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这是喝酒的礼仪,为了表示尊敬,相互一拜,然后倒出来一点祭拜天地,然后一饮而尽
儒家讲究酒德二字。酒德两字最早见于《e69da5e887aae79fa5e98193332尚书》和《诗经》,其含义是说饮酒者要有德行,不能像夏纣王那样,“颠覆厥德,荒湛饮酒”,《尚书.酒诰》中集中体现了儒家的酒德,这就是:“饮惟祀”,只有在祭祀时才能饮酒;“无彝酒”,不要经常饮酒,平常少饮酒,以节约粮食,只有在有病时才宜饮酒;“执群饮”,禁止民聚众饮酒;“禁沉湎”,禁止饮酒过度。儒家并不反对饮酒,用酒祭祀敬神,养老奉宾,都是德行。
饮酒作为一种食文化,在远古时代就形成了一种大家必须遵守的礼节。有时这种礼节还非常繁琐。但如果在一些重要的场合下不遵守,就有犯上作乱的嫌疑。又因为饮酒过量,便不能自制,容易生乱,制定饮酒礼节很重要。明代的袁宏道,看到酒徒在饮酒时不遵守酒礼,深感长辈有责任,于是从古代的书籍中采集了大量的资料,专门写了一篇《觞政》。这虽然是为饮酒行令者写的,但对于一般的饮酒者也有一定的意义。
我国古代饮酒有以下一些礼节:主人和宾客一起饮酒时,要相互跪拜。晚辈在长辈面前饮酒,叫侍饮,通常要先行跪拜礼,然后坐入次席。长辈命晚辈饮酒,晚辈才可举杯;长辈酒杯中的酒尚未饮完,晚辈也不能先饮尽。
古代饮酒的礼仪约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就是先作出拜的动作,表示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祭谢大地生养之德;然后尝尝酒、味,并加以赞扬令主人高兴;最后仰杯而尽。
在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叫酬,客人要回敬主人叫酢,敬酒时还有说上几句敬酒辞。客人之间相互也可敬酒叫旅酬。有时还要依次向人敬酒叫行酒。敬酒时,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起立。普通敬酒以三杯为度。
古代人比我们现在的想法其实是要千奇百怪许多,并且中国的酒文化是很渊博的,这也就让我们见识到了许许多多的不一样的装酒水的器具百。
而古代人远远比你印象中的要奢华、要有创意、要有想象力得多。看看下面这些古代的酒器具,是否觉得拿着玻璃小杯喝酒的自己少了很多意境呢。
1975年出土于山东省胶州三里河遗址。整器呈猪形,四肢缺失,外表呈灰褐色,类似猪皮的颜色。头部粗短,双耳上翘,嘴两侧微露獠牙。
猪是当时的主要家畜之一,并成为财富的象征,在很多遗度址内都发现了丰富的猪骨骼。
龙纹觥体似兽角,前端龙首昂起,后端宽阔平齐。龙首双目凸起,两角上指,张口露齿,形象狰狞。龙首后的脊部有盖,盖正中有菌状钮,龙的躯体置于器盖上,左右蜿蜒,尾部内卷曲,与器浑然一体。这也是一种酒具。
而最让我忘不了的便是九龙玉杯,这真的是稀世珍宝,由白玉做成。这件雕琢精细的九龙杯,如果内盛满玉酒,立即可见有九条翻腾之蛟龙,其实是因为白玉是半透明容之状而显现,使九条龙活灵活现。
其实还有许许多多的杯子,让我眼花缭乱,所以说中国人爱酒品酒的习俗不是一日而成的。
1.时间
饮酒的时间在西周开始就有严格的规定——只能在冠礼、婚礼、丧礼、祭礼或喜庆典礼的场合下进饮,违时而饮则是违礼。若是酒瘾犯了,想趁机提前偷点小酒解馋,可能就直接被抓住然后赶出会场啦。
(古代正式筵宴,尤其是御宴,都要设立专门监督饮酒仪节的酒官。这酒官职位颇多,有酒监、酒吏、酒令、明府……他们的职责,一般是纠察酒筵秩序,将那些违反礼仪者撵出宴会场合。)
2.顺序
入席时,主人入门后坐右边,客人坐左边,主人就东阶,客人就西阶。《礼记·乡饮酒义》中提到过,坐北方享的是天地之气,面向的是南方的德气,简言之即为人们常说的“坐北朝南”。
鸿门宴,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酒宴之一,司马迁着意描述了这场宴会上的座次:“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酒宴中,项王、项伯朝东坐,亚父朝南坐。刘邦朝北坐,张良朝西侍。通常主人邀请宾客以宾客为尊让宾客坐北边,但亚父(范增)最为年长,按照尊卑顺序坐北位实属合理,项王、项伯坐西北以辅主人,张良、樊哙坐于东南,作为辅宾。
除了朝向以外,古人在席位设置上还有首尾上下之别。
3.敬酒
古人饮酒,倡导“温克”,即是说虽然多饮,也要能自持,要保证不失言、不失态。教人不做“三爵不识”,狂饮不止的人。
所谓“三爵不识”,指不懂以三爵为限的礼仪。《礼记·玉藻》提及三爵之礼云:“君子之饮酒也,受一爵而色洒如也,二爵而言言斯,礼已三爵而油油,以退,退则坐。”就是说,正人君子饮酒,三爵而止,饮过三爵,就该自觉放下杯子,退出酒筵。所以,这美酒虽好,但不是你想喝多少就能喝多少的啊。
大唐盛世,名酒辈出,喝酒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到了宋代,则开始强调节饮和礼饮。清代时,文人们著书将礼饮的规矩一条条陈述出来,约束自己,也劝诫世人。
清人张晋寿《酒德》中有这样的句子:“量小随意,客各尽欢,宽严并济。各适其意,勿强所难。”大概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酒逢知己千杯少,能喝多少喝多少,喝不了就赶紧跑”的意思吧。
4.劝酒
劝酒使用甜言蜜语,喝酒就当豪言壮语。喝酒加划拳,酒桌上坑爹的不止是假酒,还多了个好友。不过别以为古人就没有这样的烦恼,除了需遵守“三杯即止”的规定外,有时你还得有让你喝你就必须喝的困扰。而具有这样霸道权利的正是前文所说的酒官。
酒官是酒宴上神一般的存在,因为赴宴者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9b9ee7ad94365在酒筵上要服从酒官意志,有时你偷喝了点酒官把你赶出宴席,有时他们的职责又是强劝人饮酒,专门找醉了不喝或者喝很多都不怎么醉的人,将酒令作为军令,你不听还真不行,如此一来甚至闹出人命。赴宴者因此不能随心所欲,如若不服也视为违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