非(战国末期哲学家)引自《韩非子·喻志》
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王充(东汉哲学家)引自《论衡·别通篇》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三国时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引自《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引自《岳阳楼记》
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张孝祥(南宋词人)引自《论治体 子· 甲申二月九日》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轲(战国时代思想家,教育家)引自《孟子 ·滕文公下》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大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
——荀况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清代政治家)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引自《郑板桥集》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南宋女诗人)引自《乌江>>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64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孔丘(春秋时代思想家,教育家)引自《礼记。学记》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刘向(西汉经学家,文学家)引自〈说苑〉
多见者博,多闻者智,拒谏者塞,专己者孤。
——桓宽 引自《盐铁论。制议》
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不成。
——张载(北宋哲学家)引自《经学理窟。义理篇》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曹雪芹(清代文学家)引自《红楼梦》第5回
好问,是好的。……如果自己不想,只随口问,即能得到正确答复,也未必受到大益。所以学问二字,“问”放在“学”的下面。
二 读书·求知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刚。
——孔丘 引自〈礼记·中庸·博学〉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引自《进学解》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朱熹 引自《训学斋规》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朱熹
道成于学而藏于书,学进于振而废于穷。
——王符(东汉思想家、哲学家)引自《潜夫论·赞学》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朱熹引自《朱子语类大全》第10卷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荀况引自《荀子·劝学篇》
境遇休怨我不如人,不如我者尚众;学问休言我胜于人,胜于我者还多。
——李惺(清代作家)引自《西沤外集·药言剩稿》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
——韩愈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唐代诗人)引自《登鹳雀楼》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唐代书画家)引自《劝学》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白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王国维(清代学者)转引自《人间词话新注》
三 天才·勤奋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聃 引自《老子·道德经》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况 引自《荀子,劝学》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秦汉前儒家经典)
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
达尔文
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
巴斯德
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们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
培根
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笛卡尔
知识有如人体血液一样宝贵。人缺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知识,头脑就要枯竭。
高士其
作家当然必须挣钱才能生活,写作,但是他决不应该为了挣钱而生活,写作。
马克思
我平生从来没有做过一次偶然的发明。我的一切发明都是经过深思熟虑,严格试验的结果。
爱迪生
人的价值蕴藏在人的才能之中。
马克思
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
高尔基
不要在已成的事业中逗留着!
巴斯德
学习 永远不晚。
高尔基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刘向
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
波尔克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好动与不满足是进步的第一必需品。
爱迪生
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
法朗士
今天所做之事勿候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候他人。
歌德
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比只有一种知识和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到的见解。
泰勒
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
高尔基
一切假知识比无知更危险。
肖伯纳
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使我的生活变成轻松而舒适的诗。
高尔基
我的成就,当归功于精力的思索。
牛顿
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
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
李大钊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如果你希望成功,当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当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爱迪生
自暴自弃,这是一条永远腐蚀和啃噬着心灵的毒蛇,它吸走心灵的新鲜血液,并在其中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汁。
马克思
发明家全靠一股了不起的信心支持,才有勇气在不可知的天地中前进。
巴而扎克
不知道并不可怕和有害。任何人都不可能什么都知道,可怕的和有害的是不知道而伪装知道。
托尔斯泰
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
爱因斯坦
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可能来自他们的博学。多样化会使人观点新鲜,而过于长时间钻研一个狭窄的领域,则易使人愚蠢。
贝弗里奇
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胜过责任感。
爱因斯坦
耐心和恒心总会得到报酬的。
爱因斯坦
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
柏拉图
平静的湖面,炼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
列别捷夫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托尔斯泰
