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大同小异
大体相同,略有差异。
带有636f7079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34异字和同字的四字成语有:
一、党同妬异
[ dǎng tóng dù yì ]
基本解释
犹言党同伐异。
详细解释
1. 【解释】:犹言党同伐异。
2. 【示例】:唐 张说 《府君墓志铭》:“君以律有违经背礼,著《妨难》十九篇,书奏,帝下有司而删定之;官党同妬异,竟寝其议。”
二、党同伐异
[ dǎng tóng fá yì ]
基本解释
伐:讨伐,攻击。指结帮分派,偏向同伙,打击不同意见的人。
详细解释
1. 【解释】:伐:讨伐,攻击。指结帮分派,偏向同伙,打击不同意见的人。
2. 【出自】:《后汉书·党锢传序》:“自武帝以后,崇尚儒学,怀经协术,所在雾会。至有石渠分争之论,党同伐异之说。”
3. 【示例】:读者幸勿比例惴测,谓此事为某人写照,此名为某人化身,致生种种~意见。 ◎清·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绪言》
4.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用于书面语
例句
~,刻薄寡恩在朱先生写的文字里是读不到的。
三、党同妒异
[ dǎng tóng dù yì ]
基本解释
犹言党同伐异。指结帮分派,偏向同伙,打击不同意见的人。
详细解释
1. 【解释】:犹言党同伐异。指结帮分派,偏向同伙,打击不同意见的人。
2. 【出自】:唐·张说《府君墓志铭》:“君以律有违经背礼,著《妨难》十九篇,书奏,帝下有司而删定之;官党同妒异,竟寝其议。”
四、求同存异
[ qiú tóng cún yì ]
基本解释
求:寻求;存:保留;异:不同的。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
详细解释
1. 【解释】:求:寻求;存:保留;异:不同的。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
2. 【示例】: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还是求同存异吧。
3.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例句
要以~的精神搞好双边关系。
五、
赏同罚异
[ shǎng tóng fá yì ]
基本解释
指奖赏和自己的意见相同的,惩罚和自己的意见不同的。
详细解释
【解释】:指奖赏和自己的意见相同的,惩罚和自己的意见不同的。
1 本同末异【běn tóng mò yì 】本:本原。末:末流来。比喻事物同一本原,而派生出来的末流则有所不同。
出处 魏·曹丕《典论·论文》:“夫文,本同而末异。”
2 标同伐异【biāo tóng fá yì 】帮助意见相同的人,排斥意见不同自的人。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抵》:“真长标同伐异,侠之大者。”百
3 大同小异【dà tóng xiǎo yì 】大体相同,略有差异。
出处 《庄子·天下》:“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度
4 党同伐异【dǎng tóng fá yì 】伐:讨伐,攻击。指结帮分派,偏向同伙,打击不同意见的人。
出处 《后汉书·党锢传序》:“自武帝以后,崇问尚儒学,怀经协术,所在雾会。至有石渠分争之论,党同伐异之说。”
5 党同妒异【dǎng tóng dù yì 】犹言党同伐异。指结帮分派,偏向同伙,打击不同意见的人。
出处 唐·张说《府君墓志铭》:“君以律有违经背礼,著答《妨难》十九篇,书奏,帝下有司而删定之;官党同妒异,竟寝其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