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茅塞顿开、来
抑扬顿挫、
舟车劳顿、
顿首再拜、
饱餐一顿、
整顿干坤、源
顿足不前、知
顿足失色、道
顿首之礼、
搓手顿足、
沉郁顿挫、
铿镪顿挫、
顿纲振纪、
顿兵坚城、
顿腹之言、
情窦顿开、
甩手顿脚、
鞍马劳顿、
撧耳顿足、
捶胸顿足、
顿足捩耳
“振”字开头的成语有:振振有词 ,振奋人心, 振臂一呼,
一:振振有词
读音:[ zhèn zhèn yǒu cí ]
基本解释:
理直气壮的样子。 形容自以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32为理由很充分,说个不休。
详细解释:
1. 【解释】:理直气壮的样子。形容自以为理由很充分,说个不休。
2. 【出自】:清·梁启超《关税权问题》:“今者外人之以排外相诬者,既振振有词,其乌可更为无谋之举,以授之口实也。”
二:振奋人心
读音:[ zhèn fèn rén xīn ]
基本解释:
振奋:振作奋发。 使人们振作奋发。
详细解释:
1. 【解释】:振奋:振作奋发。使人们振作奋发。
2. 【出自】:峻青《火把赞》:“啊,火把,这饱经革命风暴的胶东老根据地的乡亲们手中高举的火把,是那么炽热,那么明亮,那么振奋人心。”
三:振臂一呼
读音:[ zhèn bì yī hū ]
基本解释:
振:挥动。挥动手臂呼喊(多用在号召)。
详细解释:
1. 【解释】:振:挥动。挥动手臂呼喊(多用在号召)。
2. 【出自】:汉·李陵《答苏武书》:“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
四:振兵释旅
读音:[ zhèn bīng shì lǚ ]
基本解释:
收缴兵器,解散军队。
详细解释:
1. 【解释】:收缴兵器,解散军队。
2. 【出自】:《史记·周本纪》:“纵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虚;偃干戈,振兵释旅:示天下不复用也。”
五:振领提纲
读音:[ zhèn lǐng tí gāng ]
基本解释:
提纲挈领。
详细解释:
1. 【解释】:提纲挈领。
2. 【出自】:《隋书·文学传·潘徽》:“总括油素,躬披缃缥,芟芜刈楚,振领提纲,去其繁杂,撮其指要,勒成一家,名曰《江都集礼》。”
发聋振聩 聩:耳聋。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e69da5e6ba90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39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发蒙振聩 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发蒙振落 蒙:遮盖,指物品上的罩物;振:摇动。把蒙在物体上的东西揭掉,把将要落的树叶摘下来。比喻事情很容易做到...
金声玉振 以钟发声,以磬收韵,奏乐从始至终。比喻音韵响亮、和谐。也比喻人的知识渊博,才学精到。
如振落叶 形容轻而易举。
声振寰宇 寰宇:天下。形容声威极盛。
声振林木 形容歌声或乐器声高亢宏亮。
委靡不振 委靡:也作“萎靡”,颓丧。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
萎靡不振 萎靡:颓丧。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
扬葩振藻 葩:华美;藻:文采。形容文章写得华丽多采。
一蹶不振 蹶:栽跟头;振:振作。一跌倒就再也爬不起来。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
折槁振落 把枯树枝折断,把枯树叶摇下来。比喻轻易不费力。
振臂一呼 振:挥动。挥动手臂呼喊(多用在号召)。
振奋人心 振奋:振作奋发。使人们振作奋发。
振聋发聩 聩:天生耳聋,引伸为不明事理。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
振振有辞 振振:理直气壮的样子。形容自以为理由充分,说个没完。
摧枯振朽 犹摧枯拉朽。形容轻而易举。
重振旗鼓 比喻失败后,整顿再起。
弹冠振衿 整洁衣冠。后多以比喻将欲出仕。
弹冠振衣 整洁衣冠。后多以比喻将欲出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