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是一位屠夫
韩信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百,主要靠钓鱼换钱维持生活,经常受一位靠漂洗丝棉老妇人的 施舍,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度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配剑,其实你胆子小得很专。有本事的话,你敢用你的配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自知形只影单,硬拼肯定吃亏。于是,当着许多围观人的面,从那属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史书上称“胯下之辱”。
韩信不是《三国演义》里的人物。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汉族,是西汉的开国功臣。而三国演义的历史背景是从东汉末年分三国开始。
三国演义创作背景:
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
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
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思考,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由此就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
影视人物中的韩信形象
扩展资料:
与韩信有关的成语:
1、战无不胜,刘邦建立汉朝后对韩信的评价,指的是打仗没有不取得胜利的。形容力量十分强大,百战百胜。
2、国士无双,萧何在向刘邦推荐韩信是说他是国e69da5e6ba90e79fa5e98193362士无双。指一国独一无二的人才。
3、一饭千金,韩信落魄时曾对施舍给他的老妇说以后定当后报,韩信衣锦还乡时并赏赐她千金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4、多多益善,刘邦和韩信有一次对话,刘邦问韩信“你能带多少兵”韩信回答说“多多益善”形容一样东西或人等越多越好。 又有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之意。
5、十面埋伏,韩信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项羽。指周围布置了重重埋伏。
6、背水一战,在韩信攻打赵国的时候,他采取背水一战的计谋,赢得了战争胜利比喻在艰难情况下跟敌人决一死战。
7、拔旗易帜,韩信北上灭赵的一个计谋,拔掉别人的旗子,换上自己的旗子。比喻取而代之。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三国演义
百度百科-韩信
淮阴的屠夫中有一个年轻的,他侮辱韩信,说道抄:“你的个子比我高大,又喜欢带剑,但内心是不是很懦弱啊。”而且又靠他袭们的人多势众,侮辱他说:“假如你不怕死,那就刺我;不然,就从我的胯百下爬过去。”韩信注视他一会,俯下身子从对方的胯下爬过去。市上的人都讥笑他,以度为韩信真的胆子很小。
之后,韩信找到刘邦,把张良给他的推荐信呈上去,最后当上了大将军;而如果韩信当初问杀死那个小混混,答杀人偿命,韩信也不会当上大将军,更不会帮助刘邦攻打项羽,统一天下。
不是三国演义里的,韩信胯下之辱发生在三国的前几百年
成语故事:淮阴有一个年轻的屠夫,他侮辱韩信,说道:“你的个子来比我高大,又喜欢带剑,但内心却是很懦弱的啊。”并靠他们的人多势众,侮辱他说:“假如你不怕死,那就刺死我;不然,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韩信注视他一会,俯下身子从对方的胯下爬过去。集市上的人都讥笑他,以为韩信的胆子真的源很小。之后,韩信找到刘邦,把张良给他的推zd荐信呈上去,最后当上了大将军;如果韩信当初杀死那个小混混,杀人偿命,韩信也不会当上大将军,更不会帮助刘邦攻打项羽,一统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