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从生产结构发展阶段来看,开始总是单件生产,然后小批量、大批量生产,最后是大量生产,这就是生产过程中的不同阶段。
——摘自《生产计划与控制》(吴爱华主编)
生产周期是指产品从开始投产至产出的全部时间。在工业中,指该产品从原材料投入生产开始,经过加工,到产品完成、验收入库为止的全部时间;在农业种植业中,指从整地、播种开始,到产品收获入库为止的全部时间。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1966年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的。
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简称PLC,是产品的市场寿命,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费农认为:产品生命是指市上的的营销生命,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就产品而言,也就是要经历一个开发、引进、成长、成熟、衰退的阶段。而这个周期在不同的技术水平的国家里,发生的时间和过程是不一样的,期间存在一个较大的差距和时差,正是这一时差,表现为不同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它反映了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的差异,从而决定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变化。为了便于区分,费农把这些国家依次分成创新国(一般为最发达国家)、一般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一般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即介绍期(或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1)第一阶段:介绍(引入)期
指产品从设计投产直到投入市场进入测试阶段。新产品投入市场,便进入了介绍期。此时产品品种少,顾客对产品还不了解,除少数追求新奇的顾客外,几乎无人实际购买该产品。生产者为了扩大销路,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促销费用,对产品进行宣传推广。该阶段由于生产技术方面的限制,产品生产批量小,制造成本高,广告费用大,产品销售价格偏高,销售量极为有限,企业通常不能获利,反而可能亏损。
(2)第二阶段:成长期
当产品进入引入期,销售取得成功之后,便进入了成长期。成长期是指产品通过试销效果良好,购买者逐渐接受该产品,产品在市场上站住脚并且打开了销路。这是需求增长阶段,需求量和销售额迅速上升。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利润迅速增长。与此同时,竞争者看到有利可图,将纷纷进入市场参与竞争,使同类产品供给量增加,价格随之下降,企业利润增长速度逐步减慢,最后达到生命周期利润的最高点。
(3)第三阶段:成熟期
指产品走入大批量生产并稳定地进入市场销售,经过成长期之后,随着购买产品的人数增多,市场需求趋于饱和。此时,产品普及并日趋标准化,成本低而产量大。销售增长速度缓慢直至转而下降,由于竞争的加剧,导致同类产品生产企之间不得不加大在产品质量、花色、规格、包装服务等方面加大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
(4)第四阶段:衰退期
是指产品进入了淘汰阶段。随着科技的发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33展以及消费习惯的改变等原因,产品的销售量和利润持续下降,产品在市场上已经老化,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市场上已经有其它性能更好、价格更低的新产品,足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此时成本较高的企业就会由于无利可图而陆续停止生产,该类产品的生命周期也就陆续结束,以至最后完全撤出市场。
产品生命周期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和企业制定产品策略以及营销策略有着直接的联系。管理者要想使他的产品有一个较长的销售周期,以便赚取足够的利润来补偿在推出该产品时所做出的一切努力和经受的一切风险,就必须认真研究和运用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此外,产品生命周期也是营销人员用来描述产品和市场运作方法的有力工具。但是,在开发市场营销战略的过程中,产品生命周期却显得有点力不从心,因为战略既是产品生命周期的原因又是其结果,产品现状可以使人想到最好的营销战略,此外,在预测产品性能时产品生命周期的运用也受到限制。
产品生产周期是指产品生产周期各阶段。
产品生产周期各阶段:
1、投入期
投入期消费者对产品不了解,产品销售量少,单位产品成本高,尚未建立最理想的营销渠道和分配模式,价格策略难以确立,广告开支较大,利润小。可采用快速掠取策略、缓慢掠取策略、快速参透策略、缓慢参透策略。
2、成长期
产品在市场投入期通过成功的营销活动,已经被广大消费者和经销商所接受,此时产品的销售增长率会大幅度提高。企业由于产品基本定型,开始了大批量生产,与此同时仿制品也开始出现,竞争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34加大。可采用以下营销策略扩展购买新产品的市场,树立品牌增强信任度。从新评价分销渠道的选择,改良产品品质,适时调整价格。
3、成熟期
产品经过市场成长期后,销售量在高水平上稳定下来,但增长率会缓慢下降,利润开始缓慢下降。开始改良市场策略、寻找新的细分市场、改变产品策略,改良市场营销组合因素。
4、衰退期
由于市场竞争、科技进步流行趋势以及其他环境因素的变化企业将面临销售量下降面临着已经形成的大批量的生产能力和迅速缩小的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策略如下连续策略、集中策略、榨取策略、放弃策略。
扩展资料:
现代生产计划和控制方法所提出的要求的本质是:能够正确地表示实际生产过程模型,对生产控制中4个基本目标参量(高利用率、低库存、生产周期短、按时交货)之间的依赖关系能够正确予以表述。为了做到这些,首先必须对生产周期进行详细的考察。
在使用生产周期术语时,必须区分计划的和实际的。计划的生产周期为允许期限,实际的生产周期为通过周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产品生产周期