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踌躇满志[chóu chú mǎn zhì]
踌躇满志是一个汉语词汇,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满,满足;志,志愿。形容对自己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出自《庄子·养生主》:“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2. 疮痍满目 [ chuāng yí mǎn mù ]
【解释】:疮痍:创伤。满眼创伤。比喻眼前看到的都是灾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38祸的景象。
【出自】:唐·杜甫《北征》诗:“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
【示例】:征鼙聒耳乡音杳,~亲人少。
3. 恶贯满盈 [è guàn mǎn yíng]
释义:恶:罪恶;贯:穿钱的绳子;每一千枚为一贯;盈:满.罪恶多得像穿钱一样;已经穿满了一贯还没完.形容罪大恶极已经到该受惩罚的时候了.
示例:这个坏事做尽、~的歹徒,终于受到法律的制裁。
4. 宾朋满座 [ bīn péng mǎn zuò ]
造句: 醉仙楼听鹤鸣一派萧韶洞,宾朋满座,谈笑无穷
释义:是指宾客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友聚会。
带有惩罚的四字词语:赏罚分明、严惩不贷、惩一儆百、杀一儆百、数罪并罚。
1、赏罚分明
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形容处理事情清楚明白。
出自: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5回:“可见做上宪的人,又要赏罚分明,又要记性好,夫然后叫人心服。”
示例:功过是非赏罚分明,才能服众。
2、严惩不贷
严惩不贷指严厉惩罚,绝不宽恕。繁体字是严惩不贷,其释义是严加惩办,不予宽容。
出自:毛泽东 《中共发言人关于命令国民党反动政府重新逮捕前日本侵华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和逮捕国民党内战罪犯的谈话》:“其他日本战争罪犯,暂由你们管押,听候处理,一概不得擅自释放或纵令逃逸,违者严惩不贷。”
示例:金庸《笑傲江湖》:天门怒道:“呸,谁说你是本派的掌门人了?”玉玑子叫道:“天门座下诸弟子,此事与你们无干,大家抛下兵刃,过来归顺,那便概不追究,否则严惩不贷。”
3、惩一儆百
惩:惩罚;儆:警戒。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兄弟今天定要惩一儆百,让众人当面看看,好叫他们有个怕惧。
示例:一个礼拜日,这家伙又开始打呼噜了,牧师决定修理他一下,以惩一儆百。
4、杀一儆百
儆:警告。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出自: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如果遇到抗拒,就杀一儆百。
示例:抓贩运毒品如果遇到抗拒,就杀一儆百。
5、数罪并罚
数罪并罚是指对犯两个以上罪行的犯人,就所犯各罪分别定罪量刑后,按一定原则判决宣告执e68a84e799bee5baa6363行的刑罚。数罪,指一人犯几个罪。
各国刑事立法规定构成数罪的时间界限有所不同:有的规定发生在判决宣告以前,有的规定在判决确定以前,还有的规定在刑罚执行完毕以前。
中国刑法规定,在判决宣告以前犯几个罪的是数罪,但判决宣告以后,刑罚尚未执行完毕以前又犯新罪的,也是数罪,应按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带有份字的四字词语:
见者有知份
有缘无份
安份守己
分成语 :
赏罚分明、
恰如其分、
分门别类道、
身无分文、
分道扬镳、
安分守己、
分毫无爽、
坐地分赃内、
入木三分、
分庭抗礼、
爱憎分明容、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不由分说、
分内之事、
是非分明
1、罚不当罪 fá bù dāng zuì
释义:当:相当,抵挡。处罚和罪行不相当。
出处:先秦·荀子《荀子·正论》:“夫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
翻译:品德与地位不相称,才能与职务不相称,奖赏与功劳不相当,惩罚与过失不相当,没有比这更不好的了。
2、罚不及嗣 fá bù jí sì
释义:嗣:后嗣,子孙。惩罚有罪的人不能株连他的子孙。
出处: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唐臣传·任圜》:“然罚不及嗣,子可以轻。”
翻译:但是惩罚有罪的人不能株连他的子孙,他的子孙可以从轻发落。
3、罚不责众fá bù zé zhòng
释义:罚:惩罚;责:责罚;众:多数人。指某种行为即使e69da5e887aa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64应片惩罚,但很多人都那样干,也就不好采取惩罚的办法去处理了。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回:“况罚不责众。”
翻译:何况也不会把所有人都处罚了。
4、罚一劝百 fá yī quàn bǎi
释义:处罚一个人以惩戒众人。
出处:唐·韩愈《谁氏子》:“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不晚耳。”
翻译:处罚一个人以惩戒众人才是为政之道,如果到时候犯了再惩罚也不迟。
5、罚当其罪 fá dāng qí zuì
释义:罚:处罚,惩罚。所作处罚和所犯罪行相当
出处:唐·王方庆《魏郑公谏录·对百官应有堪用者》:“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
翻译:奖赏与功劳相称,没功劳的人自然会退散,惩罚与过失相当,想作恶的人也会感到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