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这音效蛮好的!老将黄忠不服老,背景是刘备伐百吴,因人说老将无用,黄忠不服老,自愿作为诱饵引吴军进包围圈,最终中箭,箭度伤加旧伤加年老,最终死了。可谓鞠内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不服老,既是自己性格豪迈的写照,也是真的老了,不服老不行了容!
因为他一直没有得到刘表的赏识。黄忠虽然是个骁勇善战,勇冠三军的人,但是他的主子却和他不同,更喜欢安静的那种桃园不问世事的那种生活。也与他自身的636f7079e79fa5e98193330局限性有关,他善战,但是他不善于谋略,过去的很多成功也是和别人一起合作完成的,如果没了那些为他提前谋略好一切的人,他再怎么能善战也是无用之举。
黄忠是个很有自信心的人,也有胆量。当曹操觉得他年纪大了,不适合带领军队去打仗的时候,黄忠很生气,觉得自己虽然年龄大了,但是依然可以在战场上大放光彩,就是一种不服老的气质吧。他更加主动的请求让他去战,曹操见此形势便同意让他去。结果黄忠真的是不负众望,获得全胜。《三国志》中对他的评价也是后期年老的时候多一点,他年轻时候的记录反而很少,或许他年轻的时候真的是个被埋没的人才,到了晚年才被挖掘了出来。
每个好战的人手里都有一把自己心爱的宝刀,黄忠也不例外,他用的刀的名字也引发了后来人们的猜疑,到底是叫什么名字呢?一把刀在古时候象征的是他们的荣誉和胜利,刀上不知道沾满了多少人的鲜血,人们对它的也是纵说风云。
随着岁月的流逝,战场的经验积累也会变得越来越丰富。黄忠虽说到老才出力拔萃,但是中途的这些铺垫也对他后来的成名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即使年轻时没有很大的作为,到也是一种很好的体验。
提到黄忠就会想到老将这个词,但是我认为其实这个是受了《三国演义》的影响,因为在《三国演义》中,黄忠出场的时候就已经年龄很大了,后来他又为刘备效力了差不多有十年,所以被我们称之为老将,但其实可能他成名时可能并不老,只是历史上没有过多的记载而已。也有可能年轻的时候没有被君主赏识。
黄忠,他其实最开始是刘表的部下,后来曹操攻占了荆e69da5e887aae79fa5e98193366州,就把他收服在了麾下,而当曹操在赤壁大战中失败了的时候,这时刘备率军南下,黄忠就归降于了刘备。但黄忠的出生年月份在史书上是没有记载的,所以我们并不能推知他成名的那个时候,他是不是年龄已经很大了。要知道真实的历史和小说中的历史,其实是有一定的差别的。我们其实也可以这样理解,“老将”并不在于他的年龄老,而是在于他从军多年,他的军龄大而已。
另外一种可能就是他没有遇到一个赏识自己的君主,遇人不明。黄忠的骁勇其实是不可辩解的,这样一个骁勇善战的将军怎么会不被赏识呢?可能就是这个君主不会识人。
而我们翻看史书,我们会发现,记载黄忠的大多是他的英勇善战,而不是他的才识和谋略。而作为一名出色的将领,他不仅需要能打仗,还需要会打仗,要有一定的谋略和智慧。显然,黄忠是没有这样的智慧的,所以他早期使被埋没,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