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先考在右。
《礼记》规定父母妻亡故后的称呼为考妣嫔。为什么称呼亡故父母妻为考妣嫔呢?考,就是成,说的是就是德行有成之人。妣,就是媲,而媲就是配,就是配于有德行有成之人。嫔乃女官之意,为女性美称,故做亡妻百美称。其实无论是先考还是显考也或者是故先考都是对(自己甚至他人)亡父尊称,同样无论是先妣还是显妣也或者是故先妣都是对(自己甚至他人)亡母尊称。
显考、显妣本意为高祖、高祖母,后来作为亡父、亡母的美称,显考、显妣就是彰显父母德行有成之意。然而度显考作为碑文而言,其实并不是显考,而是皇考。朕这个字在秦朝之前人人可用,皇考之词在元成宗大德年间之前,臣民也是人人可用该词来赞美亡父的。但元成宗只看到了皇字,却不懂这个皇在这里的意思为大的意思。于是民间才不得不用显字代替皇字。版同样显妣原本也是皇妣。
考妣本已是亡父亡母了,在其前又加前缀先字,就再次强调了缅怀之情。在碑文中先考先妣使用范围远远大于显考显妣。此外还有【故考】以及【故妣】的表述。故乃亡故之意,加故字就更体现突出了子女的缅怀之情,但故显考故显妣也权在今天的碑文上才有使用,古代是不存在的。
显和先之分:
是一定要没有长辈,而且要有孙子辈,上边没有老人了,自己下面要有孙子辈,才能称“显”,否则称“先”,男女都一样。
也有的学者认为除上述条件外,只要有另一方健在就只能称“先”,只有双方都不在世了才可称“显”。显还有亲生的含义。
考和妣之分:是对已故父、母辈的尊称。
我们按照中国自古以来的写法,父母去世以后,不能写父母,不能再称父母。他们活着时称父母,过世以后,父亲称考,母亲称妣。考是父,妣是母。父亲去世了,不能说亡父,那是对父亲最大的不敬,一定要称先考或显考。
在丧榜中要使用冥称,不能使用父亲、母亲、严父、慈母等生称。一般地,丧榜正文的开头几个字,已经表明了主丧人与殁者的关系。
如果丧榜或者碑文中一开端是先考,外面人一看就知道,这是父亲殁了儿子承增。可是他家里面还有老人,也就是殁者还有父亲母亲,最少有一个人在,或者是他父亲母亲不在了,岳父岳母还在世间。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只要父母长辈还有一个人在世间,他有长辈在,他死了只能叫先走,他先走了,先行一步。在这个家庭里面,还显示不出他,所以称“先”。
如果他父母、岳父岳母,长辈一个都没有了,除没有长辈外,而且他还有孙子辈,那么他在家里面是辈分最大的一个人,就写“显”,显示的显。他在家庭里面地位最尊贵,称显考。如果没有孙子辈,他还不能称“显”,只能称“先”,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的。
女的也是如此。先妣也是殁者还有公婆、父母,至少有一位长辈还在世,称先妣。显妣和显考也e68a84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63一样,都是长辈没了而且有孙子辈,就可以称“显”了。
扩展资料:
汉字:考
拼音:kǎo
考字骨刻文演变:
引自:丁再献、丁蕾《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十九章第二节,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
注音:ㄎㄠˇ简体部首:耂,部外笔画:2,总笔画:6
繁体部首:文
仓颉:JKMVS
郑码:BMAZ
五笔86:FTGN 五笔98:FTGN
笔顺编号:121315
四角号码:44027
Unicode:CJK
统一汉字:U+8003
汉字:妣bǐ
妣字骨刻文演变:
引自:丁再献、丁蕾《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十九章第二节,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
妣:bǐ,注音:ㄅㄧˇ,
部首:女,部外笔画:4,总笔画:7
五笔86&98:VXXN仓颉:VPP郑码:ZMRR
笔顺编号:5311535 四角号码:4241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9A3
相关词组 考妣 显妣 先妣 妣考 皇妣 祖妣 贤妣 妣祖
如丧 考妣 若丧考妣 伯祖妣 皇祖妣 曾祖妣
同音字 纰 柀 笔 纰 朼 粃 佊 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