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这句话是南怀瑾写的。
原句: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翻译:佛心替代自己的心,道作为自己的骨,儒家作为自己的外表,大度的内心看世界。技能在手掌握,能力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8685e5aeb9364在身,再脑子里思考,从容地过生活。三千年以后阅读,不在乎外在的功名利禄;走了九万里为了悟道,最终回归田园与诗酒为伴。
意思是:为了所谓的追求,人的一生忙忙碌碌,到头来,人们发现这些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实际上,这句话表达了一种人生境界,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扩展资料: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的作者南怀瑾的弟子生平和贡献:
1949年,南怀瑾随国民党来到台湾,在台湾支持佛教印经工作,协助中国佛教法师至台湾弘法。南怀瑾在国立政治大学、辅仁大学及中国文化大学都有开课,此后成为中国文化大学教授。
政坛要人如蒋纬国、白万祥、王升、马纪壮、蒋彦士等人常前往旁听,也有佛门,许多文化界与财经界人士,如李传洪、尹衍梁、徐芹庭也是南怀瑾的弟子。
在蒋经国去世后,南怀瑾再度回到台湾活动,李登辉的重要核心幕僚,包括苏志诚与刘泰英,都是南怀瑾的学生。据传,李登辉曾经用南怀瑾的人脉,安排密使与中国共产党进行秘密谈判与交流。
是当年南怀瑾在厦门南普陀寺为僧人们打禅七的时候,记录下来的录像的名称,把这七天的内容全部收录了下来,方便更多的人可以受教和改善画质,南怀瑾于1993年在闽南佛学院新落成的禅堂内主持第一场禅七,重新整理版本,共21集。《南禅七日》是生命科学的实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怀瑾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这两句的出处是《南怀瑾先生答问集(一)》。
《南怀瑾先生答问集(一)》原文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翻译:要有佛家的慈悲之心,道家无为的风骨,儒家仁德的态度,大度的看待世界。要有一技之长,身体力行,脑子勤于思考,才能淡然生活。纵观上下三千年,人们追求的不过是功名利禄,行走九万里终于明白,最终还是归于田园与诗酒为伴才是最好的归宿。
扩展资料:
南怀瑾主要成就为儒、释、道等宗教研究 ,生前著作多以演讲整理为主,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建设与传播,其出版代表作诸多,比如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 《原本大学微言》、《南怀瑾先生答问集(一)》等三十多种著作,曾被译成英、法、荷、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韩国、罗马尼亚等八种语言。
《南怀瑾先生答问集》是200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南怌瑾。《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36南怀瑾先生答问集》是2000年之后,南怀瑾先生与学生之间对话的记录整理本。
分为《有关宗教》、《有关学佛》、《有关修行》、《有关打坐》、《有关人生》五章,内容包含“‘信’与‘悟’是什么关系”、“普通人修行学佛,需要什么条件”、“到止的境界之后,这就算得定吗”、“晚上打坐时,想睡怎么办”、“人如何做到‘随遇而安’”等九十五则答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