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1
·
【
原文】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
“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
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
【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
【译文】
孔子说:
“花言巧语,装出和颜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63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
3.
【原文】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
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4.
【原文】子夏曰: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
【译文】
子夏说:
“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
(
效力国家
)
,能够献出自
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
5.
【原文】子曰: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
【译文】
孔子说:
“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
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
6.
【原文】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译文】
孔子说:
“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
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
7.
【原文】子贡曰: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
“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
《诗》云,
‘如切
如磋!如琢如磨’
,
其斯之谓与?”子曰:
“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
【译文】
子贡说:
“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
“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
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
”子贡说:
“
《诗》上说,
‘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
,
就是讲的这
个意思吧?”孔子说:
“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
了。
”
8.
【原文】子曰: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
【译文】
孔子说:
“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
《论语·为政》篇第二
9.
【原文】子曰: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译文】
孔子说:
“
(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
周围。
”
10.
【原文】子曰: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
”
【译文】
孔子说:
“
《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
”
11.
【原文】
子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译文】
孔子说:
“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
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法制了。
”
12.
【原文】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
矩。
”
【译文】
孔子说:
“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
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
13.
【原文】子曰: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译文】
孔子说:
“
(要了解一个人)
,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安心干什么,这样,这个人怎样
能隐藏得了呢?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
14.
【原文】子贡问君子。子曰: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
【译文】
子贡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
“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
(这就够说是一个君子了)
。
”
15.
【原文】子曰: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译文】
孔子说:
“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16.
【原文】子曰: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
孔子说:
“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论语·八佾》篇第三
17.
【原文】
子曰: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译文】
孔子说:
“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
18.
【原文】子曰:
“
《关睢》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
【译文】
孔子说:
“
《关睢》这篇诗,快乐而不放荡,忧愁而不哀伤。
”
《论语·里仁篇》第四
19.
【原文】子曰: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
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
【译文】
孔子说:
“不仁的人不能够长久地处在贫困的境地,也不能够
长久地处在安乐的境地。有仁德的人安于仁,有
智慧的人顺从仁。
”
20.
【原文】子曰: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
【译文】
孔子说:
“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够正确地去喜爱人,才能够正
确地去厌恶人。
”1
·
【
原文】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
“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
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
【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
【译文】
孔子说:
“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
3.
【原文】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
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4.
【原文】子夏曰: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
【译文】
子夏说:
“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
(
效力国家
)
,能够献出自
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
5.
【原文】子曰: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
【译文】
孔子说:
“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
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
6.
【原文】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译文】
孔子说:
“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
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
7.
【原文】子贡曰: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
“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
《诗》云,
‘如切
如磋!如琢如磨’
,
其斯之谓与?”子曰:
“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
【译文】
子贡说:
“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
“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
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
”子贡说:
“
《诗》上说,
‘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
,
就是讲的这
个意思吧?”孔子说:
“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
了。
”
8.
【原文】子曰: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
【译文】
孔子说:
“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
《论语·为政》篇第二
9.
【原文】子曰: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译文】
孔子说:
“
(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
周围。
”
10.
【原文】子曰: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
”
【译文】
孔子说:
“
《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
”
11.
【原文】
子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译文】
孔子说:
“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
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法制了。
”
12.
【原文】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
矩。
”
【译文】
孔子说:
“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
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
13.
【原文】子曰: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译文】
孔子说:
“
(要了解一个人)
,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安心干什么,这样,这个人怎样
能隐藏得了呢?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
14.
【原文】子贡问君子。子曰: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
【译文】
子贡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
“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
(这就够说是一个君子了)
。
”
15.
【原文】子曰: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译文】
孔子说:
“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16.
【原文】子曰: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
孔子说:
“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论语·八佾》篇第三
17.
【原文】
子曰: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译文】
孔子说:
“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
18.
【原文】子曰:
“
《关睢》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
【译文】
孔子说:
“
《关睢》这篇诗,快乐而不放荡,忧愁而不哀伤。
”
《论语·里仁篇》第四
19.
【原文】子曰: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
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
【译文】
孔子说:
“不仁的人不能够长久地处在贫困的境地,也不能够
长久地处在安乐的境地。有仁德的人安于仁,有
智慧的人顺从仁。
”
20.
【原文】子曰: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
【译文】
孔子说:
“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够正确地去喜爱人,才能够正
确地去厌恶人。
”1
·
【
原文】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
“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
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
【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
【译文】
孔子说:
“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
3.
【原文】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
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4.
