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首先对你的题目表示怀疑,你想问是应该是 洒扫应对知,而不是 酒扫应对 吧。没听过酒扫应对这个词,汗一下。
洒扫应对出自《论道语·子张》篇: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
另《大学》里谈到的大学之道里,似乎也有涉及。
古人八岁人小学,学习专 “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人大学,学 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
你如果问的是洒扫应对,看了属我的回答,应该会有所了解。
洒扫应对进退:洒扫:洒水扫地,泛指家务事;进退:迎送客人之类的礼节。旧zd指青年人居家在尊长、客版人面前应做的起码的事。
“礼乐射御书数”就是古代所谓“六艺”,即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技术;御:驾驭马车的技术;书权:书法;数:算法。
扫洒、应对、进退
语出《论语》子张,第十九篇。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意百思是:子游批评子夏,说子夏办教育,教的学生,“洒扫、应对、进退”这几件事勉强还可以,不过这是教育的“末”,他还没度有教人家根本。
过去的教育,主要是先教人格的教育,也就是生活教育。不管将来做什么,人格要先建立。所以,学子入校,首先接受的教育是“洒扫、应对、进退”这三件事。“洒扫”狭义地讲就版是洒水扫地,搞清洁卫生等,其实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应对”是培养学生社会礼仪。这个很重要。一个人如果走向社会不懂礼仪,你将很难生存 。关于“进退”,比如走向一个新的环境,什么时候权该你讲话,什么时候不该你讲话,什么时候该你出头,什么时候不该你出头,这是大学问,从小就要开始教。
一个人,在学校把“洒扫、应对、进退”这三门功课学好了,那走向社会,他的事业就成功了一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