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得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
托尔斯泰
在天才和勤奋两者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她是几乎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产婆。
爱因斯坦
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巴尔扎克
生活便是寻求新的知识。
门捷列夫
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
伏尔泰
我从来不记在辞典上已经印有的东西。我的记忆力是运用来记忆书本上还没有的东西。
爱因斯坦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爱因斯坦
无论掌握哪一种知识,对智力都是有用的,它会把无用的东西抛开而把好的东西保留住。
达·芬奇
知识不多就是愚昧;不习惯于思维, 就是粗鲁或蠢笨;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
车尔尼雪夫斯基
1.心系孩子,言传身教。情洒家庭,沟通重要。舒(zd书)香尽染,文明礼貌。畅想未来,不唱高调
2.溺爱是把软刀子,会戕害孩子;冷漠是把硬刀子,会刺伤孩子;粗暴是条皮鞭子,会伤害孩子;失望是根木棍子,会打击孩子。版
3.父母的言行是孩子成长的航标,家人的关爱是孩子成长的温床,家庭的和谐是孩子成长的动力。
4.将自己变小,才能使孩子不断长大——与孩子交朋友,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世权界,感受孩子的成长。
应该是岳飞,刘向是王侯将相,不会穷,苏轼的老爹是苏洵,家教挺好,家境也不会坏到哪儿去。颜真卿拜师在张旭门下,敢情家里也不穷。于谦是祖上也为官。
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以学自损,不如无学。 颜氏家训名言语录
见北朝·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这两句大意是:学习反而损害了自身,那还不如不学为好。颜子推《勉学》这一段话是:“夫学者,所以求益尔。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chīxiāo吃消)。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意思是:学习的人,目的是想要求得长进。我见有人读了几十卷书便自高自大起来,凌侮长者,轻慢同辈。人们像憎恶仇敌一样憎恶他,像讨厌猫头鹰一样讨厌他。像这样用学习来损害自已,不如不学。那些读了几本书就骄傲自大,瞧不起别人的人,除自身浅薄无知,学业难成外,还严重地损害了自身的形象,当引此名句作为鉴戒。
父母威严而有慧,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于》。这两句大意是:父母在子女面前有威严而又能关怀爱抚他们,子女就会对父母敬畏、谨慎而孝顺。讲父母对待子女应有的态度时,此条可作参考。
父不慈则子不孝。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慈:爱,指父母对子女的爱抚。本句大意是:父亲不知道爱抚儿子,儿子就不知道孝敬父亲。上行下效,有其父必有其子。讲父母对子女的影响作用时,可引此条。
婚姻勿贪势家。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止足篇》。本句大意是:婚姻不可贪图高攀权势之家。在阶级社会,结婚往往不单纯是男女双方的情爱之事,在很大程度上又带有政治或经济上的因素。为了结成有权有势的亲戚关系,有些人贪图攀龙附风,光想往高枝儿上栖,殊不知在这样的婚姻关系中常常使自己丧失家族的尊严,也给家庭生活带来无穷的后患,既得不到幸福,也不会有真正的爱情。本句可用于告诫人们不可以婚姻作为高攀势家的手段。
山中人不信有鱼大如木,海上人不信有木大如鱼。 颜氏家训好句摘抄
北朝·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这两句大意是:住在山区的人,不相信竟有鱼会像树一样大;生活在海上的人,不相信竟有树会像鱼一样大。正如夏虫不可与语冰雪一样,由于生活环境、认识条件的局限,生活在深山老林的山民不相信鱼竟会有参天大树那样大;生活在海边的渔民也不相信树竟会有势可吞舟的海鲸那样大。~比喻人的认识受生括条件的限制,也说明客观存在的事物不能因未被某些人所认识而否定其存在,告诫人们应开阔视野,力戒片面性。
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雌黄:一种矿物,可做颜料或退色剂。古人抄书、校书常用雌黄涂政文字,因此称乱改文字、乱发议论为妄下雌黄。本句大意是:没有读遍天下书,不能随便校改别人文章。此条阐述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求实精神。校改文章或品评前人著作,一定要有一个坚实的前提——一遍观天下之书,具有相当高的鉴别能力与分析能力,否则便有妄下雌黄之嫌。~的观点,对于形成我们民族的治学传统产生过积极的作用,即使对于今人,也仍有其借鉴意义。
积财千万,无过读书。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本句大意是:财物为身外之物,即使累积千千万万,也比不上读书的价值。此条采用对比手法,将财物与读书进行一番比较,以反衬和突出读书对于人生的重要价值。该名句告诫人们不要贪恋财物,而要注重读书学习与提高自己做人的素质。“读书无用论”者当为之三思。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薄技:微不足道的技能、专长。过两句大意是:积蓄有千万钱财,不如掌握一两样小小的技艺。钱财积蓄得再多,如果只出不进,早晚也会“坐吃山空”。虽没有万贯家财,但会一些小小的手艺,也能凭着它挣钱得利,养家活身。这两句可用于告诫青少年及时学习各种知识,掌握某些本领、技能,将来才能自立于世。也可用于劝诫为人父母的:与其为子女积蓄钱财,不如让子女及早学会立身的本领。
自高自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 颜氏家训名言语录
北朝·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凌忽:欺凌轻视。同列:同辈在一起共e799bee5baa6e78988e69d83332事的人。这几句大意是:自以为很高大,随意欺凌轻视老人长辈,轻忽怠慢跟自已一起共事的同辈人。这几句本是北齐文学家颜之推在其《颜氏家训》中教育子弟切不可因为读了几卷书就自高自大、目中无人时说的话。原文是:“见人读数十卷书,便~。”~数语,使人想见那种自以为了不起的人的傲慢神态,足可引起人们警戒。
草屩粗衣,蓬头垢面。
北朝·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屩(juē撅):用麻、草做的鞋。这两句大意是:穿着草鞋和粗麻衣服,头发蓬乱,脸面肮脏。《颜氏家训》记载,南朝梁时,被弹劾而系于牢狱的人,他的子孙凡是做官的都要自请解职,他的儿子还要~,叩头流血,申诉冤枉。“蓬头垢面”现已成日常成语,用来形容人头发如蓬草一样散乱,脸上非常肮脏的样子。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和善人住在一起,就像进了开满兰花的房间,久而久之自己也满身芳香。和恶人住在一起,就像进了卖渍鱼的商店,久而久之自己也满身臭气了。
夜觉晓非,今悔昨失。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早晨有过失,晚上就要醒悟;昨天做错了事,今天则应悔改。说明改正错误贵在及时。颜之推,字介,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曾被齐帝任命为平原太守。平生著作颇多,现存《颜氏家训》二十篇,《还冤志》三卷。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在其代表作《颜氏家训》中提出:人对于自己的缺点过失,要及时改正。知过即改是超越自我的必然。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说的也是人要经常反省、检查自己,从而改正过失,纠正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重要的是有了错误能及时发现、及时改正,不能有错不改,让小错酿成大错。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人生幼小,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颜氏家训好句摘抄
巧伪不如拙诚。
南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篇》巧妙的虚伪不如守拙的真诚。
千载一圣,犹旦暮也;五百年一贤,犹比髆也。
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一千年出一位圣人,还近得像从早到晚之间;五百年出一位贤人,还密得像肩碰肩。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