【原文】子夏曰: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
【译文】
子夏说:
“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
(
效力国家
)
,能够献出自
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
5.
【原文】子曰: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
【译文】
孔子说:
“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
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
6.
【原文】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译文】
孔子说:
“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
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
7.
【原文】子贡曰: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
“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
《诗》云,
‘如切
如磋!如琢如磨’
,
其斯之谓与?”子曰:
“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
【译文】
子贡说:
“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
“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
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
”子贡说:
“
《诗》上说,
‘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
,
就是讲的这
个意思吧?”孔子说:
“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
了。
”
8.
【原文】子曰: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
【译文】
孔子说:
“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
《论语·为政》篇第二
9.
【原文】子曰: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译文】
孔子说:
“
(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
周围。
”
10.
【原文】子曰: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
”
【译文】
孔子说:
“
《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
”
11.
【原文】
子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译文】
孔子说:
“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
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法制了。
”
12.
【原文】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
矩。
”
【译文】
孔子说:
“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
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
13.
【原文】子曰: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译文】
孔子说:
“
(要了解一个人)
,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安心干什么,这样,这个人怎样
能隐藏得了呢?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
14.
【原文】子贡问君子。子曰: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
【译文】
子贡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
“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
(这就够说是一个君子了)
。
”
15.
【原文】子曰: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译文】
孔子说:
“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16.
【原文】子曰: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
孔子说:
“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论语·八佾》篇第三
17.
【原文】
子曰: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译文】
孔子说:
“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
18.
【原文】子曰:
“
《关睢》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
【译文】
孔子说:
“
《关睢》这篇诗,快乐而不放荡,忧愁而不哀伤。
”
《论语·里仁篇》第四
19.
【原文】子曰: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
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
【译文】
孔子说:
“不仁的人不能够长久地处在贫困的境地,也不能够
长久地处在安乐的境地。有仁德的人安于仁,有
智慧的人顺从仁。
”
20.
【原文】子曰: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
【译文】
孔子说:
“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够正确地去喜爱人,才能够正
确地去厌恶人。
”
论语十九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译:孔子说:
“学习知识后时常复习它,不也是愉快的吗?
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访,不也很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自己,而我不生气,不也是高尚的人吗?”
2.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和志同道合的人交往是不是真诚待人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认真复习过呢?”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译:孔子说:
“温习旧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着这点做老师了。”
4.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译:孔子说:
“只读书而不动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邪说的)有害。”
5.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第五章讲学习态度,提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即虚心好学。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第六章提出“学而不厌”,即学习要不知满足,不断进取。
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译:孔子说:“仲由,(让我)教导你知道与不知道的态度吧。知道是知道,不知道是不知道,这是聪明的。”
8.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译:孔子说:“看见道德高尚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高尚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相同的毛病。”
9.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第九章讲教的方法,要先让学生思考,表达,再给予适当的启发,并要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这
实际上是强调学生用心思考、主动学习的重要性。
1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一定有我的老师。选择他们的优点然后学习,看到自
己有跟他们一样的缺点然后改正。”
1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译: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他们使命重大而且道路遥远。把仁当做自己的使命,不也是重大的吗?到死了责任和使命才停止,不也是遥远的吗?”
1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译:孔子说:“每年的冬天过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1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译: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呢?”孔子说:“大概就
是‘恕’了。自己所不想要的,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14.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
15.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
第十四十五章均是讲如何做君子的,一是要先行后谈,不要言心不一或只言不行;二是要成人之美,帮人成就好的美德。
16.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里仁》)
17.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述而》
)
第十六十七章讲如何看待富贵与贫贱,孔子赞成人们追求富贵,但强调“从其道得之”即取之有道,换言之,无论贫富贵贱,关键是要追求“仁道”。
18.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述而》)第十八章写孔子对音乐的赞叹,侧面提出了人要有艺术修养。
19.(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沐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先进》)
第十九章通过孔子对点7a64e58685e5aeb9335生活态度的赞许,来倡导人的自然常态,提倡人要和大自然亲近。
一. 必背节选
1.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3.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4.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5.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6. 该均无寡,和无寡,安无倾。
7.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8.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9.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10.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11.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12.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30。
13.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4.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15.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
16.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17.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18.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之子?
19. 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20.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21.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22.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3. 愿车马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24.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25.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6.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7.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28.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且富贵,于我如浮云。*
29.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0.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1. 是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32.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3.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4.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35.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36.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以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7. 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38.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39. 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40.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41.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42.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43. 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44.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45.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46.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47.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8. 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49. 乡原,德之贼也。
50. 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51. 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