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古代科举制度下,有乡试,会试和殿试之说,不过在乡试之前,学道内有童子试之说,童子试过关就是秀才,从而拥有了进入更百高的行政单位的所谓学校的学习资格度,而在此基础之上的人称为生员,他们有资格参加乡试,乡试的取中者才叫举人;举人再参加的就是京城的会试和皇上钦点的殿试,会试取中者称为贡士;同理,贡士中参加殿试的一二三甲回就是所谓的进士,一甲进士的一二三名就是所谓的状元,榜眼和探花。
综上,啰嗦了一堆,秀才,举人和进士是身份递进的一种社会地位象征,只有拥有答前一个称号,才有考取更高功名的条件。
先说秀才,秀才是继续参加更高一级科举考试即乡试的条件之一,中秀才之后知并没有特殊待遇。
再说举人,中举之后即民间所称进了龙门,算是迎来了人生巨大胜利,首先社会地位得到根本改变,无论你是农民还是商人,一举成为官人。同时可被提名进入候补道或道等待被任命为基层官吏,从中举之后即可不服役不纳粮。
最后说进士,就是天回子门生,中了最高级别的科举考试会试才得进士及第,它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考中的人。也叫贡士的考试,参加的人都是各地举人,所以含金量最高,前三名自不用多说,凡中进士,就由礼部、吏部直接选拔为官,最次是个正七品。在老百姓看答来这都是青天大老爷了,高起点的仕途生涯开始了。
进士和举人的待遇一样(但是官职不一样):只有一等者可获得国家每月发给的粮食和银两,称为食饩(类似现代的奖学金)。
秀才:凡取得秀才资格的就可以不出公差和免纳田粮。生员长久不能中举,便逐步由附生升增生,由增生升廪生,由廪生选贡生。
贡生分拔贡(每 12年考选1次)、岁贡(每年选 1次,按在学时间依次选补)、恩贡(无定期)、优贡(无定期)、副贡(每3年举选1次,由乡试取得副榜的生员中选送)。顾名思义,贡生系贡举到国子监成为太学生。
实际贡生并不入监读书,不过取得太学生的资格,一方面可以直接参加乡试,一方面可以通过"诠选"出任官职,主要是担任地方学校的教官。
扩展资料:
明清时期的科举流程:
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清代有府学、州学和县学)。
生员“入学”后即受教官(教授、学正、教谕、训导)的管教。清初生员尚在学宫肄业(有月课和季考,后来变成有名无实了),又称为生,俗称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
生员分为三种:成绩最好的是廪膳生员,有一定名额,由政府提供津贴和生活日用的学员;其次是增广生员,也有一定名额,为候补廪膳生之属;新“入学”的称为附学生员,为增广生之预备。每年由学政考试,按成绩等第依次升降。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童生试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会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
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余诸进士再参加朝考,考论诏奏议诗赋,选擅长文学书法的为庶吉士,其余分别授主事(各部职员)、知县等(实际上,要获得主事、知县等职,还须经过候选、候补,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65有终身不得官者)。
庶吉士在翰林院内特设的教习馆(亦名庶常馆)肄业三年期满举行“散馆”考试,成绩优良的分别授翰林院编修、翰林院检讨(原来是第二甲的授翰林院编修、原来是第三甲的授翰林院检讨),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或分发到各省任知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科举制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