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这句话的意思是,部队行动迅速时,如狂风飞旋;行进从容时,如森林徐徐展开;攻城掠地时,如烈火迅猛;驻守防御时,如大山岿然。
出自:春秋时期兵法家孙武著作《孙子兵法·军争e5a48de588b6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33篇》,原文如下:
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和为变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译文:
所以,用兵是凭借施诡诈出奇兵而获胜的,根据是否有利于获胜决定行动,根据双方情势或分兵或集中为主要变化。按照战场形势的需要,部队行动迅速时,如狂风飞旋;行进从容时,如森林徐徐展开;攻城掠地时,如烈火迅猛;驻守防御时,如大山岿然;军情隐蔽时,如乌云蔽日;大军出动时,如雷霆万钧。
扩展资料:
《孙子兵法·军争篇》是春秋时期兵法家孙武创作的一篇散文。讲的是“凡用兵之法”。通过军队对“利”的看重,进行一步步的分析,提出了“风林火山”等概念。从军队的立命之本谈起,一点点引出自己的观点。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人 。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孙子兵法·军争篇
意思:军队快的时候要如风一般,队伍要整齐。当军队缓慢行军时,犹如静止的森林,肃穆、严整,不惊动敌人,不打草惊蛇。攻势的时候要向烈火一样猛烈。防守时应当像山一样巍然不动。
出处:春秋孙武《孙子·军争》:“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译文:部队行动迅速时,如狂风飞旋;行进从容时,如森林徐徐展开;攻城掠地时,如烈火迅猛;驻守防御时,如大山岿然;军情隐蔽时,如乌云蔽日;大军出动时,如雷霆万钧。军情隐蔽时,如乌云蔽日;大军出动时,如雷霆万钧。
扩展资料:
这句话是描述军争的情况,在《孙子兵法·军争篇》中,描述军争之法就有这一句话。
孙子提出了“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的争夺战e69da5e887aa7a686964616f330机的指导原则。就是用兵打仗要奇诈多变才能获得成功,要根据是否有利采取行动,分散或集中使用兵力,要随情况而变。有利可夺时,行军速度“其疾如风”;无利可夺时,行军速度“其徐如林”。进攻时,“侵掠如火”;防御时,”不动如山”。荫蔽时如阴云蔽日,冲锋时如雷动风举。
军队在接敌过程中,重要的是方阵队形变换的指挥问题。兵力的集中与分散,所谓“以分合为变”,其指挥信号是火鼓和旌旗。孙子在这里提到了夜战,他主张“夜战多火鼓,昼战多旌旗”以变人耳目“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就是作战要统一号令,统一行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军争
百度百科-疾如风,徐如林
出自《孙子·军争》:“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知,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军争是指在军事行动中争取战场的主动,里面提到了迂直,其实就是指要延缓对方行动,加快自己道的部署,率先进入战场有利位置。而其中行军就是很重要的一点。前面四句就是所谓“风林火山”,说的是“行军和攻守转换”。军队快的时候要如风一般,队伍要整齐。攻势的时候要像烈火一样猛烈,防守时应当像山一样巍然不动。这里体现出的是一种治军的专严谨和将帅决策的果断。属“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后面三句讲的是攻城要分兵而进,防守要看准要害部属防守兵力。行军中只有权衡好利害关系才能在战争中取等先机!
“疾如百风,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这句话是《孙子兵法》中的一个典故。
其疾如风:疾:迅速;军队行动快速如风一般,度队伍要整齐。。
其徐如林:徐:舒缓,缓慢。军队行动缓慢时,犹如严整肃穆的森林,不惊动敌人,不打草惊蛇。。
侵掠如火知:攻势的时候,犹如道猛不可当的燎原烈火。
不动如山:部队防守时,犹如巍然不动的山岳。
整体的意思如下:
军队快的时候要如风一般版,队伍要整齐。攻势的时候要向烈火一样猛烈,防守时应当像山一样巍然不动。这里体现出的是一种治军的严谨和将帅决策的果权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