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中华文化博大进深,上下五千年经过长年累月的语言文化,形成有边读边,没边读角的大体来思路,纨绔这两字,第一次遇到就自相当于把偏旁“纟”忽略掉,而纨看上去跟执字相似,因此读成了“执夸”……(yi'ben'zheng'jing'di'hu'shuo'ba'dao),其实这两个字也很好记,纨绔子弟,多记住几次肯定都记住了。zhidao
纨绔
拼音: wánkù
出处:东汉:班固的《汉书·叙传》zhidao
原文选段:出与王、 许子弟为群,在于绮襦纨袴之间,非其好也。
释义:
(1)、用细绢做的裤子,泛指富家子弟穿的华美衣着。
例:纨绔习气、纨绔子弟。
(2)、后世称富家子弟。
例: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分开解释:
纨:纨 (纨) wán 细绢,细的丝织品:纨素。纨绔(旧指富家子弟的华美衣着;泛指富家子弟,如“纨纨子
绔:绔 (絝) kù “ 同“裤”。裤子。
扩展资料:
“纨绔”的由来:
由于古代人上身穿的叫"衣"下身穿的叫"裳",所谓裳就是大裙子。一走,两腿呼呼进风。
有钱人为保暖,两条小腿各套内上长筒裤(类似于容现代长筒袜,也有连为一体类似现代的裤子),这种裤子叫"绔"。
更有钱人用细滑的丝织品做裤子,"纨"就是丝绢的意思。西汉宫女穿"开裆裤"说的就是这种袜子(内裤叫裈,形式类似于三角裤或沙滩库,最早见于周朝青铜器)。
后来,就用“纨绔”来形容官僚、地主等有钱有势人家成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纨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