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1、三好二怯
成语拼音:sān hǎo èr qiè
成语解释:时好时病。形容体弱。
成语出处: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知·风月相思》:“娘子与冯官人相见之后,至今三好二怯。”
2、三言二语
成语拼音:sān yán èr yǔ
成语解释:三两句话。形容言语十分简短
成语出处:朱自清《论朗诵诗》道:“或者三言二语,或者长篇大套。”
3、三心二意
成语拼音:sān xīn èr yì
成语解释: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专一。
成语出处:元 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争奈是匪妓,都三心二意。”
4、三头二面
成语拼音:sān tóu èr miàn
成语解释:面:脸。比喻奉承拍马,玩弄内两面手法
成语出处:唐·李商隐《杂纂》:“三头两面趋奉人。”
5、三平二满
成语拼音:sān píng èr mǎn
成语解释:比喻生活过得去,很满足。
成语出处:宋 黄庭坚《四休居士诗序》:“粗茶容淡饭饱即休,被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
三战三北、三衅三浴、三十三天、三浴三衅、三吐三握等。
1、三战三北
【解释】:北:败逃。打三仗,败三次。形容屡战屡败。
【出自】:左丘明·春秋《国语·吴语》:“吴师大北。越之左军右军,乃遂涉而从之,又大败天没。又郊败之。三战三北,乃至于吴。”
【译文】:吴军大败。越国的左军右军,于是涉过而顺从的,又大败消失。第三次又在吴国都城的近郊打败了吴国。屡战屡败,甚至在吴。
2、三衅三浴
【解释】:衅:以香涂身。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
【出自】:左丘明·春秋《国语·齐语》:“比至,三衅三浴之,桓公亲逆之于郊,而与之坐而问焉。”
【译文】:等到,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桓公亲自到郊外迎接,而与他坐下,问他。
3、三十三天
【解释】:佛7a64e78988e69d83366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出自】:《胜鬘宝窟》卷下:“此言三十三天者,中国言悉怛梨余恶卫陵,此中唯取怛梨二字为忉利天也。怛梨,忉利,彼国音不同耳。”
【译文】:这句话33天的,中国说悉怛梨我厌恶卫陵,这中只取得梨二字为忉利天的。怛梨,忉利,那个国家音乐不同罢了。
4、三浴三衅
【解释】:衅:以香涂身。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
【出自】:左丘明·春秋《国语·齐语》:“比至,三衅三浴之,桓公亲逆之于郊,而与之坐而问焉。”
【译文】:等到,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桓公亲自到郊外迎接,而与他坐下,问他。
5、三吐三握
【解释】:以之为求贤殷切之典。
【出自】:司马迁·西汉《史记·鲁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
【译文】:周公告诫伯禽说:‘我是文王之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我对天下也不算低了,但我一洗三次握着头发,一顿饭三吐出来,起来接待士人。
火冒三丈、一日三秋、半夜三更、一波三折、两面三刀、日上三竿、入木三分、退避三舍、孟母三迁、绕梁三日、五大三粗、九流三教、网开三面、无风三尺浪、稳吃三注、拼命三郎、一饭三遗矢、屡次三番、一唱三叹、一问三不知、日出三竿、阳关三迭、一日三省、一时三刻、一岁三迁、再衰三竭、勇冠三军、一口三舌、一板三眼、约法三章、八难三灾、一国三公、一步三摇、犒赏三军、官无三日、垂涎三尺、倚酒三分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六街三市、六臂三头、连中三元、两意三心、两次三番、立时三刻、不管三七二十一、五短三粗、几次三番、狡兔三窟、避君三舍、红日三竿、一日三岁、两头三绪、一倡三叹、六问三推、日已三竿、三沐三熏、目无三尺、三吐三握、茅庐三顾、诗家三昧、汤去三面、五申三令、日高三丈、一日三月、二桃三士、二帝三王、不问三七二十一、蹄闲三寻、事无三不成、四德三从、冯谖三窟、夜半三更、二心三意、二次三番、勇贯三军、皈依三宝e5a48de588b6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30、珠履三千、气冠三军、一沐三捉发、大酺三日、两头三面、两两三三、火冒三尺、虎生三子,必有一彪、河清三日、假眉三道、长年三老、狡兔三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九蒸三熯、三浴三衅、读书三到、二满三平、两般三样、蹄闲三寻、不成三瓦、君子三戒、六韬三略、折臂三公……
三寸之舌 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抄。
三夫之对 泛指经过多人传播的流言。同“三袭夫之言”。
三夫之言 泛指经过知多人传播的流言。道
三谏之义 指事君之正道。
三迁之教 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